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雄踞三晉東南,巍巍太行之巔,這里古稱“上黨”,一片孕育神奇的土地。羿射九日、精衛填海,千古風流引人慨嘆;抗日烽火燎原,城市崛地而起,“天翻地覆慨而慷”。文人墨客讀不懂它博大雄渾的文化,這里留下的總是拓荒者和改革者的足跡。
在這片播種希望、收獲成功的熱土上,山西潞安環保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正昂首闊步,邁向國內資本市場。潞安集團以煤為基礎,已發展為以煤電化、煤焦化、煤油化為一體的多聯產能化企業集團,經營績效、盈利能力位居山西五大煤炭集團之首。潞安環能承繼其精華,厚積薄發,將為在資本市場打造“潞安”形象、樹立能源藍籌典范而不懈努力!
扎根三晉 時勢造就英雄
潞安集團是一家擁有光榮發展歷史和輝煌奮斗業績的企業。1959年潞安礦務局一設立,便擔負起支援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建設的神圣使命;1963年被周恩來總理親手樹為全國工交戰線勤儉辦企業五面紅旗之一,艱苦奮斗的“石圪節精神”享譽全國。
這是一家以資產質地優良、盈利能力強勁著稱的企業。潞安全員效率曾連續10年雄居國內煤炭行業首位;經過近年來跨越式發展,公司經營績效、盈利能力已躍居山西5大煤炭集團首位;其下轄各礦均為行業特級高產高效礦井,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了100%;2005年潞安環能凈資產收益率45.32%,明顯高于煤炭行業18.69%的平均水平;2005年全員效率達到20.936噸/31,王莊礦單隊年產突破600萬噸,均創下煤炭類A股上市公司最高紀錄。
這是一家以技術、管理享譽業內的企業。潞安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其首創的綜采放頂煤技術,被稱為“潞安采煤法”,引領了世界厚煤層采煤方法的革命;首創的潞安煙煤用于高爐噴吹技術,獲“中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發明專利,并成為噴吹煤產品的國家標準。潞安是全國首家“中國煤炭工業現代化礦區”,先后兩次榮獲國家級企業科技進步獎,并被評為“全國十大最具影響力企業”之一,發展業績彪炳史冊。三次榮獲中國企業管理的最高榮譽——“金馬獎”,更為它贏來了“一局三金馬,中華第一家”的美譽。
這是一家胸懷遠大戰略、發展空間廣闊的企業。潞安環能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煤炭深加工,已構建起煤炭生產與煤焦化兩大主業板塊。未來三年內,潞安環能將形成年產焦炭300萬噸、甲醇30萬噸、二甲醚20萬噸及其它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能力,實現煤炭就地轉化增值,打造環保高效的能源生產基地;潞安集團煤電化產業鏈的迅猛發展和首個國家級煤基合成油示范基地的建設,更為其未來發展開辟出廣闊空間。
“潞安已成為國內優質動力煤、優質噴吹煤和煉焦配煤的重要生產基地。它的發展,扎根于山西優異的煤炭資源稟賦,更是潞安人準確把握市場機遇,努力推進體制改革,奮斗進取的結果。”潞安環能董事長任潤厚說。巍峨入云的太行山脈,沒有束縛住愚公子孫們在市場經濟浪潮中搏擊的步伐,“十五”期間,潞安先后實施煤炭資源戰略整合、發展煤基多聯產、挺進資本市場“三大戰役”,充分激活了企業活力,潞安綜合實力得到大幅提升。
這一時期,在以任潤厚董事長為首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潞安集團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戰略管理為手段,大力創新發展模式,加快提升經濟總量,進入了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改革步子最大、經營質效最好的輝煌時期。目前,潞安集團已發展成為以煤為基礎,煤—電—化、煤—焦—化、煤—油—化多聯產發展的大型綜合能化企業集團,屬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團和首批12戶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單位之一。截至目前,潞安集團總資產達173億元,2005年銷售收入131億元,年產煤炭1500萬噸,在全國煤炭行業中排名第7位,在全國500家大型工業企業中排名第155位。
