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懷著興奮與惴惴不安的心情,告別校園相約于南康市審計局,成了審計戰線上的一名“新兵”。
時間飛快,轉眼已進局一年有余,品嘗了初涉職場的工作滋味,時而新鮮興奮,躊躇滿志;時而疑惑迷茫、不知所措;更體會到了取得成績時的成就感。但最大的感悟還是審計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賦予了我作為一名審計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讓我懂得了敬業奉獻的人生價值。
真正的學習在工作實踐中
大學四年的財務知識和工作前期的審計理論學習,本以為自己可以較快地投入審計工作。然而,事實上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簡單。當第一次參加審計實踐時,自己并不能靈活的把所掌握的專業理論知識運用到審計實踐中,面對賬本和憑證我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幸而,通過科長和同事們的耐心指導,給我解釋審計的流程,交待查看賬本和憑證所應注意的事項,我才較為順利的通過了這關鍵的第一步。隨著參與各個環節的審計工
作,從知道“審計”這個字眼單純的含義,慢慢走進審計,學著了解審計,漸漸愛上審計。是審計讓我第一次細心的去掂量獨立、客觀、公正的分量,讓我明確審計機關的職責,使我更加清楚地知道作為一名審計人員、除了必須的會計審計理論基礎外,還要在審計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積累經驗,將理論與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工作才能得心應手。
鼓勵是對年青人最好的動力
生命里總會有那么多的感動時刻,然而有些可能只是停留在那一刻,有些卻是永藏心底。一種鼓勵的感動更是讓人難以忘卻,局里每兩周舉行一次集中學習,由各科室輪流組織。今年6月的一次學習,科長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當我整理好資料,領導和同事們在等待學習的前幾十秒,只聽科長說:“今天我們科室的這次學習由咱們的新兵小江同志組織,有不當之處大家見諒,大家歡迎啊!”我知道這是一位老兵對新兵的細心栽培和呵護,是科長為了趕走我的膽怯所采取的鼓勵方式,心里充滿了無限的感激與感動,為遇到這樣一位業務精通、細心的師長而感到欣慰、為有這樣一名審計人員而感到自豪!
溫和親切的態度帶動審計工作
審計工作程序中有著這一環節:與被審單位交換意見。這項工作更加直接地體現了審與被審之間的互動,語言稍有不慎可能會導致被審單位的不理解甚至不支持。一年多的工作實踐給我的感覺就是:這項工作難,是交流的難,而不是事件本身的難!今年在對某單位審計進行交換意見之前,審計組長與被審單位局長有這樣的通話:“局長您好,我們審計組對你單位的審計已基本結束、按照審計程序,我們得向您匯報一下審計情況。并請你單位針對我們審計結果提出你們的意見,具體時間和地點由您決定。”該局的審計交流是我一年多感覺最輕松友好的一次,事后該局領導對我局局長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其實那天我本有事,可是你們審計人員謙虛親切的語言感染了我,讓我不得不積極配合你們的工作!”是啊,同樣的話語不同的語氣,就可能產生不同的效果。
一年多的時間不算長,但這一年多時間里領導和同志們的指導與幫助著實使我收獲很多。我也深深地明白這只是邁進審計之路的第一步,我只有牢記責任和使命,博學、慎思、明辨、篤行,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才能擔當起審計工作者“經濟衛士”和“政府謀士”的重任,和審計事業共同成長。
(作者單位:南康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