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英平
在今年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李金華審計長根據溫家寶總理對審計部門提出的“依照法律、符合程序、提高質量、文明審計”要求,首次提出了文明審計這一概念,并將文明審計的內涵概括為六個方面:①審計要依法按程序;②遇事要先講道理;③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尊重別人;④不講粗話、大話、過頭話,不傷害別人感情;⑤對審計情況要如實反映,實事求是地處理;⑥遵守審計紀律,言行舉止文明。文明審計是新形勢下對審計人員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們要將文明審計落實到每項工作中,落實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要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真正做到寓服務于監督之中。
一、抓隊伍,夯實基礎。要搞好文明審計,就要加強審計隊伍建設,建設一支堅持原則,文明審計,遵守紀律,作風過硬的審計隊伍。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干部思想道德建設,從政治理論學習入手,每月定期學習,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主要內涵,學習業務知識,積極投身于“創文明機關,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增強審計人員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不斷規范審計人員的道德行為,提高審計人員的道德水準,促進審計人員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秉公執法、依法審計、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二是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隊伍的素質,積極參加省廳、景德鎮市審計局組織的各項培訓,對審計人員進行在崗培訓和選派學習,同時鼓勵參加審計、會計資格考試,函授學習、成人高考等形式的再深造,對拿到合格證和畢業證文憑的審計人員進行獎勵,努力創造人人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機關。三是進一步改進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審計人員要正確看待自己肩負的職責和手中的權力,摒棄特權思想。作為審計人員要學會換位思考,“用審計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來理解別人,在工作中既要維護審計的嚴肅性,又不能高高在上,以監督者自居,要以《審計機關文明禮儀公約》要求自己,杜絕違反程序辦事,同時我局向全社會公布投訴電話,歡迎社會各界特別是被審計單位對我局審計人員進行監督,對違反審計紀律者給予相應處分。
二、抓制度,強化管理。近年來,我們雖然制定了不少制度,但存在不夠完善和執行不到位的問題。我們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圍繞文明審計要求,修訂審計工作制度。一要制定專門的管理考核辦法,將文明創建工作納入全局目標管理體制,實行動態管理,年終進行考評。評定“文明股室”和“文明審計員”,進行相應獎勵。二要建立和完善審計執法制約機制,將“審計檢查權”、“審計復核權”和“審計處理處罰權”進行逐級分解和量化,進一步落實審計復核辦法、審計業務分析和審計會議制度。三要加強促進廉潔執法的機制建設,要組織審計干部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好各級制定的廉政規定,開展各種警示教育活動,堅持每年年初與全局審計人員簽訂廉潔從審、文明審計的承諾書,同時紀檢監察加強監督,上門征求被審單位意見,進一步增強審計干部的廉政意識。
三、抓質量,防范風險。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生命力的保證。只有好的審計質量,才能保證旺盛的審計生命力:一是堅決貫徹《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進一步規范審計行為;二是要認真搞好審前調查,嚴格按準則、制度、規范和程序進行審計,客觀、公正、謹慎地評價,實事求是進行審計處理處罰;三是要以法律、法規為準繩,要求審計人員要做到熟悉與審計有關的法律、法規,審計報告中要正確運用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四是嚴格執行錯案追究制度,凡產生質量責任事件,堅決依照規定追究當事者責任;五是制定《優秀審計項目評選辦法》獎勵先進,鞭策落后。
依法、程序、質量、文明是新形勢對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依法行政,搞好服務,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開展文明審計,將會為審計監督創造更好審計環境,使審計更好地服務于政府,宏觀決策,服務于被審計單位的經濟建設,服務于百姓生活,進而推動整個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推進社會的和諧進步。
(作者單位:樂平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