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催生了企業體制的根本變革。2001年7月,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鄭州鐵路局、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寶鋼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天脊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和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發起設立了山西潞安環保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打通潞安與資本市場對接的綠色通道,再度為企業凝聚起強勁的發展動力。
潞安環能成立剛滿5年,但它濃縮了潞安集團的重要優質資產和精華,可謂“厚積薄發”。潞安環能設立時,潞安集團將除了即將關閉的石圪節煤礦外的全部下屬煤礦,以及洗煤廠等主要煤炭經營性資產均投入到了股份公司。目前,潞安環能下轄五陽、漳村、王莊、常村四對行業特級高產高效礦井、五座洗煤廠和山西潞安環能五陽弘峰焦化有限責任公司、長治市潞安潞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兩個控股子公司,以及參股公司——山西潞安環能煤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涵蓋了原煤開采、煤炭洗選、煤焦冶煉、煤層氣開發等整個完備的煤化生產業務,它創造的產值占到潞安集團的56.57%以上,可以說聚集了潞安集團最具競爭優勢、效益最好的主業資產。
潞安環能成立以來,企業活力大增,經濟效益連年大幅提升。目前,潞安環能已形成年產原煤1871萬噸、焦炭77萬噸的規模,成為國內重要的優質動力煤、噴吹煤和煤焦化工生產基地。2003年至2005年,潞安環能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5.42億元,歷年同比增長了58.4%和35.8%;實現利潤18.46億元,歷年同比增長了67.52%和61.20%。其中2005年,潞安環能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6.99億元,主營業務利潤19.46億元,凈利潤7.06億元,每股收益1.53元,各項指標和綜合實力均居A股煤炭類上市公司前列。
五大優勢 凸現價值本色
對11家具有代表性的A股煤炭類上市公司的統計顯示,2005年,煤炭板塊平均產品毛利率為35.47%,凈資產收益率為18.69%;潞安環能對應的數值分別為35.62%和45.32%,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潞安環能卓越的盈利能力和強勁的主業競爭力,來源于優異的資源稟賦、一流的技術設備、規范的經營管理,以及獨到的產品、經營戰略所凝聚而成的綜合競爭實力,這讓潞安環能更加蹭亮烏金光澤,彰顯出傳統產業恒久魅力。
資源充足,保障久遠。潞安礦區所開采煤田屬中國最大的沁水煤田的組成部分,地處山西省東南部上黨盆地,煤炭儲量豐富、品質優良。早在20世紀30年代,西歐礦業學家便考證指出:“山西潞、澤兩處煤質之優,煤苗之旺,殆環地球礦山所不及。”
潞安環能擁有充足的煤炭資源儲備,除現有生產礦井12.08億噸可采儲量外,潞安礦區所在的沁水煤田區域,地跨長治市行政區劃,面積約1334km,煤炭地質儲量達144.79億噸。因此,公司具備后續大規模、大范圍開發、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優勢。根據公司目前開采能力,和已有煤礦可采儲量,公司能夠連續開采64年。相對其它上市公司,考慮IPO順利完成,公司每股對應資源量1.83噸/股,在煤炭類上市公司中居于前列。
煤種豐富,品質優良。潞安環能所產煤種主要為瘦煤、貧瘦煤、貧煤,是優質發電和化工用煤。潞安煤熱值高、含硫特低,不但是電煤中的“細糧”,而且非常適合生產優質高爐噴吹煤;潞安煤還有有效碳含量高、產氣量高,內在水和含氧量低,低磷、低灰的特點,是進行煉焦和化肥生產的配煤首選。
目前,潞安環能所產混煤、洗精煤、噴吹煤、洗混塊四大主導產品以及焦炭產品,廣泛應用于發電、動力、煉焦、鋼鐵等行業,由于煤質優良、環保性能好,一直是市場上的暢銷貨。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潞安環能在國內首創以煙煤加工高爐噴吹煤的技術,更使噴吹煤成為潞安環能具備強勁競爭優勢的拳頭產品。較之無煙煤為原料的生產工藝,潞安噴吹煤不僅成本更低,而且品質更好。其每噸價格低于一般無煙噴吹煤50至100元,并成為訂立噴吹煤國家標準的基準,榮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成果特等獎”,因此獨具競爭優勢。近年來,潞安噴吹煤產銷量、售價快速上升。2005年,“潞安”噴吹煤產量達286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5%,已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裝備精良,安全高效。安全,是煤炭企業的生命線。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日漸旺盛,煤礦生產注重產量、忽視安全,造成煤礦事故頻發,給國家和煤炭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為筑牢安全長堤,近三年來,潞安環能累計投入井下改善生產作業條件和環境的資金超過6億元,使各礦井都具備了可靠的安全生產條件。目前,潞安環能全部采用國內最先進的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并實現全公司聯網,使所有礦井的瓦斯測控覆蓋率均達到了100%。
