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保根
上大學時,正趕上各種辯論風生水起,有全校的、系里的、班里的,時不時的還和鄰校來場辯論會。作為學生會干部,我義不容辭地站在了辯論第一線,得理肯定不讓人,沒理也要死爭個有理。就這樣,我弄了個“最佳辯手”。辯出了滋味,久而久之,就是在學習、生活中,我也喜歡事事與家人爭、老師爭、同學爭。看我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的樣子,母親不止一次勸我收斂些:得理也要饒人呀!清官都難斷家務事,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分不出對錯的……而我把母親的告誡當做耳邊風,仍然我行我素,照辯不誤。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參加工作后遇到的第一個上司是從部隊轉業的軍官,信奉“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理念,下達了指令你就要照辦,不準討價還價“照我說的去做,出了問題我負責”。事事喜歡分個對錯的我,起初還強忍著,后來時間一長,就忍無可忍針尖對麥芒了:一天晚上11點多鐘的時候,加完班回家已經上床睡覺的我,突然接到上司打來的電話,說辦公室的鎖壞了,怕丟東西,要我在辦公室守一晚。一聽這話,我的頭就炸了:這可是寒冬臘月呀!氣也就不打一處來:“頭哇,我已經上床睡覺了,你另找別人吧。”
第二天上班的時候,針對我違抗“命令”沒有守夜這件事,上司便要對我進行處罰,我索性把事情鬧大,與上司一同找總經理理論,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加上事情也不是自己全錯:“你當領導的應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你為什么不能在辦公室守一夜呢?”竟把上司駁得啞口無言!上司急了:“今天是有他沒我,有我沒他,總經理您就看著辦吧!”結果,我被公司開了。
我憤憤不平地回家與母親訴說,母親沒說什么,只是要我到她開的裝飾材料店里幫忙,主要是送送材料、搞搞售后服務。幾天下來,我發現母親不僅經營有方,而且售后服務搞得特別好,不管客戶有什么需要幫忙的,都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解決。一次,一老客戶說鋪的地磚不知什么原因竟有少許凸起,見多識廣的母親馬上讓客戶把凸起的地磚撬起來,放置一邊個把月后,再將地磚放回原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看我一臉迷惑的樣子,母親解釋說:“由于空氣、水分、溫度、甚至鋪地磚的技術等原因,都會造成地磚相互擠壓凸起,這個時候就要釜底抽薪把它們撬起放置一旁,過一段時間地磚就會自然收縮到原來的尺寸;否則,持續受力凸起會導致地磚斷裂損壞。崽呀,與領導有矛盾時也要像處理這凸起的地磚,撬起來先放一放,才能避免矛盾激化。我已經代你向你們的領導道了歉,領導不計前嫌,歡迎你回去上班……”
考慮到現在找工作這么難,而我原來那份工作薪水也不錯,我聽從了母親的意見,重新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單位,并修復了與上司的關系,現在已升到了辦公室副主任的位置。經歷了這些,初涉職場的我這才明白:在家里,父母會寵愛你;在學校,老師會遷就你;而在職場,沒有誰會憐憫你,凸起的“地磚”隨處可見,你只有憑實力、憑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