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家寶寶72天了,前兩天不小心被他媽媽傳染了感冒(只咳嗽,沒發燒)。醫院開了利巴韋林顆粒和強生的偽麻美沙芬。寶寶吃后第一天晚上就開始不睡覺,第二天晚上開始哭鬧,并伴有腹瀉。請問此現象是否為藥物作用,是否應繼續服用?
A:您寶寶的這種情況一般有如下可能:①輪狀病毒性腸炎,早期可以有類似“感冒”癥狀,而后出現嘔吐、腹瀉伴發熱等癥狀。②腸套疊,由于感冒等原因引起腸道蠕動加快并且小嬰兒腸道的系膜尚未完全固定、活動量較大而發生腸套疊,表現為陣發性哭吵、血便、嘔吐等癥狀。⑤腸道病毒引起的感冒,也可以出現腹瀉。④支氣管肺炎,感冒引起的炎癥向下蔓延支氣管或者肺部而引起支氣管炎或者肺炎,可以累及腸道,引起腸道蠕動加快、消化酶分泌減少而腹瀉。⑤藥物因素,口服利巴韋林部分兒童可以出現腹瀉。基于以上情況,建議您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Q:我的寶寶長鵝口瘡都有快1個月了,我用了小蘇打水和制霉菌給她洗。可好了又會復發。請問治療鵝口瘡有什么小偏方嗎?
A:鵝口瘡是白色念珠球菌感染在粘膜表面所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于新生兒和嬰幼兒。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激素的兒童。新生兒多是哺乳時奶頭不潔、口服抗生素及污染的乳具感染。我們通常的做法是注意哺乳衛生,母乳喂養者,每次喂奶前后,母親均應洗手、洗乳頭。人工喂養者,對用過的奶嘴、奶瓶,應先清洗,煮沸消毒后備用:立即停用抗生素:并用55%的甘油(也就是開塞露)10毫升加制霉菌素100萬單位(2片研末)混勻,給寶寶涂口腔,3—4次/日,所配的藥液僅用1周。可以配合口服腸道微生態制劑(如含雙歧桿菌片)以及復合B族維生素溶液進行綜合治療。
Q:寶寶昨天大便時我發現她的肛門內測充血,就跟要留學一樣,很紅。大便開始一截很干燥,后便的正常,除此外寶寶沒有不良反應,請問我們需要去醫院嗎?
A:肛門內外括約肌附近有直腸上、中、下靜脈和靜脈叢,小嬰兒排便時容易翻出來一些,而能看見靜脈叢。只要寶寶排便時不哭吵而且便后沒有鮮血,一般就沒有什么問題。不過您寶寶大便開始有些干燥,建議要給寶寶多喝些溫開水。
Q:寶寶5個月了,稍微活動一下就呼吸急促,偶爾伴有咳嗽而且有痰。請問這是怎么回事?
A:寶寶活動后氣促一般有如下情況:1、先天性心臟病,尤其是潛伏青紫型心臟病,平時無青紫,活動、哭吵或者屏氣時出現氣促和青紫。2、毛細支氣管炎,是病毒引起的,兩肺可聞及大量哮鳴音。3、先天性膈疝,腹腔器官進入胸腔,壓迫肺組織,導致肺通氣量下降而活動后氣急。4、先天性喉喘鳴,是一種嬰兒病,吸氣時發生喉鳴,到兩歲左右可恢復正常。建議您還是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
護理
Q:我家寶寶兩個多月了,不愛吃奶粉,有人給我推薦嬰兒健脾散,請問這個藥可以吃嗎?
A:可以吃的。一般母乳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需要時就應當添加配方奶了,也許開始寶寶不適應這種口味,但是家長要有耐心,在兩次母乳喂養之間一點一點地添加配方奶,使之適應。一個好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21天。所以您一定要有耐心。
Q:一般人的舌頭是底部中央處是舌頭尖也與下面連在一起。請問這樣是否會影響他說話?應該怎樣解決?
A:這就是所說的舌系帶短。現在對這樣的情況專家們有不同的意見,一是認為應剪開,使舌頭能更自由地活動,減輕說話含混不清:二是認為說話含混不清是由于孩子的構音障礙,與舌系帶長、短沒有關系而不主張剪舌系帶。對說話含混的孩子重要的是語音訓練。我個人的觀點是如果舌尖能伸出口腔外就不需要剪,當然舌頭不能伸出口外還是剪一下更好些。
Q:我的寶寶4個半月了,這一個星期來不知道為什么早上一起床,兩只眼睛都是浮腫的,尤其是下眼皮,但是醒后活動一段時間就會消下去。請問是什么原因?
A:您寶寶兩只眼睛浮腫的原因有:1、血管神經性水腫,和某些物質過敏有關,常與濕疹同時出現。2、營養不良、維生素B1缺乏癥和貧血都可以出現眼瞼浮腫。3、腎小球腎炎(包括先天性和繼發性的),主要表現眼瞼和顏面部浮腫、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壓。4、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腎上腺皮質增生癥也可以出現顏面浮腫。您寶寶這種情況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Q:我的寶寶不慎頭部跌破,縫了3針,不知道在護理、用藥及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些什么?
A:您寶寶在包扎后應該已經打了破傷風針。在日常護理上主要應注意傷口部位的清潔、不要沾水。如果傷口比較深可以用幾天抗生素:在飲食上不要吃生、冷、辛辣和牛肉等腥氣的食物。
Q:我的孩子26個月,最近胃口不好,臉色也差,是否體內有寄生蟲?我該如何安全地給孩子服用驅蟲藥呢?
A:確定寶寶體內是否有寄生蟲,主要是肉眼觀察寶寶糞便中是否有寄生蟲,也可以去醫院做糞便常規鏡檢是否有蟲卵。一般已進幼兒園和已經上學的孩子每年秋天都會集體打一次寄生蟲,用藥為甲苯咪唑:兩歲以上兒童100mg/次,2次/日,連服3天。4歲以上的孩子可用腸蟲清2片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