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夏天,近十家“花街村土菜城”似乎是一夜間開遍了長沙市的主要街道。很少有人知道,這個長沙最大的土菜館連鎖店的“大王”,是一位靠100元起步、步步為營將餐館做大的在校大學生。
100元創(chuàng)業(yè),生意要量身定做
2002年9月,18歲的鄧勇軍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學校里,他認識了利用課余時間在校門口擺地攤賣文化衫的老鄉(xiāng)。鄧勇軍見他們一天能賺100多塊,羨慕極了。可是老鄉(xiāng)拒絕他的合伙提議,因為生意小,人多了一分攤就賺不了什么錢了。老鄉(xiāng)說,“你不如另外想個點子去做點別的生意。”

鄧勇軍于是開始尋思生意點子。后來,他決定開一家既衛(wèi)生又實惠的小餐館,主要服務學生群體。但開一家小餐館前期投資至少要3萬元錢,鄧勇軍根本就拿不出這么多的錢來。于是他找到那兩位擺地攤的老鄉(xiāng),提出跟他們合伙開一家餐館。鄧勇軍跟他們分析市場前景,并提議將餐館開到長沙市定王臺書市旁邊。因為每天都有大量的學生去定王臺看書,尤其是雙休日,書市上的學生川流不息。在這附近開一家裝修整潔、環(huán)境很衛(wèi)生、菜價偏低的餐館,一定能吸引學生來就餐。
兩位老鄉(xiāng)被他說動了,于是同意入伙。11月8日,一家小餐館在定王臺旁邊開業(yè)了。店名是鄧勇軍取的,叫“秀色可餐”。餐館裝修并不高檔,但十分雅致和衛(wèi)生,而且所有的菜譜也全是為學生“量身定做”的,基本是一些小吃和各種粥類,還推出了“廣東甜品”。
但看事容易做事難,這些看起來十分合情合理的設想,在市場上卻吃不開,每天來餐館就餐的人并不多。生意不好,每天都虧損。堅持了兩個月后,兩位老鄉(xiāng)提出將店轉讓,虧的錢他們認了。鄧勇軍覺得十分愧疚,于是他咬咬牙提出由他一個人接手餐館,兩位老鄉(xiāng)前期投資的錢,就算他借的。鄧勇軍當場寫下3萬元的欠條,盤下了餐館。
策劃為王,再小的生意也要做品牌
鄧勇軍開始認真琢磨生意慘淡的原因,他發(fā)現,原來學生還是講究實惠的,他們逛書市餓了花幾元錢買點小吃或粥喝,卻根本吃不飽,最后還要花錢買別的東西吃,這樣花錢反而多了。發(fā)現問題后,鄧勇軍轉變經營思路,精心策劃推出煲仔飯系列。當時長沙專門做煲仔飯的餐館只有幾家,兼做煲仔飯的也不是很多。因此鄧勇軍推出5—12元不等的煲仔飯系列,很快就吸引了一些顧客,漸漸生意好了起來,到2003年4月,每個月竟能賺上千元了。
為了吸引學生,鄧勇軍在店里打出“學生永遠折扣”的橫幅。每個來就餐的學生,只要有學生證或學校的校徽,甚至是學校的借書證,他都給打折。許多學生就是沖著每個煲仔飯對學生優(yōu)惠一二元錢帶來的親和力而去就餐的。
為了將眾多的潛在消費群體吸引過來,2003年暑假,鄧勇軍面向學生招聘寒暑假工和學生鐘點工。許多人對鄧勇軍的這一做法很不理解:學生沒有實踐經驗,不會做事,招待客人也是笨手笨腳,你在假期將他們招進來做一兩個月,他們剛學會,又要上學去了,還要給每個學生鐘點工每月開450元左右的工資,每個假期工每月開500元的工資,很不劃算。但鄧勇軍卻堅持這樣做,不僅因為他內心的“學生情結”,更主要的是他看見了這其中的“商機”。只要有學生在他店里打工,學生工就會帶來他的同學或老鄉(xiāng)來店就餐,即使不就餐,也會在同學圈子和老鄉(xiāng)圈子里有意無意地“提到”這個餐館,這樣就會提高店鋪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果然不出鄧勇軍所料,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南大學等一些大學生紛紛前來打工,甚至餐館附近的長沙第六中學、第十一中學和長沙市第一中學等學校的中學生,也有許多來打工。這些打工的學生不僅帶來了他們的同學和老鄉(xiāng),有的中學生還將他們的親屬也帶來就餐。
