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懲罰一直是小媽們慣用的“伎倆”——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讓行為不當的寶寶在安靜的角落里反省一下。可是萬一寶寶并不買賬,計時懲罰失靈了怎么辦?你是繼續堅持使用,還是要放棄?5種最常見的計時懲罰問題,一起來面對。
NO1:寶寶不予理睬
尷尬時刻——“過來坐好!”小媽的威嚴換來的竟然是,寶寶目中無你,一溜煙地跑了。
父母對策
也許寶寶還沒有做好接受懲罰的準備,換種方式看看:
1、理解萬歲。寶寶正忙著探索自己的小世界,在這個實踐的過程中,寶寶往往會做出“出格”的事情,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多一分理解,少一些責怪。
2、成功誘導。寶寶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注意力時間卻很短,所以用他感興趣的事情把他“誘拐”過來。
NO2:寶寶坐不住
尷尬時刻——在凳子上扭捏了不到兩秒,就不見了人影。
父母對策
對于寶寶來說,安靜的坐上幾秒鐘都是很難的事情,更不要說幾分鐘的反省。
1、拋棄教條。并非要遵循一分鐘原則,對于小家伙來說,兩三秒的冷靜已經足夠了。只要他停止了不當的行為,幾秒鐘的懲罰也可以達到目的。

2、隨處執行。如果寶寶總是反抗坐在既定的懲罰位置,不妨在哪里抓到他,就讓他坐在哪里。然后坐在他旁邊,或者把他抱在大腿上,完成計時懲罰的過程。
NO3:無視懲罰
尷尬時刻——正在懲罰過程中,小家伙竟然又開始在墻壁上亂畫。
父母對策
往往熟悉的環境會讓寶寶忘記在受懲罰,瞬間玩性大發。
1、地點選擇。要注意懲罰地點的選擇,最好不要在寶寶房間里,熟悉的環境與其說是紀律規范點,還不如說是寶寶的避難所,反而會更加肆無忌憚。最好選擇一個沒有玩具、遠離電視、窗戶的安全角落。
2、假裝忽略。在懲罰過程中,不要理寶寶,去做自己的事情,不和他說話,但要用余光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NO4:發脾氣了
尷尬時刻——還沒開始懲罰,小家伙就使出渾身解數,又哭又鬧,拳打腳踢。
父母對策
在寶寶煩躁、生氣、失望,特別是當你不讓他做想做事情的時候,既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力表達自己,又沒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這些拳腳相加的動作就會呼之欲出。
1、不要強迫。脾氣大發的寶寶已經失去控制,這個時候的介入是沒有幫助的,如果強迫他安靜坐著,只會讓他更加發瘋。
2、隨他發泄。在這種情況下,計時懲罰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盡情地發泄,你要做的是,忽略他的行為。
NO5:沒有反省
尷尬時刻——隨便你如何懲罰,但是寶寶并不知道懲罰與自己的行為有什么必然的聯系。
父母對策
你可以用計時懲罰的手段來叫停寶寶的破壞行為,但對寶寶來說,卻很難把自己的行為和這種懲罰的原因聯系在一起而且你也無法用這種方法打消他那強烈的天生好奇心。
1、停止懲罰。如果寶寶的行為沒有實質上的錯誤,還是停止懲罰吧!比如把玩具倒了一地,或者把花瓣從花朵上摘下來,這些探索證明,他是一個正常的,充滿智慧的寶寶。
2、遠離“險境”。讓寶寶身處比較安全的環境中,進行一些破壞性較小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