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怎樣樹立起來的?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只是觀念、行動加上時間。
1. 問對問題,做對事
其實有些時候,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只是觀念的差距而已。
有一個成功方程式的五個步驟提供給你:
步驟一:要有明確的目標。
步驟二:要有詳細的計劃。
步驟三:要立刻采取行動。
步驟四:要修正你的行動。通過敏感度,知道目前采取的行動是離目標愈近還是愈遠。
步驟五:要堅持到底——不斷改變進行的方式,直到達到目標為止。
一般人在人生過程中,常不知道自己要些什么,或把注意力放在他所恐懼的事情上面。
有個觀念:注意力等于事實。
當你注意美好的一面,就得到美好的觀感,注意不好的一面,則總是留著不好的回憶。
例如,當公司開會時,若員工不斷爭執某個問題,我通常會問他們:“今天開會的目的是吵架還是解決問題?”當我這么一問,就已經轉移與會者的注意力了,大家便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解決問題上,而不再做無謂的爭執。
又如,許多人在找工作時,往往因為現況而阻礙了他們追求理想。
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地往他的目標邁進,只要他們學會問問題。
成功者并不是比較聰明,而是他學會問更好的問題。
2. 選對工作成就一生
每個人應當從小就樹立“我長大后將做什么工作?”的理想,在為這一目標努力的過程中,可培養自己的品性,因為“選對工作=成就一生”。而很多人是在沒有目標的生活中,空虛度過了“打地基”的青少年時期。
那怎樣才能選對成就一生的工作?自己該問怎樣的問題?可參考以下三大問題:
問題一:假如我知道我不能失敗的話,那我該做什么工作?
問題二:假如我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給予我同樣的薪水,那么,我會選擇哪一行?
問題三:我對哪些事情最感興趣?
把有興趣的事情都列在紙上,并從中找尋:是否有可能把這些興趣變成一生的職業?
記住:明確就是力量,愈能明確仔細地寫出所想要的工作環境,愈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
沃特·迪斯尼有句話:一定要做你喜歡的事,否則很難有偉大的成就。
3. 選擇工作(事業、理想)的十大步驟
步驟一:寫下自認完美的工作條件,包括環境、待遇等,然后依其重要性決定優先順序。
步驟二:寫出需要這份工作的五項理由。
步驟三:寫出沒有這份工作的五項壞處。
步驟四:寫下這份工作所希望的收入、從事時限以及愿付出的代價。
步驟五:每天早晚將寫下的東西念兩遍,再閉起雙眼,用10分鐘,想象你已得到這份工作,夢想已實現,收入已賺得,工作環境十分完美,想象至逼真為止。
步驟六:在那張紙上寫下:我一定要,馬上行動,絕不放棄。
這是一個大自然法則,因為潛意識無法分辨事情真假,因此會逐漸將它變成真實。
明確知道你想要的,是實現夢想的開始。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只是觀念、行動加上時間。
步驟七:自問有哪些事物阻礙理想,寫下來。
步驟八:自問現在可以馬上采取哪些行動來解決,寫下解決方案。
步驟九:如果現在就采取行動,是否能逐漸得到理想?
答案若為肯定,那么十分恭喜你。
答案若為否定,則再自問:還有哪些辦法可以幫助我實現目標,寫下來。
步驟十:找一個已達成你理想境界的人士作為模范,請教他的經驗,學習他的步驟。
往往,你可以因此節省許多時間,并且達到預期的效果。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只在那一念之間。
(摘自《自己就是一座寶藏》文/陳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