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便民利民和維護市容的兩難中走出一條新路。從5月1日起,上海在部分路段對路邊攤試行“解禁”;明年1月1日起,將進一步擴大“解禁”試點范圍。
而在美國、韓國、法國,同樣存在路邊攤,但卻治理得井然有序,他們的經驗或許值得上海乃至中國很多城市借鑒。
美國:科學規劃設攤地點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五花八門的小攤販已經成為街頭一景。白宮旁,道路邊,都可見排成一排的廂式車,支開一邊車廂,挑起遮陽板,就成一個小賣鋪,有賣箱包、文化衫的,也有賣咖啡和面包的。
合法攤販管理松緊有度
作為華盛頓街景的點綴,小攤販已成為游客的一種記憶。如何管理小攤販,對市政府來說,則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每年,市政當局都會通過網站或其他公告形式,公布可供申請的小攤販數量和地點。數量和地點都是經過科學規劃的,既不能影響當地交通和周圍民眾的生活,也要照顧到有足夠的客流量。因此,許多攤販都設在大道邊或重要景點旁,作為華盛頓核心地所在的白宮,更是攤販云集之地。
在這里擺攤的安先生是一個來自越南的移民,他的熱飲攤就是通過申請來的。談起在華盛頓街頭擺攤的生活,安先生也很知足:“確實有點苦,很早就要出來,但這里也很好啊,你看,游人這么多?!?/p>
對于他們這些風里來、雨里去的小攤販,市政當局也都有一定的優惠,每季度的執照費不高,也就三四百美元。如果年銷售額達不到最低標準,還會減免部分稅收。但有些條件則是沒有回旋余地的。比如商販必須按章納稅,快餐經營者則必須確保衛生。“每天都會有衛生官員到我這兒,抽查食品的衛生狀況,如果不合格,那我就不能繼續保留這個攤位了?!卑蚕壬f。
政府靈活應對非法攤販
如果說安先生是“合法經營”,那距他不遠處,也有個別“非法經營”的擺地攤者。他們往往在行人較多的地方,隨地擺上自己的經營貨品,很多是箱包之類的小商品。這種現象并不是華盛頓獨有,在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非法攤販更為普遍。在一些大道交叉口,總會看到隨地擺攤者。
“這些人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他們偶爾才擺攤,因此不可能去申請合法攤位;二是他們販賣的是非法的東西,比如假冒產品,當然也不可能申請到攤位?!币晃幻绹賳T介紹。
但一些非法攤販也抱怨,合法攤位畢竟有限,正是由于申請無望,他們才只能到街頭擺攤。
用美國媒體的話說,造成非法攤販現象的,最根本的還是就業崗位的缺乏。為避免非法攤販造成對社會秩序的沖擊,政府也在努力增加就業機會。比如,在一些商業區,政府會在周末規劃成跳蚤市場,請小攤販來擺攤經營;一些大型商場,按規定也必須提供一定比例的攤販點,并讓外界公開申請。
“合法”“非法”一視同仁
即使是非法攤販,也有一條“紅線”是不能逾越的,那就是不能妨礙交通,不能影響別人。比如,攤位不能阻礙車流和行人,也不能設在住宅區,不然民眾會投訴,警察也肯定會來取締。但一般情況下,很少能在美國看到執法人員追逐非法攤販的場面。
韓國:人性管理+業者自律
韓劇《那女人的家》有這樣一個情節:富家女樸英彩去南大門馬路市場買假名牌,遭到其母的嚴厲訓斥,認為她丟了家族的臉。其實,在首爾,還有很多像南大門一樣的馬路市場。
不會硬性取締非法攤點
在首爾主要街道上,越是繁華的地段,你越能看到眾多的攤點。
這種攤點一般都是夫妻檔,是他們家庭的主要生活來源。韓國中文報紙《華光報》的老板說,他的第一筆投資上億韓元,就是他的母親擺街邊食品攤賺來的。
除了合法的固定攤點之外,首爾當然還有非法的流動攤販,而且為數不少。特別在地鐵站口,都會有一些小攤,賣煮玉米、烤栗子、鞋墊、襪子等等,但很少看見被警察清理。