1999年以來,潞安連續獲得國內煤炭業“安康杯”競賽優勝杯。2002年和2003年,潞安環能煤炭生產百萬噸死亡率均為零,成立5年來,潞安環能平均死亡率為0.046人,接近美國煤炭業的同期平均水平0.039人,說明公司安全生產水平已達國內一流、世界領先。
潞安環能擁有德國西馬格、西門子、瑞典ABB、英國豪頓等國際一流、國內最先進的現代化技術裝備,從而保障了公司在高產高效方面的持續領先優勢。潞安環能所屬各礦均為行業特級高產高效礦井,設備先進,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了100%,綜掘機械化程度保持90%以上,均為國內最早實現綜采、綜掘機械化的礦井。公司各礦全員效率曾連續10多年雄居全行業之首,2005年,公司全員效率達到20.936噸/212,僅次于神華集團,遠高于13噸/工的行業平均水平;其中,王莊礦單隊年產突破600萬噸,均創出煤炭類A股上市公司最高紀錄。
品牌卓越,享譽市場。潞安環能處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的特殊區位,使得其煤炭產品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目前,“潞安煤”擁有華東、華中、華南、華北及西南地區17個省市500多家常年客戶,并出口日、韓等國。上海電力集團公司、邯峰電力集團公司、漳澤電力集團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寶山鋼鐵集團公司、天脊化工集團公司等知名企業與公司結成了牢靠的常年供求關系。
“潞安煤”已形成顯著的品牌優勢,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其中,“潞安煤”動力煤、精煤、混煤被分別認定為“山西名牌產品”、“山西省標志性名牌產品”;“潞安”冶金焦用煤、發電煤粉鍋爐用煤、蒸汽機車用煤、高爐用噴吹煤等的技術標準,已成為訂立行業標準的基準。
規范治理,潛力巨大。潞安環能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視公司治理在生產運營發展中的作用,嚴格按照法律法規以及上市規則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作為大型重點煤炭企業,潞安環能目前僅有職工2萬人,與老的煤炭國企相比,用人少成為企業一大顯著優勢。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潞安環能的會計處理、安全投入等均依照謹慎的原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經營風險,也使得公司業績實際上更具有含金量。以安全費提取為例,潞安環能安全費按30元/噸計提,在國內煤炭企業中僅次于國陽新能;折舊統計上,潞安環能均按上限水平計算。在充分消化各種風險因素、夯實經營基礎的情況下,2005年潞安環能攤薄后每股收益仍高達1.53元/股,位居國內煤炭行業榜首。
循環經濟 奉獻綠色效益
走進潞安環能,首先會被它的優美環境所吸引,草坪、鮮花、綠樹、噴泉,儼然一個大花園。這樣的環境在山西省數一數二,在煤炭企業中更是獨樹一幟。一座座氣勢恢宏的現代化生產設施掩映于紅花綠樹之間,體現出力與美的有機結合。
多年來,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模式可以概括為“快速建礦、強力開采、廢物直排”,這種發展模式,不但嚴重浪費資源,造成大量的環境污染,而且使煤炭企業長期處于簡單發展模式,煤炭生產效益低,可持續發展能力差。在這種背景下,去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資源法》、《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法規相繼出臺,煤炭企業探索循環經濟模式,走“潔凈生產、綜合利用、無害處理”的新興工業化道路,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在潞安環能,煤炭要‘吃干榨凈’,循環經濟貫穿了從煤炭開采到生產消費活動的始終。”任潤厚董事長不無自豪地說,潞安環能從“高效開發、清潔生產、產業延伸、綜合利用、持續發展”五個方面入手,大力發展煤炭深加工,努力構建起煤炭生產和“煤—焦—化”兩大主業板塊,形成了鮮明的產業特色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中國煤炭工業戰線上發展新型循環經濟的一面旗幟。
