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巴比倫之前,我們先要了解的一個概念是美索不達米亞。
古希臘中,“美索”的意思是“中間”或者“兩者之間”,“不達米亞”的意思則是“河流”,“美索不達米亞”的意思就是“兩河之間的土地”。這兩條河就是位于中東伊拉克境內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它們發源于小亞細亞東部的亞美尼亞高原(位于土耳其境內),緩慢地流經南部平原,在距離入海口約190公里外匯合,注入波斯灣(阿拉伯灣)。在歷史上,文明的發祥總是與河流密切相關,就像我們習慣稱呼黃河為我們的母親河一樣,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同樣是兩條生命之河。它們延展在中東的荒漠,哺育著世世代代生活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人們。巴比倫城就位于幼發拉底河右岸,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約90公里的地方。實際上,巴比倫也不僅僅是一座城市的名字,更代表著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考古發掘已經證明,巴比倫文明是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500年兩河流域一系列城市文明的總稱,在這個歷史舞臺上,蘇美爾人和后來的阿卡特人、亞述人等依次扮演著創造文明的主角,共同奏響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輝煌的樂章,在我們重新翻開那段歷史的時候,那一幕幕的悲喜劇便浮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