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墨

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來審視本土的文化建設,這是一項很繁重的工作,但不妨礙我們通過對外文化交流來切入?如果抱著這樣的態度來觀看正在劉海粟美術館舉辦的《俄羅斯新生代現實主義作品展》,就會引起一陣莫名的激動,因為大家明白,俄羅斯的文化,特別是直接訴諸感官的音樂?美術和舞蹈,曾經是中國一代藝術家的靈感與滋養,直至今天,那種旋律與色彩還是我們的精神支持?
上世紀50年代,中國提倡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向,蘇聯的藝術成為一代人的圣典,回過頭看,有不恰當的地方,甚至有狂熱的誤導?而今的中國正以廣闊的胸懷包容人類一切優秀的文化,我們的眼界越來越開闊,歐美的許多現當代藝術都在我們年輕一代的藝術家的實踐中得以顯現?然而有些人對于前蘇聯的藝術卻走向另一極端,似乎不屑一顧,現實主義好像已經過時?其實,隨著現當代藝術的流行,前蘇聯與俄羅斯的現實主義藝術,依舊能讓人們從另一個視點發現其非凡的意義與價值?與前蘇聯一脈相承的俄羅斯當代繪畫,更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別樣圖式來?從這次劉海粟美術館展出的俄羅斯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樣的傳承與革新?
這些藝術家都工作和學習于著名的列賓美術學院,對于人類美的向往謳歌是他們共同的追求,熱衷于略有敘事性主題繪畫的創作是他們的強項?在尤里·戈留塔的畫中筆致變得非常輕快?生動?那種灑脫?隨性似乎在同時代的畫家中較少見到?在《理發》中構圖也不再那么地刻意設計,背景又受西方拼貼畫的影響,隨意寫下了一組圖畫,有一種欲沖破此情此景客觀空間的新意?亞歷山大·巴戈香似乎更多地作一些肖像式的創作,《夜晚》中的男孩?《拿蘋果的姑娘》中少女有來自于古典油畫的靜穆與典雅,色調凝重,恍惚的光感卻又與古典繪畫有點游離?對衣褶的既寫實又帶有規整化的處理,及面部?四肢的光影設計,使得畫面帶裝飾感,可是又保持著繪畫性的品格?亞歷山大·謝而蓋維奇的《魚汛》同屬寫實的畫風,然而又是一種神奇的幻境,水中的魚與船中的人所處的空間界于“似與不似”之間,那種超現實的表現創造了一種夢幻般的氛圍?當然由于他們都受教于這個學院,又工作于這個學院,這種學院派藝術的印記是顯而易見的?
隨著蘇聯的解體,歐美的藝術思潮不可避免地影響著當代的藝術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羅斯的一些年輕藝術家對于巡回展覽畫派的繪畫題材與創作觀念已經不再崇尚?30年代蘇聯的社會主義寫實主義還未壯大,而后蘇聯經過了幾十年的文化禁錮,盡管也有像前蘇聯畫家婭勃隆斯卡婭的吸收民間藝術,60年代的裝飾風的油畫,但畢竟未能成為洪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稱當下這些藝術家的藝術探索為思想的復蘇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