潞安環能在煤炭資源高效、安全、綠色開采方面處于全行業前列。通過引進“準大采高支架”、邊角煤機械化回收等技術裝備,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煤炭開采過程中的資源損耗和浪費,工作面直接資源回采率達93%以上,每年僅依靠提高回收率而增加原煤產量就達150多萬噸。通過環節系統改造,潞安環能下轄四對礦井集約高效生產水平大幅提升,均進入了“行業級高產高效礦井”行列。
潞安環能已實現礦井水、煤礦瓦斯、矸石等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煤炭生產的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目前,公司所有選煤廠均已實現洗水閉路循環和煤泥廠內回收,2005年,潞安礦井水利用率達到92%以上,礦井水外排達標率為100%;礦井瓦斯方面,目前潞安環能已初步掌握了低濃度瓦斯發電技術,其中五陽煤礦2×500千瓦低濃度瓦斯發電站已于2006年5月投運,常村礦井下瓦斯抽采系統及地面永久泵站正在建設,預計將于年底投運;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方面,潞安環能將煤矸石用于發電、制磚、鋪路和外銷,綜合利用率已達29%。循環經濟變廢為寶,為潞安環能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潞安環能大力發展煤焦化工等關聯業務,延伸產業鏈條,更進一步放大了煤炭生產的比較優勢。潞安所產煤炭主要為優質發電和化工用煤,在發展電化、焦化、煤炭間接液化上,向下延伸產業鏈的成本和效益優勢十分突出。“必須抓住這種優勢,讓煤基多聯產成為潞安未來的經濟支柱。”潞安管理層目光敏銳,作出及時決策:“十五”期間,潞安要貫徹以煤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形成煤與多種經營各占半壁河山的戰略格局。
2003年12月,由潞安環能控股56%,與天脊煤化工集團、首都鋼鐵公司等共同出資組建的山西潞安環能煤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宣告成立,打響了潞安環能向“煤—焦—化”進軍的第一槍。作為山西省“1311”調整產業結構重點支持項目,該項目達產后可年產200萬噸搗固焦、20萬噸甲醇。對潞安環能來說,其焦炭產能不但可以消耗潞安300萬噸左右的原煤產能,提高原煤產品附加值,有效地減輕運輸成本壓力,并且,以焦爐煤氣為原料繼續生產的甲醇、二甲醚等高附加值的下游產品,還將開辟新的效益增長點。2004年,山西潞安環能煤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實現利潤2800萬元,資本回報率超過10%。目前,其二期70萬噸焦化工程正穩步進行,20萬噸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已通過兩次論證并已確定方案,未來盈利前景將更加看好。
潞安集團“煤—電—化”、“煤—油—化”產業鏈日臻完善,規模迅速壯大,將為潞安環能向產業縱深化發展創造出更為廣闊的空間。
“立足煤,發展煤,超越煤”,潞安集團屢有精彩之筆。在“煤—電—化”方面,“十五”期間,潞安集團先后建設了兩個2×13.5萬千瓦電廠項目,目前還與外方合資在建一個4×60萬千瓦的大型火電廠項目。“十一五”初期,潞安集團將形成裝機容量100萬千瓦以上的電力規模;“十一五”期間,潞安集團電力裝機容量將達300萬千瓦,年銷售收入達到60億元!
國際油價居高不下,“煤變油”成為炙手可熱的名詞。但在潞安集團,“煤變油”正在朝著產業化的方向穩步邁進!中國富煤少油,在能源短缺的背景下,“煤變油”技術不但具有可觀的效益前景,而且對于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具有重大意義。以任潤厚為首的潞安管理層,從戰略高度充分考量、論證“煤變油”項目的前景和風險后,做出了“適時開發煤—油—化第三條主產業鏈”的決策。
潞安下組煤層具有有效碳含量高、產氣量高;內在水和含氧量低,低磷、低灰的特點,是“煤變油”的上選原料。更重要的是,潞安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緊密合作,研究出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所有煤間接液化的核心技術。2004年底,潞安集團成為通過國家級項目招標確定的國內惟一的煤基合成油(間接液化)示范工廠,宣告其“煤變油”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潞安“煤變油”核心技術已于2005年通過國家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技術鑒定,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并且完全可以滿足工業化生產條件。其漿態床反應器、F-T合成催化劑、油品加工和系統集成等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在成熟技術保障下正在建設的潞安集團煤變油示范廠項目,位于潞安屯留“煤—油—電”循環經濟園區內,年生產規模16萬噸,主要產品是柴油、石腦油、LPG及少量混合醇燃料。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我國煤基合成油技術的第一條產業化生產線,預計年實現銷售收入200多億元。
