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祺
科學家對諾瓦克病毒的了解還不夠深入,但這種病毒,已經是除了細菌以外引起嚴重腹瀉的重要禍首之一。
冬天的陰影
當有關傳染病的消息在冬天出現時,經歷過2003年非典的中國人免不了神經緊張。剛剛跨進2007年,廣州腹瀉病人激增的消息就開始出現在新聞媒體上,根據報道,元旦期間,廣州各醫院急診接待腹瀉病人人數增加。引起腹瀉的原因還不明確,醫生們各有猜測,諾瓦克病毒是其中可能的"元兇"。
1月19日,廣州市衛生局公布最新諾瓦克病毒感染性腹瀉防控結果,廣州市2007年1月中旬的監測顯示,近期的腹瀉病例以嬰幼兒的輪狀病毒感染為主,未發現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流行。公告稱,廣州市2006年群體性諾瓦克病毒性胃腸炎疫情與2003年至2005年的情況相似,無明顯增多。
中國衛生部1月16日發布"關于加強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相關機構重視統稱為"諾如病毒"的諾瓦克病毒以及相似一組病毒引起的疾病。
2006年11月,一艘名為"海洋自由"號的豪華郵輪,遭到了諾瓦克病毒的襲擊,在為期一周的航行中,300多名乘客和船員感染了諾瓦克病毒,受感染的人數是這艘船搭載的總人數的7%。
在2006年底的一周內,日本各地小兒科醫療機構上報的諾瓦克病毒腹瀉人數,達到了6萬多人,發病率超過了有相關數字統計25年來的歷年最高紀錄。根據推算,日本境內已經有超過300萬人感染諾瓦克病毒。自2002年以來,日本每年冬季都會爆發諾瓦克病毒,2006年到2007年,諾瓦克感染病人的數量變成了之前感染病人數量的3倍。
為了預防感染,愛好生食海鮮的日本人只能強忍自己的嗜好,受傳染病的影響,日本各地牡蠣等貝類的價格也出現了大幅下落。距離亞洲萬里之遙的歐洲、澳大利亞及北美地區,也不同程度地發生了諾瓦克病毒的流行。
熟悉的陌生病毒
1968年,美國俄亥俄州一所小學發生了集體患急性腸胃炎的事件,4年以后,美國的科學家從患者糞便中檢測出了病毒,以暴發地名將它命名為諾瓦克病毒,此后,一組類似的病毒被統稱為諾如病毒。
諾瓦克病毒的形態已經被科學家們揭示出來,它看起來是球形的,直徑只有30納米,即使在病毒家族中也算"小個子"。最近,諾瓦克病毒的5種基因型被確定,其中能夠感染人的包括基因組Ⅰ、Ⅱ和IV,而基因組III和V分別感染牛和鼠。
如果不到醫院診斷,被諾瓦克病毒感染的病人,多半以為自己只是得了感冒。與感冒相似,諾瓦克病毒感染者會出現發燒、畏寒、咽部不適和惡心等癥狀,有的還會出現肌肉關節酸痛。60%左右的患者發生腹瀉、嘔吐,兒童發病以嘔吐為主,成人則以腹瀉為主。
抗生素對病毒疾病束手無策,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諾瓦克病毒的生長,感染諾瓦克病毒的患者,只能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統抵抗病毒,醫院的治療只能控制癥狀。一些病人可以不治而愈,但諾瓦克病毒的"陰險"之處在于,它可以導致反復的感染,人體很難對諾瓦克病毒產生抗體,而且,感染次數增多,病毒的毒性并不衰減。體弱的老人和孩子,很可能在受到諾瓦克病毒感染后繼發肺部感染,導致其他伴發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解讀諾瓦克
帶著關于諾瓦克病毒的疑問,記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豐田哲也博士。
記者:諾瓦克病毒并不是新發現的病毒,為什么最近在世界范圍流行的情況顯得特別嚴重?
豐田哲也:諾瓦克病毒盡管在1968年就被發現,但直到2002年,才由第八屆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認定屬于杯狀病毒科。人類是諾瓦克病毒的唯一宿主,我們目前還沒有任何諾瓦克病毒的細胞培養體系。我們以前無法診斷諾瓦克病毒的感染,直到最近我們才從諾瓦克病毒流行地區的病毒序列數據中,培養到了抗體和類似諾瓦克病毒顆粒的病毒研制出了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揜T-PCR敾蚴凳盧T-PCR體系。診斷技術的發展使我們認識了這種病毒傳染,因此這些年日本統計的諾瓦克病毒感染病例增多……
記者:在日本,去年諾瓦克病毒的流行與往年流行的情況有什么不同?生食海鮮與諾瓦克感染之間有多少相關性?
