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會,我還要創業,我還是希望做一家偉大的公司?!?/p>

餐廳內音樂舒緩,他輕輕推開面前的餐具,挪了挪身子,舒適地靠在椅背上。塵埃落定。
這已經是下午一點。在上海虹橋一間新開的五星級大酒店里,楊鐳完成了他周日的午餐。
盡管,現在在北極光,楊鐳只是一個“兼職合伙人”——北極光的投資對象是成長型企業,而楊鐳還有很多個人的投資項目,以“天使投資者”的身份,他將個人資金分散性地投到一些初創企業。但他永不滿足:“有機會,我還要創業,我還是希望做一家偉大的公司?!?/p>
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
楊鐳喜歡創業——從一個想法出發,把這個想法變成現實,把這個現實變成一個市場和人們愿意使用的東西。也正因此,在外人眼里,這個男人“二十年來總在自我折騰”。
1999年,楊鐳在硅谷創辦了一家情報公司。這次創業,對楊鐳來說是最富有挑戰性的。在進行了初步的市場調研之后,楊鐳與兩個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個名叫網絡情報的公司,主要業務是為廠家提供產品價格服務,即對市場上不同廠家的同類產品的差價進行比較。
當時,風險投資之父阿瑟·洛克(Arthur Rock)打算給公司投錢。這一行有條規矩,那就是在給錢的最后一分鐘要跟CEO親自談一次。原本以為對方看中的是楊鐳所設想的新穎模式,以及一些成功的理念,所以,在阿瑟·洛克讓他談談在中國的公司做事應該注意什么原則時,楊鐳說:“我自己最大的優點是不自私,我給股份很平均,沒有說自己要拿60%。我不愿意看到我的合作伙伴在股票上有損失,那我拿出來一點,沒有他們也沒有我們的今天?!?/p>
但是,對方認為,這樣分配股份才是不平均,“你拿的不夠多,他們拿的太多了。你是CEO,我不希望你有一天醒來發現怎么只有這么一點股票,我在干嘛呢?你要想這個事兒的話,我們就沒戲了。”
為了更充分地調動管理團隊的積極性,阿瑟·洛克建議楊鐳對股份進行重新調整?!捌鋵?,他是希望我在物質上有一種強烈的動機。”楊鐳非常清楚對方的用意何在。
可是,在此次談話之后的某一天,董事會告訴楊鐳,這個CEO是暫時的,他們給他投資,但需要再物色一個更合適的CEO?!八裕揖驮谒哪戤斨袔椭聲ふ夷軌蚪犹孀约旱娜恕!?/p>
楊鐳覺得委屈,但是還必須要堅持。既然,一個“外國人”能夠在如此精明的投資商手里獲得資金,那么,他一定還有堅持下去的理由。果然,到2003年,網絡情報公司已經做得有聲有色,一大批美國大公司成了他們的固定客戶。
職業事業人
但是,楊鐳還是跳槽了。
“成功經理人的人生就像是階梯一樣,經過一段時間積累之后,會躍上一個高一點的臺階,而我的人生就像是鋸齒一樣,先往后退一塊,再上一個更高的,然后再退一塊,再上一個更高的,有時就是這種感覺,但每次都是我自己選擇的?!睏铊D解釋道。
讓楊鐳做出這個決定的是總部設在中國上海的掌上靈通創始人吳峻。兩人在硅谷相識,頗有相見恨晚之感。一夜暢談,楊鐳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做出決定只身飛往上海。
2003年3月,楊鐳正式就任掌上靈通CEO。
成立于1999年的掌上靈通,是一家從事無線增值業務的公司,主要為手機用戶提供短信、游戲等服務,在楊鐳加入掌上靈通之前,公司已經連續3年虧損。
楊鐳上任后,主要從兩方面改善公司運營狀況,首先加大了新產品的開發力度,在自主研發的同時,他分別與時代華納旗下的特納廣播公司卡通網、日本索尼唱片及卡通劇《蠟筆小新》制作商、星空衛視等簽約合作,使這些國際知名公司成為掌上靈通的內容供應商,讓用戶享受到全新的卡通、音樂服務;另一方面,針對當時公司業務南強北弱的狀況,在北京建立了新的技術服務部,并以此為中心,大力開拓北方市場,在全國20多個省區市建立和完善了營銷網絡,掌上靈通先后與全國100多家電視臺、報刊等媒體合作,并通過參與多場大型演唱會,開通了手機互動業務。