而按照規劃,潞安集團還將在2008年著手建設年產260萬噸油品的產業化工廠,并在“十一五”期間投產;之后進行二期工程建設,最終達到520萬噸油當量的生產規模。僅以銷售收入一項計算,這便相當于“再造”數個潞安!遵循循環經濟思路發展的新型煤炭生產和煤化工產業,正將烏金噴涌的潞安轉化為電光璀璨的潞安,轉化成油流滾滾的潞安。
潞安環能有關人士表示,雖然“煤變油”等項目目前并不在上市公司,但作為集團主要的煤炭供應來源,潞安環能的煤炭產品銷售、盈利將因此得到保障。同時,潞安環能未來存在整體上市的可能和條件,在集團公司優質資產注入的情況下,潞安環能的產業規模擴張和升級的步伐將得到明顯加快。
此次潞安環能募集資金主要投向的屯留煤礦項目,就是受益于“煤—電—化”、“煤—油—化”戰略的典型案例。屯留煤礦不僅將為即將投產的王曲、漳山兩大電廠提供原煤供應,還將成為潞安集團“煤變油”項目的惟一原料基地,在不擠占潞安環能現有煤炭市場的情況下,上述渠道將保障屯留礦所生產的煤炭具備可靠的銷售渠道和穩定的盈利前景。
據悉,山西漳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山西魯晉王曲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已書面確認,將主要采購潞安環能所產原煤。其中,王曲電廠設計發電能力4×60萬千瓦,每年電煤需求量達300萬噸至350萬噸;漳山電廠設計發電能力2×60萬千瓦,每年電煤需求量達250萬噸。僅兩個電廠項目,就將消耗設計能力為800萬噸/年的屯留煤礦的大部分原煤產能。并且,“煤變油”及電廠項目與屯留煤礦直線距離不超過18公里,并建有鐵路運輸專線,為屯留礦獨創成本優勢。屯留煤礦銷售、盈利前景因此具有了良好預期。
潞安環能,一個有著豐厚積累、從潞安集團的既往輝煌中誕生出的新生命,一個具備強大創新能力,從能源企業林立中脫穎而出的優質動力煤、噴吹煤和煤化工龍頭企業,在產品市場的競爭中取得了可喜成就,相信在進入資本市場后,一定也會有塑造不凡的表現,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煤化并舉,走向世界”的光榮使命。
下篇
資本添翼 打造能源新藍籌
為使投資者分享潞安環能的良好經營成果,加快潞安環能的發展步伐,經中國證監會核準,潞安環能將公開發行A股不超過2億股,投向屯留礦井收購并續建項目,以及購置五套綜采設備用于原有礦井設備更新。
如果說潞安環能是飛翔于太行山上的金鳳凰,那么,本次公司上市的募資項目之一——屯留礦井,就是鳳凰頭頂最耀眼的桂冠。屯留煤礦項目占到此次募集資金使用的85.49%,作為潞安環能又一設計年生產能力600萬噸、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主力礦井,該項目的建設,不僅將為潞安環能的產能規模、業績帶來30%左右的增長,而且對進一步發展潞安高爐噴吹煤等優勢產品,推進“煤—電—化”、“煤—油—化”等循環經濟鏈條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屯留煤礦資源稟賦與開采條件極為優越。其主采煤層厚度5~7.25米,平均為5.99米,開采的煤炭屬特低硫、低磷、中灰、高熱值、高熔點灰分的貧煤,產品主要是優質的動力煤、高爐噴吹煤和化工用煤,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能力。屯留礦井田面積160.24平方公里,已探明的可采儲量達到6.87億噸,服務年限可達81年。
屯留煤礦也是目前全國最新型的現代化礦井,全部采用高產高效、安全可靠的國內外先進設備,綜采、綜掘機械化程度達到100%。屯留礦煤炭開采生產主要應用潞安環能的核心主導技術——綜采放頂煤一次采全高,保證了產量的穩定和生產的安全高效。2005年8月27日,屯留礦井主井井架成功組立,是當今世界第一大井架,其主井提升機直徑4.5米,配兩對25噸箕斗,全自動控制,最大提升速度10m/s,年提升能力近800萬噸,創造了我國礦井建設史上又一新紀錄,為公司贏得了世界同行的認可和贊譽。
建設周期短,見效快、收益高是屯留煤礦項目的顯著特點。屯留礦項目前期由潞安集團進行建設,公司以募集資金進行收購和續建,大大縮短了項目的建設周期。屯留煤礦項目總投資16.5億元,將分兩期實施建設:一期工程預計于2006年下半年完工投產,達到270萬噸/年的產能規模,按照規劃的130萬噸/年的損益平衡線,今年即可產生投資效益;2008年二期工程完工后,屯留礦設計年產能將達600萬噸/年,而截至2005年,潞安環能原煤年產量約為1 871萬噸,這意味著,屯留項目完全建成后,公司產能規模和業績將有30%以上的增長。