理工大學一位大三的男生在“秀色可餐”打完暑假工后,還以“秀色可餐”為背景,拍了一部反映在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和打工的DV作品,參加湖南省首屆校園DV作品大賽獲得了二等獎。DV的播出和學生工的口播宣傳,讓“秀色可餐”的知名度大為提高,許多人都專門乘車前來吃煲仔飯。“秀色可餐”生意變得很紅火,為了不耽誤學習,鄧勇軍招聘了5名員工。每個月他可以賺純利5000多元。
12月份,正當鄧勇軍煲仔飯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時,突然有媒體披露說普通的砂鍋煲仔飯含有致癌成分。鄧勇軍看到這一消息,立即敏感地意識到這既是一次風險,也是一次機會所在。于是他再次“策劃”,借這一新聞進行炒作,將店里的砂鍋煲仔全部改為鐵板煲仔,成為長沙第一家鐵板煲飯店。這一策劃又讓他的店人氣看漲。
鄧勇軍憑著腦子做生意,他不斷“策劃”出來的點子讓其他店家心服口服,并且紛紛跟進。為了突出自己的特色,鄧勇軍根據學生的喜好,又在餐館里率先推出POP海報。可很快鄧勇軍就發(fā)現,周圍的店也出現了POP海報。鄧勇軍感覺到,做餐飲跟做其他行業(yè)一樣,也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他想為自己的餐館“秀色可餐”注冊,然后再開連鎖店。可當他趕到湖南省工商局注冊時,發(fā)現一個月前已有人搶注了“秀色可餐”的商標。鄧勇軍決定改換店名。
看到兒子為取店名費盡心機,鄧勇軍的媽媽很心疼。她對鄧勇軍說:“兒子,店名不如就取咱們村子的名字,叫花街村怎么樣?”鄧勇軍拍案叫絕:就取“花街村”!這個名在農村里聽起來有些土,但放到城里,既與“杏花村”這些出自古詩的店名一樣含有詩韻,還與現在流行的什么“酒吧第5街”之類的現代店名一樣有股時尚的味道。4月中旬,他將店名改為了“花街村”,并到省工商局進行了注冊。5月底,他找來合伙人,投資20多萬元,在長沙繁華的五一路袁家?guī)X地段又開了一家“花街村”,這樣,鄧勇軍邁出了品牌經營的第一步。
借船出海,
我要做成中國的“熊貓”快餐店
同時經營兩家店后,鄧勇軍更忙碌,每天清晨5點鐘就要起床,將店里安排好后,立即趕到學校上課。上完課,又飛快趕回店里,晚上常常忙到12點后才睡。盡管管理兩家店很忙很累,但鄧勇軍的學習卻沒拉下。
但開餐館總有意想不到的麻煩。正當他投資成功袁家?guī)X分店后,城管執(zhí)法人員一天來到他的定王臺店,他們拿出一份油煙機試裝文件,要求他出1萬多元錢將店里的油煙機更換為規(guī)定的油煙機。這一下鄧勇軍可為難了,當時他的存款只有幾千元,哪里拿得出這么多錢來?最后實在沒有辦法,鄧勇軍便以餐館做抵押,到銀行貸款1萬元,將油煙機換了。
