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4日,中國與東盟十國簽署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服務貿易協議》,并且將在2007年7月1號開始生效。這一協議的實施對中國醫藥行業在東盟建立銷售渠道、開展醫療服務帶來重大機遇。目前,在這些方面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對我開放的程度較大。
進入新加坡藥品銷售網絡將成為可能
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2006年中國對新醫藥保健品出口3.3億美元,同比增長27.56%,占中國對東盟十國出口的24%,居第一位。新加坡是中國在東盟中藥和醫療器械出口的最大對象國,分別占中國對東盟中藥和醫療器械出口的24.7%和41.5%,目前這兩大類商品主要是通過新加坡國內的貿易商進口,再由其批發商和零售商銷售。根據新加坡的具體承諾,2007年7月1日以后,對中國以商業存在的方式開展在新加坡市場上的藥品和醫療商品的有償或合同銷售傭金代理服務,藥品、醫療商品、手術和整形外科設備的批發服務,藥品、醫療和整形外科商品的零售服務等將沒有限制,無論是市場準入還是國民待遇方面將不會遇到障礙。據此,中國醫藥企業將可以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這將為中國開拓新加坡醫藥保健品市場提供機遇。
在新馬開展醫療服務的機會增加
根據新加坡政府的承諾,在新設立由其《私人醫院和醫療診所法案》定義的、實行商業運行的診療醫院、護理中心和恢復醫院,在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方面將沒有限制。這為中國中醫等特色和優勢醫療服務的出口提供重大機遇,也為“以醫帶藥”創造更廣闊的前景。
根據馬來西亞政府的承諾,其在包括法醫、核醫療、老人病、微脈管外科、神經外科、心臟手術、整形手術、臨床免疫、腫瘤學、創傷學、麻醉學、重病護理、兒童精神病和物理治療等醫療特別服務方面將放開部分限制,對上述醫療特別服務的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費的市場準入、國民待遇方面沒有限制,而在商業存在方面提供僅限自然人提供醫療服務的市場準入,對中國擬將赴馬從業的醫生有一定限制,如僅限于在超過70張床位的私人醫院執業;在特定區域執業或更換執業地點需要審批;不允許個人執業或聯合執業,且確認具有提供此類服務能力的資格考試將采用英語進行。這為擬將赴馬從業的醫生提出了較高素質要求。
此外,越南在獸醫服務的開放方面也做出了部分承諾。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服務貿易協議的執行,后續談判還將會繼續,各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程度將逐步擴大,對醫藥行業來說,擴大境外營銷渠道的建設和醫療服務輸出將面臨更多機遇和選擇。
(作者單位: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