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周刊》:來中國前,您的職務是ABB全球變壓器業務單元的負責人,這是個相當高的職務,為什么您會選擇來中國?
柯睿思:這應該算是一個平調,因為匯報的層級是一樣的。我選擇這個職位不是想晉升,而是中國真的非常令人感興趣。

中國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國家,每個人都在談論中國。中國的文化歷史源遠流長,真正到這個國家,我才有機會接觸到深邃的中國文化,有機會學習中文。我夫人和三個孩子也有很好的機會來學習中文,我的孩子們學得非常快,剛來一個月,但是已經可以寫一點點了。
但今天我還是在講英文,不是中文,因為剛來大量的時間投入在工作中。這幾個月我一直在和各種人見面,見客戶,見政府的代表。只有見更多的人,才能理解的更多。現在還沒有機會從私人角度走走看看。有一點讓我感到很高興的是,我們有很多好的合作伙伴,包括我們合資公司的合作方,也包括我們的客戶。政府官員對于中國未來的發展也都有很好的見地,我們的客戶和雇員都非常有活力,非常上進,大家都在為了中國的發展而努力。這可能有些過于夸贊,因為9個月還畢竟有些短。但這只是我這9個月的印象。
但有一點中國人也是要特別注意的。中國經濟發展比較快,但不要太快,從其他國家的一些經驗看,要防止過熱。比如說中國東部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20年時間的提高幅度相當于歐洲的200年時間。但是我們一些核心的價值是一定要保留的,我指的是人性中的一些美德,包括信任、忠誠、家庭等各個方面,不要因為經濟的發展而犧牲這些東西,人的美德和文化傳統要和經濟的發展取得平衡。
《商務周刊》:最后這一點感觸有點出乎意料,為什么您會有這種想法?
柯睿思:在中國,讓人感覺到權力和金錢很重要,而且有時候太重要了。有些人一天工作24小時,也沒有周末,他們失去了很多東西,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跟同事的友好關系,失去了家庭,這有點太過了。有的時候有些人為了快速致富寧愿丟掉信任。
這個可以跟ABB的節能努力有一個比較。談到節能,有人是只看短期的效益,忽略了長期的負面影響。一個人如果忽視了生活的核心價格,短期或許可以更快擁有財富,但是長此以往會有朋友的背叛,年老的時候會孤獨無依的。
我并不是說錢不重要,我們需要改善生活,但是一定要取得平衡,這一點上胡錦濤主席的講話非常重要,要平衡、和諧地發展。
《商務周刊》:感謝您的忠告。我們回到ABB,在ABB上個月發布的中期發展規劃中,亞洲區特別是中國是全球業務發展的重點。對于ABB中國區來說,這個策略意味著未來幾年在業務和投資上會有怎樣的變化?
柯睿思:中國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中國市場的銷售占ABB整體營收的大約11%,從戰略角度講這里也異常重要,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去年把機器人業務部和三個業務單元的總部遷到中國,與此同時,中國的生產和采購可以更好地為全球服務。
我們現在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已經是7.6億美元,2007年還會再增加大概1億美元。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發展戰略的一部分。中國也是北亞區的中心,ABB北亞區的總部在中國。從技術角度來講,在上海、北京都有研究中心,在重慶我們也有自己的研發隊伍,還為德國和瑞典總部提供支持;在廈門,我們的研發部門可以支持中東和亞洲。也就是說,在滿足中國市場的同時,也為其他國家市場做貢獻。我們不僅僅是把一些技術知識帶到中國,也更多地讓中國員工到其他國家去學習,不僅要讓世界學習中國,也要讓中國學習世界。我們在各個方面的投入和努力,最終的目的是讓我們在中國取得成功,讓中國成為一個領導市場。
《商務周刊》:ABB從幾年前開始向市場宣傳自己的節能減排產品和理念。與ABB的理念一致,目前中國政府也在大力推廣節能減排,為抓住中國市場的機會,你在這方面有什么特別的計劃?
柯睿思:ABB非常自豪地為中國提供我們眾多的節能減排產品,包括變壓器、開關、變頻系統、電機等等。我們還提供針對整個工業流程的增效節能解決方案。
我們在過去12年里僅在中國售出的變頻器就節省了300億度電,相當于一個大型發電廠6年的發電總量,也就相當于2100萬個家庭的用電量,也就是等于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市區總人口的總用電量。
我們對增效節能技術的投資已經超過50年了。長期的投入迎來今天的開花結果,今天對我們來說幸運的是,市場是朝我們走來的。
盡管節能減排已成為中國的國家戰略,但我們在中國還是有一個挑戰,不僅僅是ABB,所有的節能產品都要稍微貴一些,雖然大約只需要一年,節省下來的用電就能收回這個差價,但大部分廠家還是說我們現在不想多花錢,兩年是以后的事。如何讓客戶理解長期的回報,這是我們在中國的一個很大挑戰。
為什么我們一定要說服客戶愿意多掏這筆錢?因為有75%的電力是工業客戶消耗掉的,如果他們愿意節能,會節省一大筆用電。所以,一方面我們要更加努力,繼續做好研發,把最好的產品帶給客戶;另一方面,觀念是需要轉變的,只有觀念轉變了,才能帶來進步,我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把節能的觀念帶給更多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