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oice2007年5月號
“新干線”安全至上
新干線由重視人的文化支撐著整個企業運營
不斷實現著技術進步的新干線列車42年來有一樣始終守護的法寶,那就是它的“安全性”。那么,構成新干線安全性的因素又是什么呢?下面將從技術支持、系統保障和組織結構三個方面,揭示新干線安全性的秘密。
“首先是停”的理念。新干線列車在其發展進步的歷程中,一直做著世界首創的嘗試,并一直在研發上重視安全性。那么,車輛安全性的最基本點在何處呢?新干線鐵道事業本部車輛部部長田中守說,要首先樹立“停”的觀念。如果列車有什么異常,首先要將列車停下來。這是安全的第一步。
新干線列車在世界上率先使用了ATC(自動列車控制裝置)系統。新干線列車高速行駛時,通過目測很難確認線路兩旁的信號,因此該系統將信號照射在軌道上,通過車輛的裝置接受信號,再將信號顯示到駕駛室。通過引用這種“車內信號”的新機制,信號確認更加準確。另外,當列車的實際速度比信號速度快時,該系統會自動對列車進行制動。
ATC技術還隨著新干線列車研制的進步而進步。2006年啟用的ATC系統采用了微電子等最新技術,通過將信號數字化,根據先行列車的位置等數據信息,計算出適合列車所在地點的速度信號,再編輯出速度模式。新ATC系統的制動更加完善,乘坐者的舒適感更好。可以說,ATC系統是掌握新干線列車安全與舒適的關鍵。因此,對該系統的管理也至關重要,公司每天都要對系統的相關數據進行檢查。
徹底的“實證主義”。對車輛進行檢查的體制也在逐年進步。現在基本上兩天檢查一次車輛外觀,30天做一次電器設備等的檢查,行駛60萬公里時還要將車底架從車輛上拆下來,進行解體檢查,行駛120萬公里時要做全面檢查。這些檢查既是為了確保安全,同時也是對列車的開發、設計做反饋分析和評價。
田中守部長說,新干線的車輛開發絕不是在完成了一輛新車后就宣告結束,新車交付使用后還要對其進行長年的檢查回饋,經過驗證認定車輛數據沒有問題之后,開發才算最終完成。無論什么奇思妙想,都不會馬上應用,我們只使用經過實際驗證的技術。這種徹底的“實證主義”還體現在10年一次的大修上:對行駛10年的車體進行徹底地解體分析檢查,連金屬疲勞度都要驗證。
這種檢驗體制還包括對線路、設備的維修管理上。每天晚上,公司有2000名以上的維修保養人員負責對線路進行保養維修。
系統與人的配合。可以說,新干線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是綜合實力的體現。新干線列車的安全是由技術系統做保障的,但并不完全依賴技術系統。來自技術系統的信息數據歸根結底只是指令員做出判斷的依據,而不是指令。
平時由系統進行管理,但出現異常情況時,則由人做出判斷。新干線列車的異常情況千差萬別,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況做出判斷,只有人才能做到。
對于意想不到的事件,要依賴指令員根據豐富的經驗做出判斷,然后由系統再對人做出的判斷進行驗證,發出準確的指示。這完全是系統與人的完美配合。
新干線由重視人的文化支撐著整個企業運營,這種經營模式可以說是全球最先進的。把人的經驗不斷地反映到技術和系統上,再由此促進人的進步,從而不斷提高安全性。
Atlanta2007年5月5日
吸引中國投資者
中國通領科技集團來美國投資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建廠本身
估計下周有關方面將宣布在巴恩斯維爾建設一座大型電子廠,佐治亞州終于準備享受中國投資的成果了。巴恩斯維爾位于亞特蘭大的南面,開車只需一個小時就到了。
中國通領科技集團來美國投資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建廠本身。該廠占地約200英畝,將創造350個就業機會。中國目前允許中國生產企業在海外離其客戶較近的地方設立工廠。現在應該從東方向西方輸送就業機會和投資資金了。
據佐治亞州的政府官員和企業負責人介紹,中國企業家定于下周五抵達亞特蘭大,于周日在巴恩斯維爾啟動首筆3000萬美元的投資款。
一個由企業家和政府官員組成的代表團將來佐治亞州做訪問。中國這個采購團和投資團還將前往舊金山和芝加哥做訪問。
傳統基金會資本投資顧問約翰·雷說:“當你看到中國公司來到佐治亞州時,這就說明佐治亞州對中國具有越來越大的吸引力了。亞特蘭大和佐治亞州無疑將出現在中國的投資地圖上。”
中國通領科技集團生產一系列商用和家用電子產品的元件。一舉購得200英畝土地的實力顯示該公司尚有進一步擴展的余地。當地官員對于通領科技集團和其他中國公司可能在巴恩斯維爾擴展業務感到興奮。
