如果銷售業績不佳,一定是因為銷售人員“好的沒說好,壞的沒說壞”,所以就不上不下,與客戶的關系就不冷不熱,最后業績也做得“不死不活”。
無論是作為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還是作為普通的銷售人員,“成交”應該才是終極目的。為了達成成交,企業或是銷售人員不懈地努力著:將產品做得更好、把營銷策劃做得更好、提高銷售人員的個人素養……這些都是我們平常所關注的,然而,很少有人更深入地想一想:決定成交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為什么客戶有時愿意和我們成交,有時又不愿意和我們成交呢?我覺得,這個根源,應該追溯到人們的心理層面。我們的行為都是由意識所驅使的,將產品做好、把營銷策劃做好,這些無非都是銷售員心中已形成了的意愿圖像,并受它的驅使。如上述“掛鐘歪了”的事例,銷售行為也不例外。
把好處說夠
有一句諺語叫“牛不喝水強按頭”,意思是強迫某人做某事。這當然是做不到的,但我們可以想辦法讓牛主動喝水:第一,把牛放出去運動,運動出汗后,牛自然會喝水,以補充身體內的水分。第二,在牛草料里放點鹽,牛吃草后自然會產生饑渴,有了饑渴也就有了喝水的需求。
可見,要想讓人主動做某件事,必須給他創造一定的需求。
人們買東西,正是因為有心理的需求,搞銷售的,就是要把人們的那種需求,給它明顯化,給它Show出來,說服客戶相信你所供應的產品或服務是物超所值的,這樣就起到了銷售的作用,贏得了客戶的心。“掛鐘歪了”的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人們內心有一個正確的圖像,如果與現實出現了反差,歪了,就會產生認知不和諧,這時人們就會感覺有種壓力,有種不安的感覺,甚至會因此產生一種動力——把它扶正。并且,這種動力是自動自發、自行負責的。當你給他樹立了新的圖像,樹立得比較清晰后,客戶就會喜新厭舊,開始對舊的圖像不滿意。當客戶覺得有了新的方案時,他就一定要把舊的狀況改變。他便會自動搜索,自動校正,直至他將現在的圖像和你給他樹立的圖像吻合了以后,才會覺得滿意,這樣,客戶也就達成了你的成交目的。
所以說,銷售是需要用到心理學理論的。當客戶圖像是歪的時候,當他的現狀并不好的時候,他可能會忍耐、會將就,所以我們做銷售的工作,就是要把新圖像給他樹立清楚。一個擅長描繪新圖像、描繪客戶心中愿景的人,就容易把生意做成。
A公司的總經理某一天驚奇地發現,他的某位銷售員當天竟然賣了30萬美元,于是他便去問個究竟。
“是這樣的。”這位銷售員說,“剛剛一位男士進來買東西,我先賣給他一個小號的魚鉤,然后告訴他小魚鉤是釣不到大魚的,于是他買了大號的魚鉤。我又提醒他,這樣,不大不小的魚不就跑了嗎?于是,他就又買了中號魚鉤。接著,我賣給他小號的魚線、中號的魚線,最后是大號的魚線。接下來我問他上哪兒釣魚,他說海邊,我建議他買條船,所以我帶他到賣船的專柜,賣給他長20英尺有兩個發動機的縱帆船。他告訴我說,他的車可能拖不動這么大的船。于是我又帶他去汽車銷售區,賣給他一輛豐田新款豪華型‘巡洋艦’。”
經理目瞪口呆,難以置信他的員工會如此輕松就賣出這么多商品,他好奇地問道:“一個顧客僅僅來買魚鉤,你就能賣給他這么多東西嗎?”
“不是的,”這位銷售員回答說:“他是來給他妻子買針的。我就問他,‘你的周末算是毀了,干嘛不去釣魚呢?’”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銷售奇跡,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很簡單:是通過一次又一次地在客戶心目中建立新的意愿圖像,幫助客戶發掘自己沒有意識到的需求,來實現成交的。
這個案例生動地告訴我們:銷售和人的心理有關,懂得挖掘客戶內心深處的需求、不斷在客戶心中建立新的意愿圖像,有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一定要學會利用網狀激活系統打開客戶的盲點。其實,客戶一旦開始追尋目標,就能給自己尋找理由,并且比銷售人員找到的還要多,客戶如果能給自己建立起理由,銷售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幫助客戶把好處想夠,把痛苦想透,他就會愿意和你成交。你幫助客戶想好圖像,實質上就是建立一種意愿,一旦一個人心中有圖像了,他就會自己給自己搜索,然后給自己建立起一種決定。
把痛苦說透
掏錢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拒絕就成了一種本能。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辦呢?很簡單:將“不買某件東西的痛苦”塑造夠,使之超過花錢的痛苦,客戶同樣會愿意和我們成交。但這就要考驗銷售人員的個人素養了。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有過牙痛的經歷,當他的牙痛癥狀剛出現的時候只有2分痛,他在這個時候不會去醫院治療,為什么?因為到醫院看牙會有5分痛:他沒有時間到醫院排號。另外,到醫院治療花錢會比較多;醫生會采取醫治措施,反而會加大牙痛。所以,當兩方都痛苦的時候,毫無疑問,他會選擇痛苦較輕的一方。當這個人的牙痛,痛得很厲害,以至他自己受不了的時候,有8-9分痛,他一定會去醫院治療,這時候,醫生會對他使出所有的招數,甚至把這顆痛牙給連根拔掉,他都愿意忍受。
在現實中,我們會留意到:期房都會比現房好賣。為什么呢?因為銷售就是在賣未來,一個優秀的銷售團隊,用磚頭描繪出來的美好愿景,往往遠遠美好過真實的現房。心中圖像是人們的行動源泉,所以銷售就是一個為客戶建立心中意愿圖像的過程。由于人性中有“追求快樂,逃避痛苦”這樣一個規律,所以我們在為客戶建立新圖像時,一定要“把好處說夠,把痛苦說透”,這樣成交就已經實現了一大半。■
編輯:舒歌 E-mail:cqshuge@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