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睿欣
1984年,馬龍·盧娜·布萊姆30歲,她的生命仿佛走到了盡頭。
馬龍患乳腺癌和宮頸癌,在過去11個星期內經歷了兩次外科手術——乳房切除術和子宮切除術。然后,她不得不經受化療帶來的巨大痛苦。雪上加霜的是,疾病不但奪去了她的秀發、她的積蓄,還有她的丈夫。丈夫因不能忍受更多的壓力,離開了她,生活留給她的就只剩下兩個小男孩——她的兒子。更糟的是,醫生給她下了死亡判決書:她還可以活兩年,如果幸運的話,最多五年。
在5月底的德克薩斯州,一個悶熱的上午,馬龍躺在自己的浴室里,面頰貼著冰冷的地板,這樣的刺激可以提醒她不要放棄。她知道,盡管她不斷經受著劇烈的疼痛和無邊的恐懼,可她仍然不能就這么躺著自憐自艾。她必須鼓起勇氣來照顧兩個兒子,這就意味著她必須得找一份工作。但她幾乎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也沒有接受過太多的正規學校教育——這樣糟糕的條件想找到一份工作實在很困難。
從哪兒開始呢?朋友建議馬龍在銷售行業試一試。
在所有銷售類工作中,馬龍最終選定了男性占主體的汽車銷售領域。馬龍過去曾經在達拉斯的一家汽車銷售商店做過配電盤操作工的兼職,她知道,在汽車銷售這個行業可以掙到不錯的薪水。
她曾不止一次注意到,大多數汽車推銷員往往只顧埋頭同夫婦顧客中的男士談話,而忽略了身旁的女士。直覺告訴她,女人在一個家庭的決策過程中往往占非常重要的位置。她相信,這是一個機會。各種各樣的統計數據表明,馬龍是對的——當一對夫婦準備購買一輛汽車時,80%的情況下是由女人來做最后的決定。馬龍意識到了汽車銷售市場對于女性推銷員的潛在需要,決定去填補這個空白。
帶著一肚子的“直覺”,頂著一頭略顯滑稽的金色假發,馬龍開始向她的汽車推銷員工作邁進。“你們是否打算雇一個女人幫你們推銷汽車?”她問。“不!”粗率無禮的回答一遍遍重復。
她從16個銷售經理那兒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答復,然而馬龍沒有放棄。“我認為勇氣可以賜給你力量,”她說,“當我每天早上醒來時,都要對著鏡子說,‘今天我一定要鼓足勇氣!”
當希望一次次被擊碎,在做第17次努力時,馬龍認真修改了自己的措辭。她向銷售經理認真講述了一番對女性購車者的獨特想法,而后被當場雇用。馬龍·盧娜·布萊姆的汽車銷售生涯從此開始。
在這個幾乎全部是男性的工作環境中,馬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新手。“我開始了和他們之間的激烈競爭,而我打敗了他們。”馬龍在工作的第一年就獲得年度銷售人物稱號。而此時,她的病情也得到控制,身體逐漸好轉。
在其后的日子里,她不斷努力,不斷被提升,做到高管位置后,她決定創立自己的汽車銷售公司。在1989年——距離馬龍為治病養家而賣掉自己第一部車整整5年時,“真愛克萊斯勒”——一間屬于馬龍的汽車銷售商店誕生了。
馬龍的付出獲得了相當可觀的回報。今天,她的癌細胞被徹底消滅,她已經成為兩家汽車銷售商店的老板,她的公司年收入達450,000,000美元。
這位在30歲時失去了乳房、子宮、婚姻的家庭婦女,并沒有把自己的生命拋棄在那冰冷的浴室地板上,而是戴上一頂廉價的假發,勇敢地沖進了男人主宰的汽車世界。
是的,是沖進去的。馬龍說:“有時,僅僅敲門是不夠的,你還必須沖進去讓門里的世界向你屈服。”
(摘自《莫愁·智慧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