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細觀察美國總統布什最近幾個月的表現,不難發現,他的態度可說出現了180度的大轉彎。
除了積極推動上個月底在美國舉行的中東和平會談之外,布什也不忘關注“朝核六方會談”,甚至不惜“放下身段”,稱呼朝鮮最高領導人為“尊敬的委員長先生”,一反六年前將朝鮮列為“邪惡軸心國”時,所采用的“暴政”和“暴君”等強烈措辭。
布什心里其實非常清楚,他一手發動阿富汗與伊拉克兩場戰爭,而又無法解決戰爭所引發的種種弊端和問題,已導致他的民望長期低落;即便如此,他至今依然拒絕承認失敗,也不能承認失敗,讓自己進退兩難,深陷窘迫局面。
此外,在布什大約7年的執政時期中,華盛頓內部頻頻鬧出丑聞,這包括了謊報軍情藉以發動伊拉克戰爭、駐伊美軍虐待俘虜、竊聽美國境內居民電話和電子郵件紀錄、高官被控基于報復而故意泄漏中情局前特工身份、多名聯邦檢察官懷疑白宮插手而連續被革職、頂級軍隊醫院被發現設備惡劣等等,每一件事都造成巨大沖擊波,引發廣泛爭議。
顯然,布什早就意識到,他所面對的歷史評價已經非常負面,美國一些歷史學家甚至已將他形容為“美國史上最差勁的總統”。倘若他再不加把勁,趁著最后一年任期交出一兩項良好的政績,留下一些口碑,那在往后的美國史冊中,他就是個“遺臭萬年”的總統了。
然而,即使布什現在愿意認真推動國際和平,他的努力還能達到多大成效?布什自己比任何人都清楚,時間已經非常緊湊,他尚有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就必須卸任,目前的情況等于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各項錯綜復雜的國際問題,有望在一年內取得突破嗎?
更何況,布什在國際間的盟友已是越來越少,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今年6月底就已卸任,日本甚至已歷經了兩任“親美”的首相任期——小泉純一郎和安倍晉三,澳大利亞前總理霍華德也已被澳大利亞人通過選票“選”了下來,布什現在已是“孤家寡人”,還能發揮多大作為,可想而知。
責任編輯 覃福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