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阿根廷當選總統克里斯蒂娜在議會正式宣誓就職,接替其丈夫內斯托爾·基什內爾出任新一屆阿根廷總統,成為阿根廷歷史上首位民選女總統。

克里斯蒂娜1953年2月19日出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拉普拉塔河畔的一個普通家庭。1970年,克里斯蒂娜考入拉普拉塔大學法律專業。學生時代,她和比自己大三歲的基什內爾相識相戀,并于1975年結為連理。婚后,克里斯蒂娜跟隨丈夫回到了他的老家、阿根廷南部的圣克魯斯省,開辦了一家私人律師事務所。1983年,克里斯蒂娜步入政壇。1989年,她當選為圣克魯斯省眾議員。從1995年開始,她先后四次擔任聯邦議員。在2003年4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她為丈夫基什內爾當選總統發揮了重要作用。同年5月,她成為阿根廷第一夫人。基什內爾于2003年執政后,阿根廷經濟逐漸走出自2001年爆發經濟危機以來的低谷,經濟增長率連續4年超過8%。很多人將基什內爾任期內實現的經濟復蘇歸功于他的“首席顧問”克里斯蒂娜。
今年7月,克里斯蒂娜成為執政聯盟“勝利陣線”的總統候選人。在10月28日舉行的總統選舉首輪投票中,她以46%的得票率勝出,當選總統。克里斯蒂娜強調政策的延續性。經濟上,她主張進一步實行經濟開放以吸引更多外資,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外交方面,她主張阿根廷應向大國學習,將外交與外貿有機地結合起來。
最大的支持者是窮人
11月28日晚,克里斯蒂娜和競選搭檔、門多薩省省長科沃斯一起,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競選總部的慶功會上接受了支持者的祝賀。“我們取得了完勝。”在即將卸任的總統丈夫基什內爾的陪同下,克里斯蒂娜對支持者說,“但這不是賦予我們特權,而是更大的責任和義務。”
克里斯蒂娜較少得到商界和有錢人支持,她的“票倉”是窮人。她在競選宣傳中承諾,將保持經濟穩定發展,努力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正。“我們現在需要為尚待實現的夢想而工作。”她說。
“為了加深2004年開始的變化,我投票給克里斯蒂娜,”33歲的社工盧西亞諾·阿爾瓦雷斯說,“這一變化使占人口多數的工薪階層明顯受益。”23歲的店主胡安·埃雷拉說:“在所有候選人中,她最關心缺乏資源的人們,而這些人在這個國家人數眾多。”一名女支持者說:“我太興奮了,克里斯蒂娜將帶領我們走出貧窮!”

54歲的克里斯蒂娜的高支持率得益于其丈夫。自現任總統基什內爾執政以來,阿根廷逐步擺脫金融危機陰影,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一名65歲的選民就說:“這個國家曾經被毀滅過,是個負債國,數百萬人沒工作,突然間,一切都改變了。她(克里斯蒂娜)將會進一步推動這個政府的政策。”但是,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將直接挑戰新總統的執政能力。西紅柿和馬鈴薯的價格在最近幾個月里翻了5番,當地報紙調查顯示,80%的阿根廷人認為通貨膨脹是一個比犯罪更令人頭疼的問題。
這次阿根廷大選的競選人之一拉瓦尼亞就將他的競選運動全部押寶于此,他的競選口號就是“StopIn-flation,VoteLavagna”(想制止通貨膨脹,就投票給拉瓦尼亞)。但是,阿根廷通貨膨脹到底嚴重到什么程度很難估計:今年1月,基什內爾用行政權力指派了一批人,替代負責統計阿根廷CPI指數的國家統計局公務員。克里斯蒂娜宣稱,根據國家統計局上周的數據,阿根廷并未面臨“創傷性的形勢”。“過去5年半時間里,我們的經濟增長了49.3%,創造了31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但競選對手拉瓦尼亞卻稱,9月份阿根廷的通貨膨脹率至少是官方數字8.6%的兩倍。學者們則認為實際上可能高達20%。
阿根廷的人均年收入約5150美元,與美國的44970美元相比,任何輕微的價格上漲都可能對很多阿根廷人的生活帶來巨大沖擊。上周,基什內爾說:“盡管貧困率從58%下降到23%,但我們需要繼續深化同貧困的斗爭。”但是,伴隨著食品價格尤其是牛肉、西紅柿、馬鈴薯———這些阿根廷人基本食品的價格上漲,人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隨心所欲地購買了,貧困人口又開始增加。10月份,阿根廷人走上街頭,抗議西紅柿和馬鈴薯漲價,結果價格下降了一點點。但現在,南瓜的價格又開始上漲了。
