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我對北京2006年房價按不同價位分區間與2005年的進行了比較,分析的結果沒有公開地掛在博客上。原因有二:其一,我只做了不同價位的分析,而沒有時間對北京市不同區域及每套房子總價進行分析,而這兩部分的分析我認為也是很重要的。“一年之計在于春”,因為最近一直忙著公司的業務,沒能抽出時間來做這方面的工作,總覺得是缺憾。其二,房價是當下社會最敏感的話題,關注的人很多,又正趕上國家兩會,不想在這期間給社會造成過多的爭論,添太多的噪音。但有一些朋友知道我這個分析后,就向我要這個分析結果,我就只好不斷地從電腦中調出這個文件,通過Email發給這些需要的朋友,這些朋友當中也有很多是媒體的記者。仔細一想,這個分析結果可能會對那些真正關心房價的朋友——無論開發商,普通的購房人,還是想對房價進行分析研究的其他朋友都會有一些參考作用,因為所有的數據來源都是北京房地產信息網上實時的數據。原始的數據我們已經在春節前出了 份報告,如哪位朋友想核實,可與我們公司市場部馬志鵬聯系: (馬志鵬E—mail:mazhipeng@sohochina.com)。
根據上述數據,我所得出的基本結論如下
第一,北京2006年房價漲幅最大的是超過2萬元/平方米的房子,漲幅達到26.4%,而小于5000元/平方米的房子沒有漲價,反而下跌了0.8%,主要原因是,這個價位所供應的房子的區域越來越遠離城市中心,6000—8000元/平方米的房子漲價幅度為10.4%,造成這個波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這個區間中,2005年“國美第一城”的銷售量非常大,而2006年它的銷售進入收尾階段而使得其銷售量大幅度下降,同時其他項目也未出現可與其05年相比的銷售量所引起的。除去5000—8000元/平方米這個價位區間之外,北京市房價的基本規律是:“低價位的房子漲幅越來越小,而高價位的房子漲幅越來越大”。我想這與北京市這兩年進行宏觀調控,大幅增加了低檔房的供應量,同時北京又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有許多外地人和外國人購買高檔房有關。低檔房供應量增加會導致低價位房子漲幅變小,而外來購買的增加,會形成高檔房的需求空間,導致高價房漲幅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