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財政票據的管理,能從源頭規范各部門的收費行為,有效制止“三亂”;對于促進財政綜合預算的全面實施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一、目前財政票據管理的現狀
1、財政票據管理宣傳力度不到位。
財政票據的使用,一般在國家行政事業單位、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常見。隨著企事業單位體制改革,企事業單位經濟運行的某些環節發生了一些變化,致使票據管理缺乏常規的引導。在票據管理上,側重于國稅、地稅、工商等執法部門的有價票據,而財政票據的作用、監管等方面,顯得較為薄弱。社會上對財政票據的認識還不夠全面,誤認為這是預算單位經濟往來的憑證甚至覺得無關緊要。從近幾年財政票據年審的情況來看,由于對現有票據種類的宣傳不夠,許多鄉鎮都不清楚有《江西省接受社會捐贈專用收據》,普遍存在利用內部票據收取捐贈資金的情況。對財政票據的使用范圍區分不清,有許多鄉鎮還串用各種收費票據,改變資金的性質,將應開具罰沒票據的收費開具了通用票據。
2、財政票據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大部分縣(區)票據管理部門都配有電腦,但全省或全市并沒有把票據管理組建成一個系統的網絡,也沒有配置相應的應用軟件,各縣的票據領、銷工作仍是半手工操作。許多縣(區)由于票據管理與資金管理不在同一股室,票據管理部門只管票據的領、銷,資金入賬情況由各業務股室掌握,票、款管理出現脫節。財政票據種類眾多,涉及單位廣,單純靠手工操作已無法適應工作的需要。
3、財政票據違規行為處罰不力。
依照《江西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管理規定》第二十五條:遺失收費票據不報的收費單位,由財政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以視情節輕重處500元至1 000元的罰款;對直接責任者由其主管部門按規定給予行政處分。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規定明顯缺乏力度:
首先,罰則上規定“遺失收費票據不報的”,才給予處罰。有的單位遺失票據后主動來申報,是否就不能處罰了。如不予處罰,難于維護法規的嚴肅性,也會助長遺失票據的行為。所以這條規定應加以修改,使之更有操作性。
其次,遺失票據的處罰,是按份處罰還是按本處罰的規定不明確。如果遺失1本票據罰1 000元,那不慎遺失1份,只能罰20元。而有些票據每份的最高金額可收千萬以上,如果照此標準處罰,力度太小,給有不良企圖者可乘之機。
第三,罰則規定對單位處于罰款,對于直接責任者由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單位對此很不滿,因為票據遺失行為屬于個人行為,認為應對個人處于經濟處罰,單位只需承擔行政責任。這樣一方面可使票據管理員吸取教訓;另一方面也更具操作性,因為對單位處罰款不如對責任人處罰款來得容易,主要原因是行政、事業單位財政預算撥款,基本上是只保人員工資和必不可少的公用經費,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村教育\"一費制\"收費的中、小學校,那里有錢交罰款。且主管單位往往不對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4、財政票據管理環節上出現失誤。
財政票據的管理貫穿領、用、核、存各個環節,但目前各用票單位對票據的保存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特別是對票據存根的管理比較混亂。許多單位都認為把票款繳入財政專戶,將票據在財政部門核銷后就算完,存根提回單位就亂扔亂放。由于收費票據是財政、物價、審計、稅務部門進行監督檢查的依據,管理的混亂既不利于日后的查詢,也不符合有關的制度。
5、財政票據管理重心發生偏移。
從對全縣行政事業單位的票據使用情況進行了年審來看,省市駐縣單位都使用各自的專用票據,能嚴格按照各自行業的收費標準進行收費,所收資金全部上繳上級部門。縣直各單位經過前幾年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和近幾年財政綜合預算,財務行為都比較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嚴格按照縣物價部門審定的收費項目和標準征收,并全部上交了縣財政專戶,實行了收支兩條線,沒有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擴大征收范圍、改變征收對象以及提高收費標準等違法亂紀收費現象。但鄉(鎮、場)財務管理比較混亂,票據使用情況也存在較多不規范的現象。一是開具收費票據不規范,有些部門不如實填寫收費項目名稱和標準,不按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聯次等開票;二是收費票據使用不規范,串用各種收費票據,改變資金性質。由于使用通用票據收取的預算外資金只需繳入鄉鎮財政專戶,而用罰沒票據收取的款項屬于預算資金,需繳入縣財政專戶。許多鄉鎮為省麻煩,將應開具罰沒票據的收費開具了通用票據。還存在重復使用、拆本使用現象,如農村中、小學在使用財政收費票據時,為方便收費,拆本發放各年級班主任收費,收費后又由學校開具收費票據給班主任;三是收費票據核銷、保管不規范,有的鄉鎮財政在管理本級財政收費票據時,核銷手續不嚴、不全,也有的主管部門發放基層單位的票據,不及時清理收回,造成收費票據丟失,而又難以劃清責任。發現各鄉(鎮)財政票據使用管理較混亂,有意無意串開、錯開、不按要求填寫等現象較為普遍。