經過10多個月的努力,掌上靈通的業績大大改觀,2003年,公司每月固定用戶劇增至600萬,全年銷售額達1.66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3.85倍;2003年利潤達360萬美元,一舉扭轉了前3年連續虧損的局面。
隨著公司業績的提升,楊鐳意識到要想使公司的業務進入快車道,必須借助資本的力量,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掌上靈通一直在試著向一些媒體巨頭融資,融資對象包括索尼音樂、環球、迪斯尼等,在隨后進行的審計、評估和談判過程中,掌上靈通的市值不斷攀升,管理層和董事會忽然意識到,與其這樣融資,不如直接上市。
2003年11月3日,掌上靈通開始了緊張的上市籌備工作;2004年2月18日凌晨5時,掌上靈通的律師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2月19日,楊鐳打響了掌上靈通上市的關鍵一戰:路演。從籌備到路演,掌上靈通只用了108天的時間,如此短的準備期,在納斯達克實屬罕見。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4年3月4日,掌上靈通終于登陸納市,上市首日,掌上靈通的股價一路攀升至19美元,收盤于17.42美元,比發行價14美元上漲3.42美元,漲幅達24.4%。此次掌上靈通納斯達克上市,共募集到資金8400萬美元,成為了納斯達克有史以來第一個以“無線增值業務”為贏利模式的上市公司,也由此帶動了中國概念股海外上市的新一輪熱潮。
做一個VC
楊鐳又跳槽了。
這一次,他在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如果人生可以分成兩個階段:賺錢和制造影響力,那么自己正處于第二個階段的起點;那么,除了自己創業,還有什么方式能把自己多年的經驗延伸出去?這就是,做VC(風險投資者)。
“至少見過一千個VC”的楊鐳對VC這一行,有著難以言說的情緒——曾經他很迷信VC,認為VC所說的都是對的,現在,他開始相信“自己”。
這個“自己”,不單單指楊鐳,還包括中國眾多的創業者。
總有人找上門來毛遂自薦。大多數時候,楊鐳沉默不語,坐在一邊不動聲色地觀察?!昂芏鄷r候,我看重感覺。”楊鐳說,一個人行或者不行,從他坐下來開口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就將信息傳達出來了。而事業是人做的,優秀的創業者一定能創辦一家優秀的企業。
“明星項目很重要,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找到持續高回報的方式”,楊鐳說,“掙點錢也沒什么壞處,但你只做pre-IPO(指企業上市前參與其最后一輪融資),你不設立投資主題,不去分析行業發展趨勢,不去找早期項目的話,或許今天能有一兩個比較好的項目,但這沒法讓你成為top tier player?!?/p>
放棄成為“坐收漁利”的被動投資者,此決定端賴于楊鐳對VC業的理解:這個被喻為“spray under pray”(祈禱下的播種)的行業,是一個極度贏家通吃的領域,明星VC所獲得的回報遠非他人可比。而進入第一梯隊的重要標準是:每期基金的內部回報率(IRR)達到30%。
這個看似單一的指標,并不容易實現。在擁有近30年風投歷史的硅谷,能被寫入歷史的投資家不過一掌之數,他們的共同點只有一個:發揮資金的能量,推動創新。如亞瑟·洛克(Arthur Rock)催生英特爾,唐·瓦倫廷(Don Valentine)發掘出甲骨文、蘋果和思科,約翰·多爾(John Doerr)投資升陽、網景和亞馬遜,邁克爾·莫瑞茨(Michael Moritz)找到雅虎、Google、Paypal。
至于楊鐳能不能找到這樣的企業,并且催生它,他說,走著瞧吧。不管結果如何,現在的楊鐳,做個“空中飛人”自然是不可避免的,每隔一段時間,他都要東奔西走,到世界各地去開各種各樣的投資人會議,去和形形色色的人見面。但這樣的狀態,楊鐳很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