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佐
湯姆·克魯索生于1955年,與比爾·蓋茨同年出生。湯姆幼年時家境與蓋茨相似,1963年,小湯姆進入里奇景小學學習,就在這里,他結識了蓋茨,并一直與他保持著友誼。
有時候,湯姆·克魯索也會和妻子談論起比爾·蓋茨的事情,畢竟這位昔日同學的名字和形象幾乎天天出現在報紙和電視上。湯姆常對妻子說:“快看,親愛的比爾又給慈善機構捐款了。上帝真不公平,要知道,在小學的時候,他真的不如我啊。”
當湯姆還是個孩童時,父母就給他提供了優越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湯姆的母親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經常要湯姆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當別的孩子在操場上玩耍時,小湯姆通常在學習,或者彈奏鋼琴。
克魯索太太每天都會給小湯姆布置一定量的作業,如果完不成,那他就別想干別的事情。克魯索先生不太注意兒子的學習,而是關心小湯姆是否乖巧聽話。作為嚴謹的醫生,克魯索先生不能容忍自己孩子的個性中有任何放縱和冒險成分,他總是教育小湯姆言行要像一個紳士。
進入小學,父母對湯姆的教育很快收到了效果——幾乎所有老師都喜歡這個乖巧的小男孩。湯姆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上課從不搗亂,作業更是每次都按時完成。
而湯姆的同桌比爾·蓋茨卻是一個讓老師頭疼的學生。蓋茨很早就體現出一種不懼權威、樂于挑戰的精神,上學后,他這種性格特點表現得尤為突出。上課時,他非常喜歡提問,老師有時會被他問得啞口無言。對于家庭作業,蓋茨也不僅僅是按時完成而已,他更喜歡做那些還沒有學過的習題。
比爾·蓋茨從小就有遠大抱負,他對小湯姆說:“與其做一株綠洲中的小草,還不如做禿丘上的一棵橡樹。因為小草千篇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高大挺拔,昂首天穹。”
有一年夏天,學校舉行為期一周的50英里徒步行軍。比爾·蓋茨的父母鼓勵他積極參加——他們總讓比爾·蓋茨多參加集體活動,使他有更多的機會同別人相處,在生活中得到各種鍛煉。那一次,蓋茨穿著一雙不太合腳的新筒靴。第一天,走完8英里后,他的腳后跟磨破了,腳趾上也磨出不少水泡。第二天,他的傷口開始紅腫,老師勸他不必再繼續行軍,但半途而廢可不是蓋茨的性格。第三天,他堅持前行,跋山涉水,直到下午4時到達中途的檢查站。這時候,雖然他仍堅決要求繼續前行,但因為傷口流出的膿血已經染紅鞋襪,大家只好通知他的母親來說服他回家。
至于湯姆,他每次都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而且完成得非常好,不過沒有一次超越老師的要求。湯姆認為,按老師的話去做就是對的,多花精力和時間去超額完成作業,還不如留出時間去看電視或踢足球。至于那自找苦吃的徒步行軍,他可不想在炎熱的陽光下背著重重的行李走那么遠的路……
也許,這就是為何比爾·蓋茨可以突破一個又一個人生障礙最終達到頂峰,而湯姆·克魯索一直都默默無聞的原因。
(摘自《特區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