2000年,南卡羅來納州吸引中國海爾集團在卡姆登設立了一家制造冰箱的工廠,從而將中國投資引到了美國南方。海爾集團去年宣布將斥資1億美元來擴展業務。
一些中國問題專家一直批評州長桑尼·伯杜沒有積極吸引中國企業來佐治亞州投資。不同于美國其他州的州長,伯杜既沒有訪問過北京或上海,也沒有同中國領導人進行過面對面的接觸。
但是,佐治亞州最終還是受到了中國人的青睞。自去年6月以來,一些中國企業相繼在該州建廠。伯杜說,他將于今年10月訪問中國。
National2007年5月6日
千年家族企業
美酒和美食的生產可以保障企業的經營經久不衰
現代企業家能想象企業在自己家族手中維持14個世紀嗎?創建于公元578年至今仍在營業的日本寺廟建筑企業金剛組曾有這樣的運氣,但2006年初,金剛組被收購,因此美國《家族企業雜志》把全球最古老家族企業的頭銜給了日本的粟津溫泉飯店。該飯店成立于718年,今年已經有1289歲了。
1400多年前,金剛家族在圣德太子的邀請下,從朝鮮來到日本建造至今尤存的四天王寺,金剛組就此誕生。至今在經歷了40代家族傳承之后,該企業還通過其在大阪的總部建設和維修一些寺廟。而粟津家族是從718年開始在日本小松市經營自己的溫泉賓館,現在該飯店有100套房間,能容納450人入住。
在這些見證帝國興衰、戰爭存亡和滄海桑田的家族企業俱樂部中,西班牙的科多紐釀酒廠也擁有一席之地。在全球家族企業壽命排名第17位的科多紐釀酒廠于1551年由豪梅·科多紐創建,至今已經持續了將近五個世紀。1976年胡安·卡洛斯國王將科多紐酒廠的酒窖宣布為歷史和文化遺產,每年這里吸引著大約20萬名游客前來參觀。
從排名來看,意大利和法國入圍的長壽家族企業最多,其次是英國和德國。排在第三位的是于公元1000年在法國成立的古萊納城堡。古萊納家族經營的這個城堡不僅是一家博物館,還是少見的蝴蝶收藏館,城堡還生產葡萄酒。
縱觀全球最古老的100家家族企業排名,可以發現美酒和美食的生產可以保障企業的經營經久不衰。
T. E. Journal2007年5月7日
讓工作不再成為痛苦
經理們必須跟那些需無條件遵守的職業精神說再見
德國企業長期奉行的是:來上班就必須100%地投入工作。績效波動或身體不適已經在工作中毫無一席之地。奉行這樣理念的后果是,沒有哪個歐洲國家像德國這樣,有如此之多的雇員在超過45歲后就疾病纏身無法工作,或者表示因為慢性病,感到自己的工作比以前難做得多。勞動社會學家伊爾馬里寧在歐洲范圍內進行的一項研究證明了這一點。
要么全身心投入,要么別干。現在,經理們必須跟這些需無條件遵守的職業精神說再見。歐洲新聞服務研究公司的項目帶頭人奧利弗-蒂莫·亨斯勒預測:“企業將來不必如此多地關心缺勤時間,而應更多地關心上班來的員工。”理由在于:讓健康管理者如此頭疼的不再是員工的“缺勤”,或者曠工,而是所謂的帶病上班——生病的員工拖著沉重的腳步來上班,只是為了表明已到崗以使其事業或職位不受到損害。這個雇員雖然在崗,但是毫無成效并且極容易犯錯誤。
消除帶病上班的唯一方法是同員工進行交談。因此,歐洲新聞服務研究公司訪問到的57%的健康管理員都定期進行個人談話和咨詢,以評估其員工的績效和工作滿意度。貝塔斯曼傳媒公司也通過一項這樣的員工咨詢發現,堅持不斷地給予員工自由會促進他們的健康。
領導層應該在談話中找出最能造成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緊張,進而長此以往可能使其患病的原因。
對年齡較大的員工來說,一些小事就有可能使工作變成地獄。一家貿易公司不久前在一次個人談話中發現,一名48歲的董事會女助理只因為無法應付領導團隊的電子日程安排器而曠工數星期之久,勞動法專業律師揚-蒂博爾·萊爾萊說:“那名女士對她的工作絕對精通,但卻一下子失去工作能力,只因為她在電腦編程方面訓練不足。”這個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公司主管讓她參加了軟件培訓。
“除了進修,保證員工長期工作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首先是充足的休息時間。”健康專家亨斯勒說。還需要更多一些的相互關心。亨斯勒觀察到,“隨著職工年齡的增長,同事間的幫助重新盛行起來,原因很簡單,企業里的每個人不得不經常去看病,并且親身體驗到更虛弱的時刻。”人們相信伊爾馬里寧的話:經理們還必須養成習慣,上午和員工們一起茶歇,以確定誰今天精力充沛,能完成哪些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