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平
作為廣告公司的董事長,陳曉旭的辦公室只有十幾平方米,除了室內縈繞著的輕緩佛樂外,有兩樣東西最為醒目:一是正對著門的地方立著她在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里飾演林黛玉的經典劇照,二是辦公桌對面墻邊設立的佛堂。
盡管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了十幾年,陳曉旭見到陌生人仍顯得拘謹,但自我意識非常強,“我跟林黛玉一模一樣——太自我了,別人都不歡迎我,記者對我的印象也不好。我不高興的時候就不理你,或者說是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生活中的陳曉旭頗為低調,極少接受采訪,更不愿意談及私生活。不過她還是告訴筆者,如今她跟父母和妹妹一家三口住在一套大房子里,她的丈夫與她一起經營著公司的業務,“他很健康很陽光很帥。”
只演兩部戲的名演員
1985年,《紅樓夢》劇組開始選演員,18歲的陳曉旭聽到這個消息后,拿著一張背面抄著一首詩的自己的照片找到導演,毛遂自薦,要求飾演林黛玉。陳曉旭說,她那時的性格真是很像林黛玉,長得非常瘦弱,愛讀書,醉心于芭蕾。
“開始導演懷疑我是否能演好,問我能否演另外一個角色。我說:‘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觀眾會覺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個女孩的角色。導演覺得演林黛玉的演員本身應該是個詩人,所以最終我得到了這個角色。”
接到試鏡的通知后,她沒有告訴鞍山話劇團的同事和領導,而是請了三天病假,偷偷地跑到北京。結果她在《紅樓夢》劇組里一待就是三年,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她把林黛玉演繹得委婉動人。
《紅樓夢》熱播后,陳曉旭借助“林黛玉”一角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這為她爭取到了電視連續劇《家春秋》女主角梅表姐的角色。但無論她怎么用功,展示在觀眾面前的梅表姐,都只是“林黛玉”的翻版。
“我就拍過這么兩部戲,一是我覺得自己在表演上不如別人有天賦;二是由于起點太高,我之后就沒有再遇上什么合適的戲了。事實證明,這是我的幸運,要演就該演最好的角色,不是嗎?”
浮華散盡皆落寞,此后,陳曉旭獨自在北京漂泊。十多年前還沒有“北漂”的說法,她成了最早的“北漂”,沒有生活保障,沒有明確的目標,不知道往下該怎么走,多次搬家使她幾乎得了搬家恐懼癥,她害怕拖著行李飄零街頭的感覺。
“上世紀80年代末流行出國熱,我也盲目地心動過,想去美國,被拒簽了。”為了出國,她雇了保姆,并把自己關在家里苦攻英語,她的孤僻性格竟然把保姆給嚇跑了。在朋友的建議下,她先去德國,想轉簽去美國。然而,她在德國呆了三個月就回來了。回國之后的陳曉旭,仍不確定自己該做什么,直到1991年她陰差陽錯地進入到商界。
不懂廣告的廣告人
“假如有廣告客戶要跟你談廣告代理,你會怎么談?”“跟我談?”陳曉旭顯出非常吃驚的樣子,“我不知道,沒有客戶直接來找我談的,我們各個部門都有總監,他們比我專業,我需要做的是堅持誠信經營的宗旨和為有志之士提供廣闊的舞臺。”
不跟客戶談廣告的陳曉旭,于1996年創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擔任董事長,那年,她29歲。陳曉旭說,闖入廣告界只是個偶然,說白了是為了生存。陳曉旭的創業資金是買股票賺來的,那時的中國股市也是剛剛起步,她拿演出積攢的兩三萬塊錢跟著別人買原始股,沒想到股票翻了好幾倍,她成了“先富起來的人”。
公司初創時,她在一家酒店租了一間客房當辦公室,手下除了幾個大學生外,幾乎一無所有。公司業務舉步維艱,房租和人員工資幾乎壓得她抬不起頭來。她的第一個客戶出現在一個月后,那是一家慕名而來的藥廠,客戶對她說,我知道“林黛玉”不會騙我的。另一家藥廠也讓她記憶猶新,那是湖北省一家制藥廠,當時幾乎就要倒閉了,與她簽訂了150多萬元的代理合同,通過她的宣傳,制藥廠不但起死回生,而且兼并了一家小廠。
“‘林黛玉的名氣對生意沒有什么幫助,有理性的人絕不會因為你是‘林黛玉就與你合作。”話雖這么說,“林黛玉”仍無形地為陳曉旭帶來了一些寶貴的機會。當時,中國只有幾百家廣告公司,規模都不大,客戶不知道做廣告該信任誰,于是紛紛慕其名而來,公司業務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9年之后,公司已發展成為包括廣告、文化和商貿三家公司的一個品牌企業。
過著一種平和的生活
以代理酒類品牌廣告發家的陳曉旭從不喝酒,喜歡吃素。受她的影響,公司有幾名員工也養成了素食的習慣。
棄影從商后,陳曉旭曾經很專注于賺錢,努力讓父母家人過更好的生活,她為他們創造更舒適的家,還送精美的禮物給他們。“后來,我發現物欲的增長并沒有給我和家人帶來真正的快樂,我變得越發忙碌和煩躁,很少有時間和父母相處。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父親母親不知何時開始衰老、虛弱了,好像隨時都有離開我的可能,而我給了他們什么呢?這一切他們又能帶走什么呢?這種心痛使我從喧鬧中安靜下來,我開始想,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他們會去哪里,我們還能見面嗎?”
1999年,她偶然在朋友的車上聽到凈空法師講解的《無量壽經》的錄音帶,“突然我的心明亮了,那個世界仿佛印證了我從小到大對清凈仁愛世界的無限向往,我對經中所描述的一切沒有絲毫懷疑,就像有人將你心中多年描繪的藍圖突然呈現在你面前那樣驚喜、感激。”
兩個月后,她聽說凈空法師在新加坡講經,便立即辦理了簽證,飛了過去。“看著老法師慈祥光明的面容,我感到自己與佛法很早就相識了。我問老法師:‘我可以做您的弟子嗎?在我心里,您早已是我的師父了。第二天,師父為我和妹妹傳授了皈依,我們從此踏上了學佛的道路。”
“白天的工作很繁忙,我會在午休時靜坐30分鐘恢復體力,效果很好。失敗和成功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從中學到了什么,智慧是不是增長了,靈魂是不是長高了,道德是不是提升了。學習在我的生活中占著很大的部分。以后,我希望自己能做更多的有關智慧、道德、教育的公益事業。我的人生目標是:在我壽終正寢之前,能夠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錯誤進行贖罪,然后做一些好事。”
看上去,陳曉旭比她的實際年齡要小得多,而她卻說,她的心理年齡“已經不止100歲了”。
“我希望生活盡快過去,像流水一樣,然后進入一種特別平靜的狀態,看書寫作,親近自然。我希望現在就過老年人的生活,希望過像我爸爸媽媽那樣的生活。”
(摘自《女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