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油田是直屬中石化集團公司的一個大型綜合性石油企業。近兩年,油田黨委根據形勢任務發展的需要,從油田實際出發,規劃設計了精神文明建設“素質、環境、平安、愛心”四大工程。從實踐效果看,“四大工程”的實施,不僅有效地緩解了企業在深化改革中呈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而且為油田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快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在新的歷史時期,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如何再上層樓,再進一步?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如何更好地顯現自身的價值與作為,更好地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并通過文明創建活動,把廣大職工的理想和追求進一步引導和凝聚到企業發展、建設和諧上來,更是擺在油田精神文明建設面前的一個全新課題。
正是基于這種考慮,油田黨委明確提出了“實施六大戰略、實現兩個翻番、建設和諧油田”的戰略目標。并與之相配套,確定油田精神文明建設實施“四大工程”,即“素質、環境、平安、愛心”。
形成這樣一個思路,主要是要解決好新的形勢下油田精神文明建設在前進過程中面臨的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近幾年,江漢油田的改革進入了一個關鍵階段,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實行主輔分離、按專業化重組,一些職工提前內退,一些職工轉崗下崗,與職工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等。這些舉措,雖然為企業按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換經營機制,輕裝上陣,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但同時也因利益格局的調整,使得各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日益明顯。這種情況,客觀上要求油田在部署、規劃油田精神文明建設時,不能照搬過去的做法,走常規的路子,必須著眼于解決好企業在深化改革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在利益格局調整中處理好既要發展、又要穩定的關系,為和諧油田的建設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第二,進入新世紀,祖國經濟的全面騰飛與世界石油市場的空前活躍,給江漢油田帶來了強大動力與巨大商機i這對江漢既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也是一次挑戰。進入經濟發展快車道的江漢,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與之相匹配。如何培養一支與時代同步,又合于時代要求的“四有”職工隊伍,這就要求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把素質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全面提高職工的道德水準和崗位技能,為油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三,江漢油田是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走“城鄉結合、工農結合”的路子建立起來的。由于歷史的原因,以及行業特點和所處地域的特殊性,在其發展過程中,客觀上形成了企業內部“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為了改變這種組織框架,油田在深化改革中,一些人脫離了企業,由“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負擔,降低了人工成本,但也增加了礦區在管理上的難度。如何妥善地處理和安排好這些人的就業與生活問題,既是社會的責任,也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在新的時期、新的環境下面臨的新的課題。這就要求油田在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時,不能把企業僅僅看成是一個經濟組織,局限于職工這個層面上,必須著眼于創建的社會性,從更廣的范圍去設計安排,全方位開展工作,履行好自身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推動和諧油田的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第四,江漢油田連續七屆獲得了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稱號。在這樣一個高的起點上,如何向更高的目標邁進,不僅需要在創建的內容上更好地貼近時代、貼近職工、貼近實際,也需要在方式方法上不斷改進、不斷創新,
帶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油田黨委在設計部署新時期油田精神文明建設方案時,決定以“工程”模式抓創建,并按內容和層次,將其具體定為“四大工程”。總的目的就是要在油田經濟駛入快車道的同時,為油田的發展奠定好人才基礎,營造好環境氛圍,樹立起企業精神,塑造好企業形象,使之成為效益油田、平安油田、陽光油田。
按“工程”模式抓創建,在油田是一個創新,目前尚處于探索性和實驗性。實施過程中,油田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為重點,用好的機制來強化責任意識,促其工作落到實處。其運行方式和操作方法主要包括組織形式、目標體系、工作重點、操作流程四個方面。從實施近兩年的情況看,其初步效果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一支高素質、有才能,對企業和職工負責,德才兼備的經營管理者隊伍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開拓進取,奮發有為。油田各級領導干部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持推進改革,奮力開拓市場,加快發展油氣主業,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改造提升優勢產業,使油田發展進發新的活力。
2、一支與企業共榮辱、同發展、昂揚向上、愛崗敬業的職工隊伍在各條戰線拼搏奉獻、建功立業。幾年來,油田共有44個鉆井隊、物探隊、采油隊、測試隊、作業隊等基層隊獲得中國石化金、銀牌隊,涌現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十大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技術能手80多人,有700多人獲得高級技師、技師資格,復合型高技能人才占技能操作人員總數的31.6%。
目前,一個文明舒適、和諧友善、優美整潔的油田礦區正在逐步形成。
(作者單位:江漢油田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