豐田哲也:自2002年以來,日本每年冬季都會爆發諾瓦克病毒,其中一些和牡蠣(生蠔)和生海鮮有關。2006年,日本媒體關注諾瓦克病毒和感染者在療養院死亡的情況。2006年到2007年,諾瓦克感染例子幾乎是之前的3倍。
日本對類似SRSV(小圓結構病毒)的流行病學研究(包括諾瓦克病毒)始于1997年,那時諾瓦克病毒還未被分類,而正式研究諾瓦克病毒感染是從2003年開始的。2005年之前,日本沒有因感染諾瓦克病毒而死亡的例子。2006年,日本爆發諾瓦克病毒主要在療養院、托兒所和小學。這些和生食海鮮無關。
記者:報道中說日本有12人因感染諾瓦克病毒死亡,導致諾瓦克感染者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死亡率是多少?
豐田哲也:療養院中的感染者是老人,死于肺炎或因自己的嘔吐物窒息。雖然這些人的具體資料沒有公布,但據我所知,日本養老院的許多老年人因為大腦中風或癡呆而身體不便、頭腦不清。我不想把這些人的死亡歸因于諾瓦克病毒。我對日本諾瓦克病毒引發的死亡人數不確定,也不確定日本媒體報道的數字是否包含官方數據。
記者:諾瓦克病毒傳染方式是怎樣的?為什么人的排泄物是主要的傳播載體?
豐田哲也:病人的嘔吐物、糞便及其污染的食物、水,或像牡蠣這樣被污染的食物,都可能傳播諾瓦克病毒。嘔吐物產生到空氣中的懸浮顆粒也可能傳播。雖然我們沒有研究諾瓦克病毒的目標器官,但諾瓦克病毒在人類消化道特別是靠近十二指腸的小腸黏膜那里復制,糞便和嘔吐物的傳染情況還不清楚。
記者:諾瓦克病毒的生長和傳播,需要哪些環境條件?比如溫度條件、宿主條件、化學環境。
豐田哲也:牡蠣(生蠔)的消化器官上有諾瓦克病毒。我不知道牡蠣的生物情況,但溫度也許和諾瓦克病毒的生長速度有關,盡管沒有相關研究報告。
記者:諾瓦克病毒引起的腹瀉為什么很難控制?目前控制諾瓦克病毒腹瀉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豐田哲也:沒有專門用于對付諾瓦克病毒的試劑。我們不能控制病毒的生長。但我要說的是,在日本這樣的工業國家,控制腹瀉、嘔吐和引發的脫水是非常容易的。
記者:諾瓦克病毒是否有變異的情況?
豐田哲也:諾瓦克病毒基因組有許多變異,但我們不知道基因組結構和病原之間的關系。關于疫苗,我認為諾瓦克病毒疫苗將會出現,但比輪狀病毒疫苗更難研制,因為諾瓦克基因組有更多的變異,而且人類無法長期對諾瓦克病毒免疫。
記者:輪狀病毒感染目前是非細菌性腹瀉的主要原因,但去年導致日本病人死亡的卻是諾瓦克病毒,是不是諾瓦克病毒感染能力正在加強?
豐田哲也:不,死者是療養院的老人,我認為這些人本來就可能吞咽困難。我要指出的是療養院的工作人員沒有這方面的訓練。當然,諾瓦克病毒感染對于年輕人和老年人同樣嚴重。
記者:從媒體報道上看,現在人感染病毒疾病的新聞,比人感染細菌疾病的新聞要多,是不是病毒對人的威脅比細菌的威脅更大?
豐田哲也:我們不能把兩者這樣比較,說誰更具危險性。傳染病一直在我們身邊。雖然抗生素可以控制細菌疾病,但細菌對抗生素有抵抗性。如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這樣的微生物總是和我們形影不離,有時會影響我們的健康。當抗生素發明時,我們希望細菌感染能得到控制,放松了傳染病方面的研究和教育,但我們錯了。我建議我們應該對傳染病給予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