此次募集資金的另一用途,即收購集團新購置的五套綜采成套設備,將用于更新王莊、常村和漳村三對礦井各一套,其余兩套裝備正在建設中的屯留煤礦。由于是設備技改項目,因此同樣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周期短的特點。據公司招股書披露,在應用新設備后,相關礦井綜采工作面的平均單產將由現在的260萬噸/年提高到320萬噸/年,產量增加23%。此外,該項目購置設備總投資為30240萬元,而預計現有礦井投入三套設備后,年產量增加180萬噸,按近三年平均煤炭售價225.27元/噸計算,每年即可新增銷售收入40548萬元,三套設備每年將為公司新增凈利潤3442.52萬元。新設備的投入使用,將使公司的生產能力如虎添翼,并在短期內實現良好的收益。
此次募集資金項目,將成為潞安環能進一步提升現代化程度、培育主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契機。除了為前述的潞安集團“煤—電—化”、“煤—油—化”產業鏈提供配套外,潞安環能還將依托屯留煤礦項目,進一步發展噴吹煤等優勢產品。屯留礦煤種非常適于進行高爐噴吹煤的生產。潞安環能現有高爐噴吹煤產量300萬噸,已初步建成了中國噴吹煤基地,公司計劃在此基礎上,通過屯留礦等項目的建設,繼續擴大噴吹煤的產能規模,預計2006年產量將達500萬噸。此舉不僅將大大提升了屯留煤炭產品的附加值,也為屯留礦原煤產能提供了可靠的消化途徑。
抓住機遇 廣闊空間競風流
能源短缺已成為中國經濟難以承受之痛。雖然近年來中國能源生產及進口量已大幅增加,但始于2003年下半年的“油荒、煤荒、電荒”并未得到明顯緩解。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商品煤銷量同比增長5.2%,全國社會煤炭庫存較年初下降了7.7%,中央財政煤炭企業商品煤累計平均售價則同比增長了1.4%。國內煤炭市場仍然呈現供應偏緊、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的態勢。
專家指出,中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儲量特點,決定了煤炭是我國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建國以來,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一直占2/3以上,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中國能源戰略、能源安全。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國際石油價格的迅速攀升,煤炭作為主要替代能源的地位日益凸顯,行業景氣度持續走高。
同時,工業結構趨重、城市化進程加速使得中國經濟對能源將保持持續旺盛需求。可以預見,“十一五”乃至更長的時期內,煤炭需求與供給的關系不會逆轉,煤炭行業將維持高價運行的長期景氣周期。
在我國,電力是最大的煤炭消費行業,占煤炭消費總量的50%以上。2002年以來,國內電力需求持續旺盛,電力投資因此高速增長,2004—2006年國內年平均投產新機組約為5000萬千瓦,其中燃煤機組占到了80%-90%的比例。這意味著,未來電煤需求有望保持15%-10%的增速,從而為煤炭行業的穩定增長奠定了基礎。
除電力行業外,國內煤炭消費還集中在建材、冶金、化工等行業。統計顯示,上述四大行業占到了社會煤炭總消費量的85%。需要看到的是,我國已進入以重化工為主導的工業化時代,第二產業尤其是基礎原材料等高耗能行業增長迅速,對能源的需求將與日俱增。以單位GDP產出能耗來計算,日本為1,美國為2.67,加拿大為3.5,而我國高達11.5。中國在實現約占世界4%左右GDP的同時,消耗著世界30%的煤炭資源和其它基礎原材料,這直接導致了能源需求的迅猛增長。
城鎮化速度加快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也是影響能源需求的新變數。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公共設施、汽車、住宅、家電等消費將明顯加快,使得人均消費能源水平迅速提高。在同一階段,日本能源消耗量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7.695%,韓國為9.3%,泰國為6.5%。這意味著,未來一個時期內,我國能耗增長將保持較高比率,相應的需求空間不容小覷。
能源短缺的形勢毋庸置疑,相比之下,煤價走勢則更加牽動人心。今年以來,由于煤炭產能在高毛利率的刺激下迅速增大,國內煤炭價格漲勢趨緩。“煤炭行業黃金期已結束”、“煤價持續下跌”的觀點開始出現。如何正確認識煤價未來走勢?
