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宗欽藝術簡介:
邱宗欽,1966年10月出生于浙江文成玉壺東溪,號南山居士、東溪山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

書法作品先后二十余次參加由中國文聯、中國書法家協會、西泠印社、浙江省文聯、浙江省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展覽。先后獲全國“黃河魂”藝術大展銀獎、中韓國際書法展覽優秀獎、全國十大行業書畫藝術展覽三等獎、第五屆全浙書法大展銅獎。作品和藝術傳略被編入《中國當代書法家作品選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精品集》、《中國書畫名家》等大型出版物,出版專著《佛海墨緣——邱宗欽書法作品集》。
當傳統書法進入現代藝術創作領域,在現代審美思潮的影響下,通過眾多書家的不同闡釋,當代書法創作呈現出多元的審美格局,這一藝術創作的開放性和多元性成就了許多人,浙江著名青年書法家邱宗欽就是一位順勢而上的成功者。
近年來,邱宗欽的書法作品先后二十余次參加由中’國文聯、中國書法家協會,西泠印社、浙江省文聯、浙江省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展覽。先后獲全國“黃河魂”藝術大展銀獎、中韓書法展覽優秀獎、全國十大行業書畫藝術展覽三等獎、第五屆全浙書法大展銅獎。作品和藝術傳略被編入《中國當代書法家作品選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精品集》、《中國書畫名家》等大型出版物。特別是他有關佛學文化方面的書法創作在佛教界影響甚大,浙江、江蘇、福建,山東等地的名剎古寺常請他題寫匾額和楹聯,許多名山勝境留下他不少墨跡和刻石,還有許多作品被佛教界知名人士所收藏。
江浙自古多才子,中國書法史上最著名的一代宗師王羲之,就曾任永嘉太守(今溫州地區),這里世代流傳著書圣王羲之洗硯臺的典故,保留著書圣濯洗云管的墨池坊舊跡。也許是墨池之水沾染了靈氣,千年不絕,濡染了溫州文脈,使得一座小小的溫州城竟然翰墨香飄,風流不絕。1966年出生的邱宗欽,也許注定了要延續這千年文脈,成為癡情翰墨、鐘情紙上云煙的后學者。雖然,孩童時代的邱宗欽,還渾然不知這墨池的舊事。他原是一個農家小兒郎。宗欽的小叔公是家鄉有名的讀書人,而且以寫得一手好字聞名鄉里,鄉親們辦紅白喜事都少不了要請他去寫對聯,而且總是畢恭畢敬,討得字去,還總要送些雞蛋、紅糖等謝儀。宗欽這才知道,原來字寫得好還是一件這么榮耀的事情,這令宗欽仰慕不已。小小的宗欽居然拿起毛筆學了起來,而且還得到了大人們不少贊譽和鼓勵。從此,寫書法成為他幼小心靈中的最愛。
而真正讓邱宗欽知道書法是值得一生傾情投入的藝術事業,還是他1983年到杭州求學以后。當時,杭州城里有不少大名鼎鼎的書法家,西湖景區內到處有古今騷人墨客留下的墨寶,這令宗欽大開眼界。隨著知識的增長、視野的開闊,邱宗欽對書法的原始熱愛被激發了出來,他省下了飯菜錢,購置了大量的碑帖,開始正規學起來,并利用一切機會尋師問學。此時的邱宗欽正逢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齡,對書法的狂熱幾乎成為他在杭州求學四年生活的主旋律,書法藝術的大門在他的眼前徐徐開啟了。
但是,他狂熱而不狂妄,即便字寫的越來越像模像樣,但是他總能擺正自己在藝術追求道路上的小學生地位。因為,他深知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是世代薪火相傳的藝術門類,走在自己前面的古代和現代書法藝術大師,都是一座座高山,后生學子要想在書法藝術上有所建樹沒有別的捷徑可走,只有首先匍匐在地,頂禮膜拜,而后才能立定腳跟挺直腰桿趕超先賢。1987年,邱宗欽被分派到一水電廠工作,電廠地處深山,環境幽靜宜人,是靜心學藝的好地方,他學書也由狂熱期轉入冷靜的理悟期。他傾注了所有的業余時間和精力,浸淫在“二王”等貼學經典法書中,《蘭亭序》、《圣教序》、《十七貼》、《喪亂貼》、《中秋貼》是他百臨不厭的范本,他醉心二王之虔誠可謂無與倫比,王羲之的《蘭亭序》全文324字,一年365天,每一天只練《蘭亭序》中的一個字,直到將《蘭亭序》爛熟于心。為了追求線條的質感和美感,他又鐘情于大篆,反復臨摹著名的《毛公鼎》、《石鼓文》、《周秦公敦銘》、《周丕期敦銘》等金文。盡最大努力吸取傳統精華。
當然,繼承傳統經典并不是一步不離,做傳統的奴隸。跟上時代的節拍,在繼承傳統中創新,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揮寫自我性靈,開拓出一片新的境界,是邱宗欽畢生的追求。經過長期廣涉前賢妙墨,博采眾長的研習,中華傳統書風已然在潛移默化為邱宗欽的筆下云煙,經典的師承在他的書作中便表現為一種處處皆有、處處皆無的狀態;無不學之且無不化之,并且把自己對現實人生的感悟、對當今社會的思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審視都融入自己的書法藝術創作中,形成了既古樸沉雄,又充滿現代氣息,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儒雅豐韻的藝術風格。品味邱宗欽的書法作品,人們常常被那大氣雍容,溫潤飄逸,格調高古,充盈著濃郁的書卷氣、金石味的筆墨所征服。
尤其是他近年來致力從佛教中旁通和領悟書法之精髓,把佛學文化和書法形式和諧相融,將佛教與書法兩大文脈加以結合,并創作出一批以佛家偈語和佛學經典為主題的書法作品,形成了邱宗欽書法創作中的一個新的特色,這些成果體現在近期出版的《墨海佛緣》一書中,已故杭州靈隱寺方丈木魚大師為之題寫了“弘揚佛法”四個大字。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必武為之作序說:“邱宗欽擅長行書與篆書,書中以二王為根基的行書和以鐘鼎石鼓為固本的篆書,不時流露出端莊、雋永、含蓄、空靈的禪意,具有鮮明的個性與創意。
三十余年癡情不改,邱宗欽俯首幾案,潛心求學,與古圣先賢神交,個中滋味,難與旁人—道來。寄興于萬象、潛心于筆端,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求索,古往今來,多少人胼手砥足。當代女書法家林岫有詩云:浮華散盡見精微,翰墨無根論道非。縱使靈心能得悟,仍須夜燭繼朝暉。這是一條寂寞的路,而邱宗欽正值盛年,假以時日,他應該有更大的成就、更高的修為。
(責任編輯 趙忠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