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人其實是擁有一個頭兩張臉四只手足的共同體,宙斯揮刀把他們劈成了兩半,不想宙斯在劈刀的瞬間手腕游走,在人身上就留下了凸凹相契的傷口,這也是男人和女人的由來。從此女人和男人就開始了永恒的思念和尋找,只有找到遺失的另一半,互相伸出雙手,契合在一起,才能還原幸福的共同體:否則各處天涯的兩半就會因為無處契合而失魂落魄。所以,每個人都會有找回另一半的強烈欲望,那就是“愛欲”。不過傷口總要包扎,并且要把凸凹的傷口包扎得巧妙精致,因此就有了內衣。
據說中國漢代以前的女子,雖慣于“華服”,卻從來都不穿內衣。據《漢書·上官皇后傳》:“宮人使令皆為窮褲”,所謂“窮褲”,便是開襠的襯褲,那時的國人空蕩蕩兩條褲腿,中間任憑空穴來風。漢代以后,內衣猶抱琵琶半遮面,漢代的“抱腹”、“心衣”,魏晉的“兩當”,唐代的“訶子”,宋代的“抹胸”,元代的“合歡襟”,明代的“主腰”,清代的“肚兜”。古人往往稱內衣為“褻衣”,“褻”意為“輕簿、不莊重”,也難怪古人這樣稱呼內衣,畢竟內衣的功用是為了包裹凸凹的吸引,此種吸引當時尚且隱諱,內衣又怎能榮登大雅之堂?
其實無論中外,內衣的最初功用都是束縛身體?!秮y世佳人》里赫思嘉為了參加晚會,手抱床柱,一次次地深呼吸,黑媽媽拉著兩根繩子像系鞋帶似的捆綁她的內衣,郝佳人忍著疼痛叫嚷“緊些!再緊些!”。事實上,在十九世紀初的英美等國,貴族世家的小女孩們從四歲就開始“享受”此種“酷刑”,每天“堅持不懈”地忍痛挨餓,套上用鋼條、鯨骨和厚重織物制成的內衣,與其稱之為內衣,不如稱之為“絞刑衣”,待到釣得金龜婿,重重內衣始解開。中國古代的女性內衣也與現在內衣的功用正好相反,過去是為了顯示“一馬平川天下太平”,現在卻是為了展示“無限風光在險峰”,從遮掩到挺立,內衣從羞澀少女變成了性感蕩婦。好在宙斯不管,只要內衣“還原本色”就好,原本一體的兩半肉身,倘若用海綿襯墊加高了,用鯨骨、布帶壓癟了,如何能夠如最初一樣嚴密契合呢?
世上本沒有內衣,琢磨的人多了,就有了內衣。真正的內衣發明于1886年,當時英國誕生了一項用鋼絲和織物成就的發明,這就是著名的罩杯。隨即又有一位名叫克里斯定哈特的西德女性,發明了用扣子代替綁帶的胸罩,內衣從此正式跳上了歷史舞臺,開始了它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開著大卡車滿街跑的美國婦女焚燒了它;1968年美國小姐選美會上,示威的婦女把它和束腹帶和發卷一起扔進了垃圾桶里。如今,“波霸”們引導的“大胸”時代終于來臨,現代商業和文化使得胸罩起死回生,甚至可以冠冕堂皇地叫囂于外衣之上,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內衣終于有了出頭之日。
據說內衣的發達程度代表文明的程度,那么朝鮮傳統的袒胸露乳裝和非洲露乳的女性又該何去何從?難道今天透顯紅櫻桃,露到屁股溝的內衣就叫文明?那么用一個葫蘆把小雞雞套起來就算是盛大禮服的新幾內亞土著究竟是時尚還是蒙昧?這個問題,恐怕哲學家們就是想破頭顱,也只能挺著盛滿雄性精華的葫蘆而茫然無措了。
編輯 王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