袁家?guī)X店成立后,鄧勇軍將定王臺店的成功經營模式完全地“復制”到袁家?guī)X店,由于輕車熟路,袁家?guī)X店很快就開始盈利,“花街村”因此在長沙漸漸有些名氣了。鄧勇軍發(fā)現在長沙如果只開兩家店,其品牌效益影響力還是不大。于是他就想出一招“借船出海”的妙招,有償出讓或免費出讓“花街村”的店名,借別人的錢來多開一些“花街村”,借此造勢擴大“花街村”的名氣。
2005年初,幾位湖南師范大學的在校學生前來“花街村”取經,表示想加盟“花街村”開家分店。鄧勇軍見對方是學生,便象征性地一次性收取800元的加盟費,讓這些學生在湖南師范大學附中后面的宿舍區(qū)里開了一家“花街村”加盟店。鄧勇軍免費教他們管理和經營餐館,讓加盟店基本上按照他的店一樣經營。但為擴大影響,他以原價出售給加盟店一套刻有“花街村”的餐具,加盟店便紅紅火火開了起來。此后,又有不少人找上門來要求加盟。
就這樣,雖然自己沒有錢開更多的分店,但鄧勇軍以加盟的形式“借船出海”,讓長沙市的幾條主要街道上一下子出現了6家“花街村”酒店,“花街村”的名氣頓時大了起來。這時,已有一定資金的鄧勇軍決定再開一家上規(guī)模的“花街村”旗艦店。
經過反復考察后,他決定在長沙市建湘路上開一家旗艦店。建湘路與長沙市最繁華的兩條路——五一路和芙蓉路相互交叉成為一個三角形地帶,三條路分別是三角形的一邊,但建湘路相對較偏而房子租金較低。2005年9月,鄧勇軍又與兩位親戚合伙,共投資40萬元,在建湘路上租了300多平方米的房子,開起了另一家“花街村”酒店。不過這一家“花街村”不再經營煲仔飯,而是專做湘菜。
由于第一次開這么大的酒店,而且又是做的普通的湘菜,價格不高不低。有錢的請客會到附近的豪華大酒店,工薪族呢又會選擇更實惠的酒店,建湘路“花街村”落得個不上不下,營業(yè)后生意一直很清淡。鄧勇軍一頭忙著考試和論文答辯,一邊忙著酒店經營思路的調整,整個人一下子瘦了一圈。
通過反復考察,鄧勇軍決定專做土菜,而且平價推出。思路調整后,他打出“酒店無暴利”和“概不打折”的口號,堅持每桌酒席只賺顧客8%左右的純利潤,因此在其他酒店消費300元,而在“花街村土菜城”180元左右可以消費同樣的一桌酒宴。
平價菜和“不打折”恰好抓住了長沙市民的消費心理,建湘路的“花街村”很快火爆起來。一家酒店連續(xù)虧損10個月,最后竟能咸魚翻身。
2006年7月,鄧勇軍大學畢業(yè)后,全力以赴當起了“花街村”的“董事長”。但鄧勇軍心里很清楚,他這個“董事長”還很虛。隨著生意越做越大,鄧勇軍也發(fā)現“借船出海”讓別人加盟只能打品牌而已,而自己不能真正盈利。而且中式快餐又不像“麥當勞”、“肯德基”一樣,別人加盟后同樣可以程序化經營,無論經營場地、經營工具和經營的品種可以完全“復制”,但中式餐館加盟無法解決程序化這一矛盾。要做大品牌,只有憑實力做連鎖分店。因此,鄧勇軍非常羨慕在美國開了百多家分店的“熊貓”中式餐館。他決定現在就只經營好自己的三家“花街村”,潛心做幾年,積蓄一定資金后,然后建一配送公司,同時成立統(tǒng)一的財務,這樣就可以將所有的“花街村”真正地納于自己的旗下,做成大的連鎖店公司。
然而無論鄧勇軍的“夢想”是否能實現,他已給了所有的打工仔和創(chuàng)業(yè)者一種勇氣:他靠100元錢起家,現在已擁有100多萬的固定資產,每年三家餐館經營可獲純利30多萬元。可貴的是,他給大家?guī)砹吮蓉敻桓鼘氋F的經驗,他想通過記者告訴所有有志于經營餐飲的人:要想成功,首先必須用腦子不斷進行“策劃”,然后就是要在逆境敢于堅持,這樣你就會獲得成功!■
編輯:殷杉E-mail:nmy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