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員筆記:
汽車的發明雖然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歷史,但當我們的朋友、鄰居和同事都在后悔沒買車庫房、沒有預訂停車位時,汽車就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代步工具的意義了。擁有汽車是一種時尚,擁有時尚汽車更是品位和社會地位的象征。與19世紀末剛剛問世時相比,現代汽車除工作原理不變外,制造技術、駕駛性能、設計理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各種各樣的車展上,概念車已經不再單純是一種不必生產的設計理念。Acura、奧迪、通用、本田、豐田、大眾、MINI、起亞和梅塞德斯一奔馳這9大汽車品牌在洛杉磯車展上不約而同地推出了汽車發展的未來計劃——環保。這標志著以馬力論英雄的時代已告結束,未來的汽車最酷的事不是車有多快,而是多環保。人們對于汽車的欣賞性、品位化、時尚性的需求,正在引發汽車新概念的大爆發。
設計新概念:
生物納米汽車
大眾Nanospyder以環保為主線,造型非常奇特。車身用納米材料制成,結構堅固。在車輛受到撞擊后,納米材料能夠改變排列形式,讓堅固的車身轉化為可以吸收能量的軟性材料,這就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數。這輛兩人座概念車以太陽能為動力,通過車身上的特殊材料,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搭配氫燃料電池,驅動四個車輪內的電動馬達,讓車輛以最環保、最節能的方式行進。所有技術在2015年后可能實現。

納米燃料電池賽車
Acura的FCX2020LeMansConcept,專為勒芒24小時耐力賽設計,代表本田在美國的高級品牌Acura的環保承諾,概念設計師們希望它能夠以最先進的科技并在環保條件下挑戰賽車極限。納米科技將是這輛車最突出的特色。它以堅硬并且輕量化的金屬構建車身,它們100%能夠循環再利用,同時運用燃料電池作為動力來源。
生物柴油汽車
梅塞德斯一奔馳的RECY:車身由木材、鋁、橡膠、玻璃組成,都是可回收的材料,且車身形狀可依照用戶的喜好重新設計。車身采用加強的管架式車身、膠合板式面板可以保護乘坐者從無可預測的危險中逃生。動力方面采用最新的Blu-Tec技術環保柴油機。梅賽德斯一奔馳RECY是一款敞篷跑車,是享受陽光和海風的完美車型。
生物電池汽車
起亞的Sandstorm:是一輛既可以在沙灘上又能在高速公路中低速狂奔的兩座小車。它的時速可以從16公里飆升到88公里。鋁制駕駛艙能夠有效保護乘員安全,而且外形非常酷。它采用可回收的NiMH生物電池作為動力,當陽光充足的時候,車內的太陽能電池板自動開始吸收太陽能,并將這些能量轉化為電能。
竹子和鋁制成的汽車
豐田的RLV:被譽為代表2015年全新生活方式的汽車。它采用鋁合金輕車身設計,兩個座位前后排列非常新穎。其最主要的設計概念是雙重動力來源,第一個動力來自于人力踏板,最高時速為8公里/小時,最適合在塞車時降低油耗,節省能源;第二個動力來自于車身后方的電動馬達,最高時速可達120公里/小時。而且由人力發動的動力將可回傳給電池。在高速行駛時,可以利用獨特的伸縮車軸加寬車身,幫助車身穩定。
伴隨一生的車
本田的Extreme:被稱為能主動適應車主年齡的汽車。它的環保特點在于它是可完全回收的汽車。它的蜂巢狀底盤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在這基礎上搭配不同的車身風格,以適應車主在各種路況下行駛的需求。這款底盤可以從車主年輕8寸就眼隨著他,而車身隨著車主的成長和發展不斷改變。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汽車
通用的悍馬O2:一款對環境無所求的車型。創作靈感來自于環保意識的顯著提高,創作者希望汽車將不再成為環境的破壞者,應該回歸到自然中。這是一款會呼吸并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汽車。車身采用鋁合金輕量材料,并使用氫作為動力。這款車的制作材料能夠百分之百回收且其燃油經濟性也被評價為完美。
新車批量發生器
奧迪的DynamicSpaceFrame:嚴格意義上這是一種全新的結構設計,計劃2015年實現。在這種結構上,設計師可以以極高的速度開發新車型和使用新材料。車身的各個部件可以直接拼裝到DynamicSpaceFrame車體上。新車開發成本將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下降。這是一款充分運用了空氣動力學原理的作品。這款車的出現預示著未來的汽車設計、制造及回收將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革新。
無玻璃的汽車
MINI的BioMoke:最值得炫耀的是其可生物分解的儀表板,里面混有棕櫚樹的種子。當車輛過了使用期后,儀表板就能被分解成天然肥料,而種子得到營養則會發芽。BioMoke車身上沒有一塊玻璃,設計師說美國和煦的氣候是最好的汽車空調。作為一輛MINI,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定制車輛的外表。

小貼:支持新概念汽車的10項新技術
全球定位系統:根據車主要求,設計行車路線;及時通知路面交通狀況,并為用戶提供更換行駛線路的建議;還可協助聯絡附近加油站、修車廠,實現價格優惠。廣泛應用的時間為2007年。
自動停車系統:采用激光裝置幫助車主將車自動停進車位。目前一些豪華車上已經采用,廣泛應用的時間約為2009年。
夜視系統:專門用來在夜間幫助探測車道上的人或動物。廣泛應用的時間約為2008年。
車外安全氣囊:當汽車正面撞上行人時,安裝在發動機蓋下的車外安全氣囊將在擋風玻璃前自動打開,保護行人的安全。廣泛應用的時間約為2008年。
瞌睡掃描監視系統:通過監視司機眨眼睛頻率和瞳孔狀況,判斷司機是否出現睡意或醉意。并通過自動控制車窗的開關,讓新鮮空氣驅散駕駛員的困意,同時方向盤發出警報提起注意。廣泛應用的時間約為2009年。
盲區警示系統:利用安裝在汽車側后視鏡中的每秒拍攝25幀圖像的小型攝像機,當一個物體連續出現在3幅以上的圖像中時,即發出警告,提醒駕駛員注意。廣泛應用的時間約為2009年。
線控駕駛系統:用“線控”系統取代車輪、剎車、油門間的機械連接。車內可以騰出更多的空間以便它用。廣泛應用的時間約為2012年。
前大燈自動調整系統:同全球定位系統相連后,前大燈調整系統能在汽車轉向前自動調整大燈照射方向。將燈光照射到前方道路上。廣泛應用的時間約為2009年。
車道偏離警告系統:汽車在偏離車道軋上分道線時,將提醒司機注意行駛線路,進而還可采取措施使汽車返回正確的車道。廣泛應用的時間約為2009年。
防撞雷達系統和自動調整巡航系統:激光雷達系統在預計將發生碰撞時,會自動采取預警措施,如拉緊安全帶、準備打開安全氣囊、升高護頭靠墊等,甚至可以關閉天窗。該技術還能自動調整汽車巡航時速。廣泛應用的時間約為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