一位韓國朋友說,一般來說,這種事情歸所在地區的洞事務所(相當于中國的街道辦事處)管理。一方面洞事務所沒有那么多人力,另一方面,只要這些小販不影響交通,他們也不會使用強制手段加以取締。這些小販都是城市里的低收入者,如果硬性取締,他們的生活就會遭遇困難。
粗暴執法已成過去
據韓國朋友介紹,在1988年之前,首爾的街頭攤販也曾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難題,當時的執法者也有過粗暴的行為,沒收甚至當場毀壞物品,也曾引發一些肢體沖突。
這些攤販有自己的行業協會——“全國攤店業主聯合會”,多次到市政部門示威,爭取自己的合法地位。
于是,1988年奧運會前夕,首爾市政當局集中精力研究對策。他們并不是一禁了之,而是在相關的街道地段設立臨時性棚屋,引導攤販合法經營,其中食品攤要有健康證明。
人性管理配以業者自律
在首爾的地鐵站內,也會有一些攤點,賣發卡或是DVD。據一位地鐵工作人員介紹,按照規定,這是不被允許的,但如果他們能做到不影響行人,不高聲吆喝,也不強拉顧客,地鐵方面一般也就默許了。記者有一天深夜乘坐地鐵,見一位賣桔梗的老年婦女在收攤時,正用衛生紙用力地擦拭地面,努力不留下一點污漬。也就是說,地鐵方面允許她擺攤,但她也不能給地鐵管理方增添麻煩。如果說地鐵方面的管理具有人性化的特征,那么這種管理也是需要前提的,即攤主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在賺錢的同時,不致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和起碼的社會秩序。
法國:管理與服務并行
在巴黎,早市與跳蚤市場成了法國路邊攤的主要形式,非法攤販并不多見。在依法管理的同時,更注重提供公共服務是巴黎市政府治理路邊攤的核心策略。
攤位拆除和打掃由政府負責
巴黎早市上的每個攤位和每周營業的時間是固定的。早市上的商販都是擁有專門執照的流動商販,要想在某個早市上擁有固定攤位,流動商販必須向早市所在市政府提交申請,然后等待批復。
“由于攤位數量有限,而申請者眾多,從發出申請到收到回復,需要等待的時間少則幾個月多則兩三年?!痹谠缡猩辖洜I紐扣生意的一位女老板介紹,“此外,租用攤位需要交納一定費用,按面積計算,像我那個2米×6米的柜臺,一個月要交大約200歐元。”
早市的攤位通常是在前一天臨時搭建而成,第二天中午早市結束后,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前來拆除攤位、打掃衛生。早市舉辦的當天上午肯定會影響周邊交通,好在巴黎市內早市的舉辦地點與時間眾所周知,著急的開車人可以繞道而行。
管制交通、維持秩序
跳蚤市場是法國的另一大特色。當然,一開始,難免經歷臟、亂、差的過程。巴黎市對跳蚤市場的管理方法是,將巴黎市區接近環城路附近的街道,在一周時間內分別辟為舉辦跳蚤市場的地點,相關的交通管制提前公布于眾,并成為一項制度。如果是周末舉辦這類跳蚤市場,警察和消防隊都會被派來維持秩序。
在市容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法制化的過程中,法國的跳蚤市場不僅沒有減少,相反還擴大到了法國各個城鎮和村莊,其功能與種類也增加了很多。
執法講求靈活變通
巴黎有關市政和市場的法律條款有很多,在具體的執法管理上,巴黎警察基本上是采取比較靈活的辦法。
據了解,在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等游客比較集中的地點附近,活躍著一些無照攤販,攤主以外國偷渡客居多。針對這種亂擺攤的行為,巴黎警察雖然比較嚴格,但一般也只是將人帶走,卻不沒收財物。而更多的時候,只要商販擺攤不影響交通,他們也就采取教育的方法,告誡“下不為例”,甚至睜只眼閉只眼。不過,要是他們整體上造成擾民、阻塞交通,有關部門就會修改相關的擺攤地點和時間,但也不是將矛頭只對準商販。
(龔寶良薦自《國際先驅導報》原標題為《路邊攤,到底該怎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