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祺

如果所有其他的血型都可以在工廠里加工成O型血,那么"血荒"將成為歷史。現在,科學家們的研究正在朝這個目標邁進。
找到更有效的"剪刀"
3月8日,華東政法學院大三學生祝媛的手機上收到兩條關于血庫A型血緊缺的短信,下課后,祝媛直奔漕寶路獻血點,捐獻了200毫升A型鮮血。在上海市血液中心的網站上,"今日血液庫存報告"占據了重要的位置,某一個血型的血液庫存亮紅燈,都會讓血液中心十分緊張。2006年底,上海血液中心剛剛經歷了一次A型、O型血"血荒",為了緊急補充血庫,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不僅加班加點到街頭招募志愿鮮血者,血液中心的職工也加入到志愿獻血的行列。
偏型"血荒"不僅出現在上海。2006年年底,北京市血液中心發出庫存紅色預警,O型血液出現嚴重緊缺,整個庫容量跌破5000單位的最低警戒線。事實上,每年的7、8月盛夏和12月到2月的冬季都是城市血庫緊張的主要時段,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型城市,血庫血液完全來自志愿者的捐獻,由于氣溫原因,這兩個季節無償鮮血志愿者的人次減少,加上血液只能保存35天,某個血型供不應求的現象隨之出現。
O型血被叫做"萬能血",在緊急情況下,O型血可以輸送給A型、B型和AB型血的病人。一直以來,科學家們致力于研究如何將其他血型轉化為O型,最近,丹麥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血型轉化技術上取得了突破,制造出更多的O型血以緩解偏型"血荒"將成為可能。
丹麥科學家亨利克·克勞森領導的科研小組,把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論文稱,他們已經找到了將A、B、AB型血轉化為O型血的方法。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科研人員已經找到一種酶,可以把B型血轉化為O型,但丹麥科研人員找到了一把更加有效的"剪刀",讓A、B、AB型血都可以被轉化為O型,而且轉化的過程更加容易。
人類血液的血型,取決于紅細胞膜外表面"抗原"的差異。A型或B型血液中包含兩種不同的糖分子,AB型血則兩種都有。這些糖分子會觸發免疫反應,而O型血中不包含任何這種"抗原"。
"我們發現了2種細菌酶,它們可以轉移紅細胞里A和B抗原,這些酶可以在室溫和中性酸堿環境下發揮作用,而且對血細胞沒有任何損傷。與過去B型轉化為O型的酶相比,我們發現的酶更加有效。而且,我們現在的技術能夠把所有血型的血轉化為O型。"這篇論文的作者劉其勇(音)博士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說。
20多年以前,科學家已經找到一種酶作為"剪刀","剪除"B型血紅血球表面的糖分子,從而去除可能出現的免疫反應。"1980年代,研究人員用從咖啡豆中分離的酶,把B型血變成O型。在臨床實驗中,被轉化的血液與普通醫院用的血液沒有差別。但是,這種用酶修飾的方法很昂貴,而且必須在酸性很高、紅細胞被破壞的情況下使用。而且,這個科研小組沒有找到把A型血轉化為O型血的酶。"
相對于B型血抗原來說,A型血的抗原要復雜很多,A型血中又包含了A1、A2亞型,所以,丹麥研究小組解決了A、B、AB型轉化為O型的問題,被認為是完成了技術的突破。
實驗室的實驗已經證實了這項技術。研究人員把細菌蛋白酶注入200毫升A、B、AB型血液中,在一個小時內,酶轉化了所有血紅細胞表面的糖分子,消除了免疫反應。
未來不再血荒?
影視劇里經常有這樣的情節:傷者需要緊急實施手術搶救,但血庫里卻沒有與傷者相同血型的血液了,在這關鍵時刻,身體孱弱的親人挽起袖管,要獻出自己的鮮血挽救傷者的生命。如果血型轉化的技術成熟,在這樣的情況下,醫院要做的是從血庫緊急調來由其他血型轉化的O型血實施急救。
"接下來的工作是開始臨床實驗,檢驗轉化的方法是否安全和高效。如果一切進展順利,轉化血液血型的設備有望在3到4年后上市。"劉其勇告訴《新民周刊》。血型轉化的技術如果能夠產業化,生產轉化需要的酶和設備的公司將為血液中心提供服務。劉其勇說,目前這個領域產業化的競爭還不大。
如果技術成熟,從事血型轉化的公司可以每年向歐洲和亞洲國家以及美國制造輸出大約為1900萬毫升的O型血。"
丹麥科研小組的研究成果將馬上進入臨床實驗的階段。"人體內的環境與試驗室環境是不同的,臨床試驗會讓我們知道,這種酶在進入人體后會發生什么。"
劉其勇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說,臨床實驗需要證實的是轉化后的血液進入人體后是否"有效"和"安全"。畢竟,轉化來的O型血經過酶的修飾,這種被"加工"過的血液是否會引起免疫反應,還是一個未知數。
人體輸血的歷史從1667年開始,但認識到血型的差異,卻只有100多年時間。1900年,奧地利生物學家蘭德斯泰納發現了A、B、O血型,他做了一個實驗:把每個人的紅細胞分別與別人的血清交叉混合,然后發現有的血液之間發生凝集反應,有的則不發生。由于紅細胞抗原的差異,不同血型的血液互相之間可能產生免疫反應,在臨床上,病人可能出現發燒、打寒戰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危機生命。
后來,科學家發現血液紅細胞血型非常復雜,目前國際輸血協會正式命名了26種血型系統。隨著人們對血液了解越來越多,O型血也被發現并不是之前認識的那樣"萬能",O型血輸入A、B、AB型血人體內后,也有可能破壞紅細胞而出現溶血性反應。
盡管如此,A、B、O血型是否配合仍然是輸血前檢查的最重要基礎項目,O型血在緊急情況下還是被用于臨床救治,特別是在戰地救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