二、對財政票據管理的對策建議
1、要加大財政票據管理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和全民的票據意識。
要通過橫掛大幅標語及廣播、電視等,大力宣傳財政票據管理規定,大力宣傳加強財政票據管理對制止亂收費,維護國家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重要作用,提倡全社會、全民交費索取財政收費票據,購買商品索要稅務發票的良好習慣。同時向社會宣傳現有財政票據的種類,讓各單位財務人員了解票據的種類(特別是各種專用票據的種類)、各種票據的使用范圍,從客觀上避免財政票據的串開現象。
2、應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強化財政票據管理。
引進票據管理軟件,對票據進行計算機管理,將會實現票據管理從有形到無形的質的飛躍。
因為票據管理軟件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建立單位申購、使用、核銷票據的檔案庫。主要以票據序號為主要信息,建立單位票據信息的檔案庫,并動態地進行調整和跟蹤。二是開發兩大模塊,即單位申購、使用模塊或財政管理票據模塊。這兩大模塊除建立基本的檔案外,能實現票據領用情況的增、刪、修、查等功能,并能實現快速查找。三是信息分析、按表匯總功能。根據兩個模塊登錄情況,設計了票據申購、票據使用、票據核銷的統計表格。票據申購表反映了票據的領用情況,并按單位分別反映票據種類的申購情況;票據使用情況統計表,可反映單位的使用情況,跟蹤的信息是動態的;票據核銷情況統計表,主要是以單位登錄為依據,對單位票據的領用、使用進行審查,并逐個進行核銷。
3、要加大對票據遺失行為的處罰力度。
針對上述問題,省級財政部門應提請人大對有關法規進行修正;或下發實施細則給予明確,指導下面的實際工作。加大財政票據遺失的處罰力度,按票據遺失的份數進行處罰。對責任人進行經濟及行政雙重處分。一方面能增加鉆票據管理漏洞者的成本,另一方面對票據保管者也是一種警誡。
4、要加強對票據存根的管理。
根據《江西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管理規定》第二十條,對已經開具的收費票據存根聯、收費票據領購證和收費票據使用登記簿,應當保存5年。保存期滿后由使用收費票據的單位造冊,報同級財政部門審驗后銷毀。《江西省罰沒票據管理暫行規定》第九條也有5年保管期限的規定。同時收費票據又是單位財務收支的法定憑證和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也應按《會計法》對會計資料保管的要求進行保管。
財政部門督促各單位應指派專人進行管理,并使用專柜存放財政票據。在保管中做到防火、防盜、防霉爛毀損、防蟲鼠咬、防丟失。各單位的票據專管員每年年終應將本單位本年度使用后的票據進行編號,統一造冊歸檔,納入會計檔案集中管理。財政部門每半年抽查一次,年終對各用票單位票據及存根的保管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發現保管不善遺失票據或存根規定年限保存擅自銷毀的,按《江西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管理規定》第二十四、二十五條、《江西省罰沒票據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財政部門暫停供應其票據,并處500元至1 0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按《會計法》第四十二條,對單位處于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5、把鄉鎮列入重點管理。
針對鄉鎮財政票據管理混亂的現狀,應明確票據管理網絡的責任。把票據管理列入了鄉鎮、街道財政所的崗位責任制進行考核,提高鄉鎮財政所的票據管理責任心。同時結合鄉財縣管鄉用體制的實施,加強對鄉鎮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完善收支兩條線的管理體制,將鄉鎮各項收費納入財政統一管理。為了規范鄉鎮財政票據的使用管理,結合“鄉財縣管鄉用”體制的要求,可舉辦鄉鎮執收執罰人員財政票據使用管理培訓班。將鄉(鎮)財務主管、崗位會計、報賬員,各站所開票人員列入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包括各種收費票據的種類、使用范圍、填制規定等。使其了解各類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從財務角度抵制不合理收費,從源頭上杜絕違規收費的現象。
票據管理工作是一項比較繁瑣的事,我們只有把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都做到盡善盡美,才能使這項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達到質的飛躍。
(作者單位:龍南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