事實上,阿根廷政府也在為通貨膨脹問題絞盡腦汁。作為減少家庭基本生活開支政府計劃的一部分,阿根廷政府9月10日與各大超市、馬鈴薯生產者協會等簽訂協議,政府將通過向超市直接補貼來保證馬鈴薯的零售價格不超過每公斤1.4比索。總統基什內爾又相繼與家電連鎖企業、主要連鎖超市簽訂協議,規定生活必需品的平均價格降低5%。銀行也被迫將利息降低到通貨膨脹率以下。早在2005年,阿根廷就因為殼牌加油站加價4%而宣布對其制裁。
但這些措施也同時導致投資者信心嚴重受損。“基什內爾政策的影響就是,以損失中長期經濟發展前景的代價換來阿根廷短期經濟的復蘇。”西德意志銀行股份公司駐紐約辦事處首席拉美經濟學家阿莫瑞姆說,“誰來為此埋單?很可能就是下一任總統:他的妻子。”分析人士指出,克里斯蒂娜勢必得端出“自己的牛肉”才能繼續推動阿根廷經濟復蘇,不能只靠延續丈夫的既有政策。“她會發現這次面臨的挑戰與她丈夫任內非常不同。如果她認為,她丈夫成功的經驗也適合套用在她身上就很危險了。”
曾是丈夫的戰友和“賢內助”
克里斯蒂娜與丈夫基什內爾可謂是情比金堅的患難夫妻。上世紀70年代初,22歲的克里斯蒂娜在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學學習法律專業,和比她年長兩歲的基什內爾相識。由于興趣相投并同是正義黨成員,兩人戀愛6個月就結婚了。
結婚一年后,身為律師的基什內爾因調查當時伊薩貝爾政府迫害進步人士的案件先后兩次身陷囹圄。克里斯蒂娜為解救丈夫四方奔走。在此期間,基什內爾夫婦經歷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這也讓他們的感情更加牢固。
上世紀80年代初,伊薩貝爾政府倒臺后,基什內爾很快進入政壇發展,克里斯蒂娜則顯示出比丈夫更強勁的政治潛力。1989年和1993年,她兩次當選家鄉圣克魯斯省議會議員。期間,她還擔任過該省省議會議長和副省長,而當時基什內爾只是圣克魯斯省省會的市長。1995年后,克里斯蒂娜成功當選聯邦議會眾議員。
2003年,隨著基什內爾就任總統,克里斯蒂娜成為第一夫人,同時,她仍擔任聯邦參議員,并在2005年獲得連任。入主玫瑰宮(阿根廷總統府)后,除了為丈夫處理國家事務出謀劃策,克里斯蒂娜還繼續打造自己的政治事業,她是整個拉丁美洲地區保護人權和婦女權益最強有力的支持者。
克里斯蒂娜是基什內爾忠實的擁護者,每當新政策出臺在議會受阻、或有人對基什內爾政府橫加指責時,她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維護丈夫。基什內爾政府執政4年來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推動了阿根廷的經濟發展,而克里斯蒂娜的此次競選綱領中,則向民眾承諾繼續推行基什內爾政府的經濟政策,繼續為保持阿根廷經濟的穩定發展和縮小貧富差距及實現社會公平而努力。基什內爾夫婦如此夫唱婦隨,創造出“夫妻總統”便在情理之中。
無論是作為律師妻子、省長夫人還是第一夫人,克里斯蒂娜始終保持事業與家庭兼顧的作風。在基什內爾還是一名普通律師時,克里斯蒂娜除了每天在律師事務所幫丈夫處理案件外,回到家還是一個好廚師。做飯時,基什內爾總是主動給妻子打下手。據說,這個傳統甚至被夫婦倆帶到了阿根廷總統府玫瑰宮。
基什內爾夫婦育有一子一女。盡管公務繁忙,克里斯蒂娜依然承擔著大部分家務事,丈夫和子女的衣食住行等都要經她一一落實。去年4月,他們的女兒弗羅倫西亞突發高燒,克里斯蒂娜推掉一切應酬活動,迅速趕回家送女兒去醫院。弗羅倫西亞體檢或去看牙,夫婦倆都盡可能輪流陪送。
對于大兒子馬克西姆,夫妻倆更是著力培養。如今,馬克西姆逐漸成為阿根廷的政治新星,并正在準備參選家鄉圣克魯斯省首府里奧加耶戈斯市的市長。第一家庭的和睦與親情已成為阿根廷民眾人人稱道的典范。
資深政治分析人士認為,基什內爾和克里斯蒂娜堪稱政壇“絕配”,他們之間的長處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基什內爾長于經濟,善理內政;克里斯蒂娜長袖善舞,精通外交。從這方面來說,目前美國政壇第一夫妻搭檔克林頓和希拉里相比之下也要遜色三分。

正因為如此,許多分析家認為,克里斯蒂娜執政后阿根廷的外交將擺脫基什內爾執政期間的沉悶氣氛,顯示出南美大國的風范。
上任伊始面臨執政難題
阿根廷經濟、社會和外交中逐漸顯現的一些問題,成為克里斯蒂娜上任后不得不面對的難題。上屆總統基什內爾2003年就任后對經濟政策進行大幅調整,加強了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和稅收管理,實行溫和的財政擴張政策,在確保公共財政健康的同時推動經濟穩步增長。基什內爾執政4年期間,阿根廷經濟保持了年均8%的增長速度,貧困人口和失業率下降50%以上。但阿根廷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正逐漸浮出水面。
