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園園
“隨隊醫生”是中國運動隊中獨有的一種職業。每一場比賽都是鐵定的首發,卻極少進入大眾的視野
攝影:本刊記者/劉震
今年55歲的杜文亮是國家男籃的隊醫,從1997年調到男籃至今,不管隊員、教練怎么調整,老杜從來沒有缺席過國家男籃的大大小小各個集訓、比賽。
老杜也是國家男籃長時間以來惟一的隨隊大夫。包括教練在內,目前中國男籃有25人左右,這些人是老杜服務的主要對象。
“隨隊醫生”是運動隊里很特殊的角色,他們是隊員們最親近的朋友,也是教練們最信賴的助手,卻始終在金牌和榮譽的光環之外。訓練場地和醫務室是他們每天活動的主要范圍。
“大家抬頭看籃筐我看腳下”
一年之中,幾乎所有隊醫在外的時間都在三四個月以上。只要隊伍一集訓,老杜的家就搬到了隊里,雖然家在北京,但只能在周日晚上回家一趟。和隊員們相處的時間,遠比和家人的時間長。隊員們見了老杜也格外親近,“老杜,杜哥,大叔”叫個不停,老杜對這些稱呼也很得意。
每天早晨7點,男籃隊員們準時吃早飯,老杜也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要趕在上午的訓練開始之前,給所有有傷的隊員打好固定。隊員們訓練的時候,他要一直在場邊盯著,以便隊員有急性傷病時及時治療,還要細致觀察他們在場上的動作和發力。呆的時間長了,他只要一看運動員的動作就可以判斷出個大概。和隊員們朝夕相處,絕大多數隊醫都具備這樣的“基本功”。
隊員結束了一天的訓練,到晚上是大夫們最忙的時候?!懊Φ绞欢c,是常有的事情?!倍盼牧琳f,隊里平均每天有六七個隊員需要治療。從1988年做隊醫以來,老杜在手法治療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針灸、按摩很有一套?!暗诙煲灰娭?隊員),問怎么樣?說好多了,這時候,我的心情特舒暢。比吃什么,掙多少錢都高興?!币γ髋加谢貒虮荣?,也會抽時間找老杜給按按,扎上幾針。
這些還只是老杜常規的工作。作為隊醫,他還必須對每個隊員的身體狀況實時把握,哪名隊員有什么傷,什么時間造成的,都要了如指掌。還要定期采集運動員的血樣,得出他們身體疲勞狀況和機能狀況的指數。這些指標匯總完,提交教練組,作為教練安排訓練的參考數據。
“比如,現在有的運動員剛剛打完聯賽,沒休息,傷還沒有恢復,又到國家隊訓練了,這樣我們就把報告上交教練,根據身體狀況,建議這個隊員需要調整休息幾天;(或者)哪個隊員可以給他上點力量訓練之類的。但最終訓練計劃還是教練安排?!?/p>
對于乒乓球這樣用腦比較多的項目,隊醫還多了另外一項任務,就是要定期給隊員做腦電監控,看大腦的反應速度和疲勞程度,教練根據這些指標,安排訓練量,調節訓練強度。隊醫還需要根據訓練強度,給運動員補充相應的營養品。
在中國籃球隊的這十年,老杜看過無數場比賽,但杜文亮看球與別人不同,“隊員跳起來上籃,大家都抬頭看籃筐,進沒進球,我就看他腳底下有沒有人伸腳,一伸腳腳就崴了啊。”
老杜笑稱,這是長期養成的職業病。只要一個動作做得不合理或者場上突然一個運動員倒地了,老杜就緊張起來,“問題出在哪了?如果是一個急性轉體,就考慮是不是韌帶拉傷了,是哪側的韌帶?兩個隊員撞在一起,是不是撞擊傷,有沒有扭傷?直到看到他的下一個動作,心里才踏實了?!?/p>
優勢項目壓力大
每個項目都會有幾種常見的傷病,乒乓球和羽毛球在運動中出現急性損傷的可能性不大,但由于長期重復使用特定的關節和肌肉,多以肩關節、頸椎、腰椎的長期疲勞損傷為主。但處理這樣的慢性損傷同樣不簡單。
和杜文亮比起來,尚學東算是新生代的大夫,2003年6月他被調到中國乒乓球隊當隊醫,之前一直是體育醫院醫生。尚學東說,在運動隊里做醫生和在醫院里坐診,完全是兩種概念的工作,專科大夫一下子變成了全科大夫,從頭痛腦熱,到興奮劑防治,內科、外科,甚至婦科、兒科的東西都要涉及。
“而且做了隊醫,責任心要求更大一些,壓力也更大,每天面對那么多國家的寶貝,處理每一件事都得慎之又慎。”尚學東說。
運動員的傷病治愈遠比普通人艱難,普通人治療完了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而運動員多半是邊訓練邊治療,這樣常出現反復重復受傷,會給大夫們帶來很大的困難。
