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初年,民間流通的貨幣有兩種,一種是官銀,另一種是陜西制造的鐵錢。
宋仁宗當政的時候,國家財政緊張,兩種錢幣同時流通,國家難以控制市場。于是,便有大臣上書仁宗,請求統一錢幣,罷掉陜西鐵錢,由國家統一鑄幣流通。仁宗接到奏折,交大臣們議論。大多數人覺得罷掉鐵錢會造成市場混亂,所以沒有實行。但消息卻傳了出去,一時間,首先從京都汴梁開始盛傳:“朝廷要罷掉陜西鐵錢了,如果再不脫手出去,晚了就一文不值了!”幾乎一夜之間,京城到處傳說著鐵錢要作廢了。
一時間,謠言四起,人心浮動。那時,陜西鐵錢在全國十分通行,存這種錢的大有人在。大家聽說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快要作廢了,都紛紛拿鐵錢到店鋪搶購貨物,不管需不需要,先搶到手再說。而店鋪老板比他們得到消息還早,因此紛紛掛出牌子:不收陜西鐵錢。這下大家更急了,一些脾氣火暴的人竟跑到店鋪強行買貨,嚇得店鋪逐個關門。一時間,市場大亂,不時有械斗發生。
官府一時沒了辦法,只好派遣衙役強制各個店鋪收陜西鐵錢。可商家不敢冒此風險,干脆歇業了事。
得知消息的宋仁宗大為惱火,一邊追查是誰傳出的消息,一邊責令宰相文彥博迅速處理此事,平定市場,安定民心。出人意料的是,文彥博并沒有像人們想的那樣用行政手段強制商家收購陜西鐵錢,而是將家中的布匹珍玩送到京城幾家大的商戶代賣,并且只用陜西鐵錢進行交易。
消息一傳出來,所有的人都傻了眼!大家看到當朝宰相將這么大筆家產代賣,而且只收陜西鐵錢,心中立刻有了底:“原來鐵錢不會作廢,家里的鐵錢不會變成一堆破鐵!”想到這些,他們紛紛樂滋滋地回家,張羅買賣去了。謠言很快不攻自破,陜西鐵錢又暢通無阻地流通起來,社會又恢復了穩定。
后來,仁宗問文彥博是怎樣想到如此妙計的時候,他回答道:“謠言如風,恐慌如水,風借水勢,水助風行。當謠言四起的時候,就像是奔騰咆哮著的洪流撲面而來。這時候,官員們大都主張采用行政干涉,這就好比用巨石堵住洪水,只能暫時緩解,卻不能在根本上起到作用。”
洪水是無法堵截的,只有靠疏通的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宰相文彥博是真正的智者,他找到“洪水”的源頭,疏導它,并把它引向了正確的方向。
(蕭蕭摘自《天下男人》文/王者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