專家指出,煤炭價格主要受煤炭產能和消費需求影響,與此同時,我國能源政策、煤電聯動、石油與煤炭價格等一系列因素,也可能對煤炭價格未來走勢形成影響。我國富煤缺油少氣,因此以煤為基礎的能源政策不會動搖。可以預見的是,煤電聯動政策將逐步走向完善,煤炭價格的形成機制也將更加市場化;煤炭價格與石油價格具有相關性,油價上漲,煤價也會升高;而隨著“煤變油”產業化速度、規模的不斷擴大,煤炭對石油的替代增加,煤炭價格與石油價格的相關性更強。
因此,長期來看,煤炭價格將顯著升高,以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中期來看,煤炭價格將逐漸升高,符合整體經濟的運行規律;短期來看,受市場短期內供求形勢變化的影響,煤炭價格將在高位運行,略有波動,未來仍不乏上漲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正式取消了煤炭價格的雙軌制,即取消電煤價格干預措施,放開重點電煤價格,計劃價格將逐步和市場并軌。這一政策的出臺,不但對于提高煤炭企業的議價能力和盈利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標志著,煤炭行業也正迎來加快市場化、加快規范整合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我國“十一五”規劃對煤炭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指引,結構調整、煤炭企業兼并整合將成為行業未來較長時期內的主基調。在未來增長的格局中,潞安環能等大型、高效、規范的煤炭企業競爭力將進一步凸現。目前在我國煤炭產量供應中,規模普遍較小的鄉鎮煤礦占比約1/3,考慮到安全生產、規模經濟等因素,我國正積極加快推進煤炭企業的戰略性兼并重組,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權為紐帶,組建并支持一批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的發展。未來在推進資源市場化管理、深化企業改革、建立開采綜合補償機制等方面,以潞安環能為代表的現代化大型煤炭企業將充分受益,市場競爭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將不斷提高。
藍圖繪就 譜寫潞安新篇章
資本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煤炭板塊作為具有戰略資源意義、極具投資價值的核心資產,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熱點,潞安環能A股上市正逢其時,其績優藍籌的形象呼之欲出。
根據當前國內煤炭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公司自身的實際,潞安環能確立了“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業務發展思路,將大力發展煤炭深加工,構建煤炭、煤焦化工等業務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多元化格局,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和核心競爭力。
未來三年內,潞安環能原煤年生產總量將達到2500萬噸,其中噴吹煤800萬噸,洗精煤產量180萬噸,洗塊煤產量60萬噸;煤焦化工方面,焦炭年產量達到260萬噸,甲醇年產量達到30萬噸,二甲醚及其它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能力達到15萬噸;三年內,潞安環能總資產將達到1 00億元以上,總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以上,實現利潤15億元以上,從而為廣大投資者帶來滿意回報。
為此,潞安環能確立四大發展戰略,將以此次A股發行上市為契機,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全面提升公司整體素質,向國內一流的現代化上市能源企業的目標邁進:
重組擴張戰略——公司將整合周邊區域優質煤炭資源,重組改造擴建2-3個地方煤礦,進一步做強做大煤炭產業,放大環保、高效的比較優勢及核心競爭能力;
結構調整戰略——大力發展煤炭深加工,構建煤炭生產與煤焦化兩大板塊,做強做大煤化工產業,形成煤—焦—化產業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持續的盈利增長能力;
科技創新戰略——構建科技創新體系,走煤炭生產大型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之路,培植核心技術,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國際化戰略——積極申辦煤炭出口經營權,拓展國際市場,擴大煤炭出口份額,打造中國優質動力煤、優質噴吹煤基地和煤焦化工基地,提升“潞安”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以人為本、實干創新、優勢發展、做強做大、厚報股東”,潞安環能董事長任潤厚擲地有聲。潞安環能管理層清醒地認識到,上市后,企業面臨的壓力更大。由于高度公開透明,一方面,將面臨來自股東、廣大投資者、社會中介機構的壓力,股東要求分紅派現,社會中介機構要求公平合理;另一方面來自同業的競爭,幾十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年報,都是公司市場競爭較量的成績單。但憑借強大的綜合競爭優勢,潞安環能管理層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