去年年底以來,王皓的右膝一直是尚學東最擔心的。膝關節軟骨損傷引起的滑膜炎,致使右腿半曲到60度時,腿打軟,有跪地的感覺,同時伴有關節腫脹,肌肉也有相應的萎縮,直接影響到了王皓正手攻球的威力。作為2008奧運會的主力候選隊員,教練組對于王皓的傷病非常重視,巨大的壓力落到了醫務組的身上。
幾經大醫院骨科專家的會診,5月份世錦賽在即,四位大夫最終確定保守治療的8周恢復計劃。現在,還不到8周,王皓的膝傷已經基本恢復,這讓尚學東興奮不已。他在運動隊的4年時間里,幾乎所有的病例都要經過這樣曲折的論證過程,技術、經驗和膽略同樣重要。
羽毛球隊隊醫李建平和尚學東是同學,兩人幾乎同時來到乒羽中心。李建平覺得,在優勢項目里做隊醫,壓力尤其大,不容有失。
最費勁的是大賽前期,要保障那幾個重點運動員處在最佳狀態,“整個羽毛球隊90多號人,能出去參賽的只有少數幾個主力隊員。賽前隊員要加量,加量引起的疲勞,就容易誘使舊傷復發。”
他一般要提前一個月準備,了解清楚要去比賽的隊員是誰,傷病情況怎么樣。還要預測出隊員的傷病會不會在未來的一兩個星期之內有反復?!拔覀円欢ㄒ?9%以上保證隊員們處在一個好的狀態。如果有一個運動員因傷去不了的話,就是工作做得不到位?!崩罱ㄆ秸f。
與運動員最近的人
隊醫們的角色很特殊,他們離運動員最近,也是隊員們受傷時最能信任的人?!坝行r候,隊員在教練面前不會表達自己的傷痛,只有到了我們這里才會吐露一些真實的感受?!鄙袑W東說?!捌古仪蜻\動基數大,能打到國家隊的都非常不容易。任何大賽都要靠競爭去選拔,只有戰勝了對方,才能代表國家去參賽,這時候,有些傷病都被他們給掩蓋住了。”
醫生的職責和與隊員感情之間的矛盾,是他們常常面臨的無奈選擇。在男籃多年,杜文亮經歷了太多這樣的考驗。“運動員都不愿意坐在場下,教練員一召喚,無論傷病多嚴重,他們也會很高興上場,有的傷病忍忍就過去了,更多的卻會更加嚴重。”有傷病特別嚴重的運動員,老杜會跟教練商量,權衡一下傷情和訓練量。
劉國正的髕骨兩次骨折應該算乒乓球隊員中最重的傷?!皠皇翘貏e外向的孩子,他第一次受傷時的痛苦表情,受傷堅持訓練時候的那種齜牙咧嘴,腿疼得都支持不住身體的重量,疼得叫兩聲。到現在拆掉釘子,重新拿起球拍的喜悅。這些我們都是親身經歷的?!鄙袑W東告訴記者。
“我這里,就是運動員知心的場所,他們來了之后,勸解一下,給他們講講笑話,放松放松;治療的時候,和他們聊聊天,爭取盡快地讓他們解脫出來。”杜文亮說?!皣谊犂镄∫稽c的運動員,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比較嬌氣,到了國家隊之后,需要關心。訓練過度疲勞之后,隊員身體會有很大的反應,輕度的睡不著、吃不下、胳膊腿疼;嚴重的可能出現急躁情緒,訓練中動作大一點,說話有點過火都是難免?!?/p>
全能不如專才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設立專職的隊醫”是中國的特色。據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醫院院長李國平教授介紹,直到1958年,我國才成立了專門的運動隊醫務機構。用李院長的話說,當時隊醫的處境是“三不管”:運動隊、各中心和原單位都不管,地位低、待遇差,出了問題還得承擔責任。那時的醫療水平可想而知。
到了2000年,體育醫院成立之后,才有了體育醫療工作的全面管理部門。兩年之后,出臺了有關運動隊醫療的第一個法則。
現在國家隊里共有全職隊醫七八十名,其中有30名隊醫隸屬體育醫院,是醫院分派到各隊里去服務的;還有少數幾個中心,如體操、射擊和擊劍中心有自己的隊醫編制。另外的約一半隊醫是各中心從社會上聘的人員,很多來自各個省運動隊。人數最多的隊里有五六名隊醫。
據李國平介紹,所有的注冊隊醫都要求必須是醫學專業畢業,臨床達到一定的標準。但目前看來,隊醫的水平仍然參差不齊,背景有別,有科班出身,也有自學成才的。
以美國NBA為例,他們未設專職的大夫,但每支球隊都有一個強大的后勤保障隊伍,隨隊配備有專門負責包扎的固定人員、負責運動員訓練后的理療康復的理療師、負責運動員的營養配給的營養師等等。每家球隊都會指定各科醫師,負責運動員的治療。
相比之下,中國的隊醫更像一位大包大攬的“全能”大夫。此外,許多冷門項目隊醫匱乏,隊員常得不到及時的醫治。
應對2008北京奧運,本就不“堅挺”的運動隊醫療如何迎接更大的挑戰?其他方面都萬事俱備時,隊醫想要不成為木桶中最短的一塊板,質和量的提高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