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有一個著名的趣聞:1996年的招生錄取時,哈佛把165名考了滿分的狀元拒之門外。為什么呢?哈佛的理由是:他們錄取學生的依據不僅僅看高考的分數,這只是錄取學生的三個要素之一。
哈佛錄取學生要看高考的成績、平時的成績和綜合素質。他們錄取的是各個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高考成績只是其中一個方面。而綜合素質包括參加社區活動、見義勇為、個人特長、助人為樂等等。每一個想進入哈佛的學生都要有當地聲望很高的人的推薦信。錄取委員會的宗旨是要確保進入哈佛的學生確實是各個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從而確保每年的新生都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優秀群體。
在美國,盡管崇尚個人主義,但是大學都十分重視培養青少年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一個高中生若要順利拿到畢業證書,有一項是必不可少的,要無償地為社會服務一定的時間。一般的中學都有嚴格的規定,一年級一般是5個小時,二年級是10個小時,三年級是20個小時,到了四年級,一般要40個小時。高考錄取的時候,這個指標將成為大學考核綜合素質的重要部分。
在哈佛,有一句話是非常有名的:尋找未來的領導人才。所以,他們錄取學生,就不僅僅看高考的分數。
(阿紫摘自《羊城晚報》)
編輯/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