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媽媽都希望自己能做好母乳喂養的工作,可偏偏奶水不足,有些甚至沒有奶水!面對嗷嗷待哺的寶寶,她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像一只有求必應的“奶牛”啊!如何才能讓奶水來得更猛烈些呢?看看其他媽媽的救助方案吧!
丸丸媽:我剛生完寶寶時,一點奶水也沒有,后來我就喝紅糖豆腐湯,將紅糖和豆腐加水煮沸,然后再加水再煮,一連數次,然后一次性把豆腐吃掉把湯喝光。很靈的,第二天我就有奶了。
天天媽:我們老家有個偏方治產后缺乳很管用,就是將2—4個雄雞睪丸去掉外膜搗碎,再用適量米酒和水,煮開后沖入搗碎的雞睪丸,讓產婦飲用。如果不能喝酒,直接用開水沖服也可以。
kitty:寶寶曾因母乳性黃疸住過一個星期院,母乳停了5天,出院后,我的奶就比以前少了很多,但我一直沒給她添奶粉,只要她餓,就只喂母乳,堅持了一個多星期后,奶就又多起來了。
梅子媽:我對付奶水少的辦法就是睡覺(調整心情),而且盡量不用乳罩,就這么奶水自然就足了。
豆豆媽:補充水分很重要,要是媽媽每次喂奶就覺得口渴,就說明水分不夠,多喝牛奶,還有鯽魚湯、黃豆豬腳湯什么的,一定有用。
若梅:一定要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奶水,保持心情愉快,多運動,不要一天到晚悶在屋子里,適當出門散散步對乳母絕對有好處。
佳安媽: 如果因為吸不到奶水,寶寶不愿意繼續吸吮媽媽乳頭的話,就需要用擠奶器來輔助了,不過,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慢慢來,千萬不要太用力,以免損傷乳頭。
含蘊媽:把活鯉魚去內臟,但是不要去魚鱗,加豬蹄和15g左右的通草一起煮。每天喝兩次,連喝個三四天一般就能恢復。
萋萋媽:得了乳腺炎會影響乳汁分泌,硬塊消除才能正常哺乳。喂奶時,如果寶寶吮吸會感到一陣陣的奶脹、有硬塊時,最好趁著這個時候讓寶寶,或者力氣更大的爸爸用力吸,一定要把握那幾秒鐘的時間,效果會加倍的好。
小編總結:如果奶水能源源不斷自然最好,細水長流也不差,要是碰上“旱情”,那就趕快來學習這些小媽們的高招吧。你也可以多問問身邊的鄰居、同事、朋友,有時候民間小偏方還挺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