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月
從我踏入社會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每逢聚會在一起喝大酒或小酒的時候,基本上點菜的都是我,這項“優良傳統”堅持了十多年,最近我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了,有人工作累成了亞健康,我是點菜點成了殘廢,現在每當有人將沉甸甸的菜單遞到我的手里,我便六神無主內心慌張開始懷疑人生。
十幾年前,點菜遠沒有現在這么麻煩,我們常去的都是小館子,小館子的菜品永遠只有那少少的十幾二十幾款,不消點幾次,基本上就可以倒背如流了。那時口袋里的錢少,使得菜也很好點,選擇的余地不大嘛。服務員遞過來的菜單還是要接過來的,不過接過來之后“啪”地往桌子上一按,熟稔得像飯店自家開的一樣,兩分鐘便搞定了。
現在點菜,沒有二十分鐘是搞不定的。一起吃飯的人多了,少則七八人,多則十余人,要照顧大家各自的口味,最好摸清大家的籍貫,民族之類的細節,還要考慮到請客吃飯人的實力問題,不能因為不是自己埋單就隨意下菜單,既要讓請客吃飯的人不覺得掉面子,也不至于令人家心痛到流血。飯局結束,大家作鳥獸散,主人一把握住點菜人的手兩眼泛著淚光說一句“感謝啊大哥”或者“辛苦了兄弟”,如此這般,之前付出的辛勞也算得到回報了。
不過點菜人的成就感并非單一來自于此,最讓點菜人高興的莫過于自己點的菜被大家一掃而光了。現在吃飯的人們要么口味太挑剔,要么人很靦腆不舍得吃,所以經常一桌子菜剩下許多,讓人心疼。我有過一次很輝煌的點菜記憶,六個人吃完了一桌子菜,不僅如此,在菜吃完之后大家開始喝菜湯,到最后就有點惡作劇了,開始用饅頭擦盤子,服務員過來埋單時驚訝的目瞪口呆,特地匯報老板打了個很大的折,可能因為這用過的盤子洗起來會容易的多。
點菜是綜合考察一個人人品的好機會,這話不是我說的,是經常吃我點的菜的人總結得出的。他們說我誠實、厚道、善解人意,可我沒覺得這是一個好的評價,這年頭被評價成這樣還不如直接說“此人很傻”更直接些。終于有一天我被剝奪了點菜的權利,因為和熟悉的人在一起吃飯,我已經點不出什么有花樣的菜了,這也暴露了我性格上的一些特點,比如戀舊不求新,遵循一些特點的規則乃至成了自己的束縛,不能與時俱進。
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天下班我在小區附近的飯館,給自己點了兩個菜,這是我最愛吃的菜,吃了那么多年,依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