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并不一定是專家型人才,但一定要成為復合型人才,通過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正確的思想方法,認清事物的本質和方向
在中國經濟20多年迅猛發展的歷史中,不斷涌現出一批有智慧、有膽識、有遠見的企業家和經理人,如柳傳志、任正非、王石、張瑞敏。在他們的履歷表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的特征:當過兵,扛過槍。部隊的經歷為他們后來在商界的成功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他們之中的佼佼者、原沈陽軍區空軍少將副政委、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董事長李家祥,更是一位能夠把軍事戰略思想和軍人的品格素質靈活地運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傳奇式人物。
在剛剛出版的《大道相通:中國國航八大制勝方略》一書中,李家祥栩栩如生地描述了自己如何把30多年軍隊生涯的戰略思想、軍事體驗、磨煉經歷、品格意志與企業管理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短短的幾年內,李總和他的團隊把一個曾經被形容為一堆爛攤子的國航改造成為一家有競爭力的上市公司。李家祥的領軍之道具有什么突出的特征呢?
● 領導者首先要做好戰略定位
李家祥認為,企業發展中碰到疑難問題,就像軍隊打了敗仗一樣,首先應該想到的是收攏反思,重新定位。要實現正確的戰略定位,領導者就一定要重視對客觀實際的分析把握,明確企業自身在行業內所處的位置,分析清楚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在此基礎上,領導者必須重視對歷史經驗教訓的研究借鑒,以及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好的領導者要注重對趨勢、全局的把握,跳不出本單位的圈子,對整個行業的趨勢把握不了,領導者永遠不能走在別人前面。
● 領導的觀察力是正確定位的第一要素
李家祥從軍隊到地方,雖然環境、角色發生了變化,但做的同樣是領導管理的工作。他認為企業定位的關鍵取決于領導者的認知能力和觀察問題的能力。正確的判斷力和決策力必須建立在對市場現象細膩觀察的基礎上。觀察力體現在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之中,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通過對企業、行業、社會、環境、形勢的敏銳觀察,建立起對環境、市場、行業、企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洞察力。這種洞察力是企業領導決策和定位的第一要素。
● 領導要學會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
李家祥十分注重通過經驗提高學習能力。在國航內部他曾多次提出“不能只摸著石頭過河,還要學會跟著別人過河”的學習態度。國航發展歷程中的重大決策無不體現著他對歷史案例、國外經驗的學習、理解、感悟和分析。經驗的學習既包括自己的也包括別人的,以己為鑒,自己走過的彎路不能再走; 以人為鑒,避免重蹈他人的覆轍。同時,他不斷要求大家不僅汲取反面的教訓,還要學習正面的經驗。這樣做的結果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企業內部的組織成本。
● 領導者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和分析方法
李家祥常常講,“大道相通”。在他看來,事業成功的最根本要素并不僅僅是學習、勤奮,更重要的是采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經過長期不斷的積累和歷練,企業家才能成為擁有戰略思想的人,在紛繁的世界里一針見血看清問題的本質。李認為企業家并不一定是專家型人才,但一定要成為復合型人才,通過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正確的思想方法,認清事物的本質和方向。對李家祥一生中思想方法影響很深的是毛澤東的哲學和戰略思想。
● 領導要深諳用人之道,做到“明智”
李家祥深諳用人之道,要求領導者做到“明智”。自知是謂明,其表現是不做力不從心之事; 知人是謂智,其表現是不給以不勝任的工作。李經常引用當年劉邦在總結西漢大業成功的名言來解釋他的用人之道:“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統百萬之眾,攻必克,戰必勝,吾不如韓信。三者乃漢之人杰,人杰為我所得,天下為我所有。”
● 領導要學會培育方方面面的人才
李家祥十分注重培育人才,認為培育人才比選拔人才更加重要。尤其當今的民航業面臨著巨大的從業人員缺口,因此,如何培養好自己的員工隊伍是關系到企業發展和管理、產品、服務質量等問題的關鍵。對李來講,培養人才不僅僅包括管理人才、技術人才,而是要體現在“領導班子、經營骨干、全體員工”三個層面上,培養企業內的每一個員工才能充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