經歷了長達數年的高速增長后,阿根廷經濟增速放緩,通貨膨脹加劇。據預計,阿根廷今年的實際通貨膨脹率將達到10%以上,明年的物價上漲幅度可能會更高。克里斯蒂娜政府希望通過簽署“社會協議”來解決這個問題,即通過政府、企業和員工三方簽署協議,限制企業員工工資的上漲幅度,避免因工資大幅上漲帶動物價上漲的惡性循環。然而,如果新政府在短期內無法有效控制物價大幅上漲,很可能會導致“社會協議”的破裂。
國際市場上,農產品等初級產品價格近年來不斷上漲,阿根廷出口收入持續增加,為國民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但倘若美國經濟因次貸危機影響而出現下滑,并導致全球初級產品價格下跌,阿根廷經濟必將受到拖累。
另外,阿根廷的很多財政優惠和社會福利政策目前都通過政府的財政補貼實施,一旦政府財政收入減少,這些福利政策將難以維系。
除此之外,阿根廷社會治安每況愈下。據阿司法部統計,2006年阿根廷國內犯罪率是1994年的兩倍。民眾迫切希望新政府能夠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另外,民眾也希望克里斯蒂娜政府關注教育和衛生等領域的問題。
在外交方面,克里斯蒂娜政府亟待解決的是。烏拉圭政府曾因此一度關閉同阿根廷所有邊境通道,兩國關系氣氛緊張。此外,再起風波,克里斯蒂娜政府也急需找到有效的應對之策。
克里斯蒂娜在就職演說中也已表示,將延續基什內爾政府的經濟政策,加強宏觀調控,確保國民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社會治安,改善公共教育,實現社會公平。但面對阿根廷民眾很高的期望,克里斯蒂娜這個“女掌柜”并不好當。

阿根廷簡介
阿根廷共和國位于南美洲南部。東臨大西洋。面積2776889平方千米。海岸線長3800多千米。居民中白種人占97%,是南美各國中白種人比率最高的國家。多信天主教。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1535年開始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6年7月9日正式獨立。1972年2月19日同我國建交。
東部是普拉塔平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脈,南部是巴塔哥尼亞高原。地處亞熱帶和溫帶,東北部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其它地區200-500毫米。主要礦物有鉛、鋅、鋁、錳、錫、銀、鎢、鉭、鈮、鈹、鋰、鈾、銅、石油、天然氣等。森林面積占全國面積32%。
農牧業為主的國家。全國土地51%為牧場,9%為農耕地。主要牲畜是牛、綿羊、山羊、豬、馬等。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黑麥、向日葵、燕麥等。其它有棉花、馬鈴薯、水果、油橄欖等。阿根廷是南美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工業主要有肉類包裝、面粉、紡織、水泥等,石油開采、鋼鐵、石油提煉、機械制造等工業發展較快。出口玉米、肉類、小麥、羊毛、亞麻子等,其中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進口機械、金屬材料、化學品、蔬菜等。陸上交通以鐵路為主,全長35000多千米,公路長29萬千米。
重要城市有布宜諾斯艾利斯: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主要港口。工業以肉類加工和制革為主。羅薩里奧:全國第二大城市。為中部和北部各省進出口港。
重要節日:國慶日5月25日。馬黛茶節11月第2個星期。
貨幣:比索。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晚3小時;比北京時間晚11小時。
國花:賽波花。
國鳥:棕灶鳥。
國名釋義:阿根廷由拉丁語“白銀”一詞演變而來。其實阿根廷幾乎不產銀。這里的銀可泛指財富。
世界之最:伊瓜蘇瀑布為世界最著名的瀑布之一,為弧形,平均落差72米。馬德普拉塔為著名的海濱勝地,被譽為大西洋明珠。■
(責任編輯趙忠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