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30日,中共元老董必武邀請徐老特立、吳老玉章和謝老覺哉及他們的夫人到他家作客,聚會慶祝中國共產黨誕辰40周年。
四老與去世的林伯渠被毛澤東尊稱“五老”。四老的豐富經歷是一部濃縮的中國近代史、中共黨史。他們同是晚清的秀才,經歷了清朝、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歷史時期。為了振興中華,他們投身到新舊民主革命斗爭中,由傳統的士大夫轉變成革命民主主義者,進一步成為共產主義者。在長期的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他們為振興中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和業績,受到全黨的愛戴和尊敬。他們聚會慶賀黨的誕辰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董老的寓所“樂益堂”,在懷仁堂之旁、古稱“太液池”的中南海。這天,陽光燦爛,“太液池”碧波蕩漾。四老興致勃勃圍坐在“樂益堂”院子的葡萄架下,回顧黨成立40年來的輝煌歷程。董老為了紀念黨的生日,特意組織身邊的工作人員沈德純、田海燕等,仔細查閱歷史文獻,撰寫了《中國共產黨“一大”的主要問題——訪問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董必武同志》。這篇經過中共中央書記處審訂的文章,于同一天刊登在《人民日報》上(其他主要報刊轉載)。聚會時董老講述了黨成立的情景,談到這篇文章的主要觀點。徐老回憶了長征前夕用自己的生活補貼給別的同志買草鞋的故事。謝老笑談在長征途中扔掉的毛毯又被董老揀起帶上的趣事。吳老匯報了自己正在整理回憶錄,用革命的艱難歷程教育青年一代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四老憶昔撫今,談笑風生,感動了周圍的工作人員。
當時,四老中徐老歲數最大,已86歲,吳老84歲,謝老78歲,董老歲數最年輕,76歲。他們一合計,四位加在一起,已有304歲。如果加上去世不久的林老伯渠,就近400歲了。吳老揮著羽扇,笑著說:“時代好,形勢好,身心愉快,可以活到百年?!敝x老頗有感觸,賦詩一首:“太液池邊秋夏春,鬢華又趁歲華新。江山如此益留影,插到茱萸少一人?!?/p>
這時工作人員將和闐玉刻的“全家?!卑岬阶雷由稀!叭腋!笔?955年董老代表中央到烏魯木齊祝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時帶回的一塊和闐玉,經過北京玉器廠的老藝人精心雕刻而成。玉雕刻著董老右手拄杖,左手張掌與夫人何連芝笑坐于中,長子良羽、二女良翠分立左右,三子良翮手托壽桃笑獻于前。前壁鏤成翠竹蒼松,后壁精刻董老手書1956年3月5日作的《七十自壽》詩。這件精美的玉雕引起徐老、謝老、吳老的極大興趣。當時拍攝的“四老圖”生動地記錄下這一瞬間:吳老高談闊論,董老頷首微笑,徐老專注傾聽,謝老仔細欣賞。
隨后,四老來到休息室。董老與徐老奮戰于乒乓臺前,吳老、謝老在旁觀戰。攻守認真,觀戰聚精會神。 聚餐后,四老攜夫人與工作人員游“太液池”,在中南海邊留下四老聚會的珍貴照片。
詩言志,為了慶賀黨的生日,董老、吳老亦用詩抒懷對黨的深情。董老寫了七言絕句三首,其中一首是:“群英結黨救中華,脫穎人來煥彩霞。星火燎原誰料得?卅年成就浩無涯?!?/p>
吳老的詩是:“慶賀黨生四十年,翻天覆地換人間。西風已被東方壓,亞非拉美盡開顏。”
四老聚會前,中國青年出版社提議出版五老詩選,董老和朱德商量,決定將五老擴大為“十老詩選”,十老為朱德、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徐特立、謝覺哉、續范亭、李木庵、熊瑾玎、錢來蘇。聚會時,四老商量了此事,一致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過后徐老、吳老、謝老積極自選。董老、謝老負責全詩稿的初選、復選或審核。田海燕等12位同志參加了編選工作,很快300余首詩成稿,但隨著“文化大革命”運動的逐漸來臨,《十老詩選》被打入冷宮,直到1979年才正式出版,此時十老均已作古。
(責任編輯 劉榮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