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木

這個話題本來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但英國作家羅琳和《哈利·波特》的重要性讓“Slash Porn”堂而皇之地走上了蘇格蘭的報端?蘇格蘭媒體對羅琳向來跟得緊,這次是羅琳派出律師掃蕩網上的《哈利·波特》系列同人網站,這些網站上貼著網友自撰的“聳人聽聞的和《哈利·波特》系列男性角色有關的同性戀故事”?而擁有《哈利·波特》電影版權的華納公司也站出來支持羅琳,要通過掃蕩來維護《哈利·波特》系列的人物形象?
Slash Porn,在中文的世界里,這些被稱為“耽美”或者“同人志”?這兩個詞常常聯系在一起,要明確地區分開來需要一定的功底;你能區分清楚,自然屬于同人女級別?羅琳的《哈利·波特》最多每年出來一回,但同人世界的哈利·波特每天都有無數次出場機會,在同人作者們的臆想中和同人作者選擇的對象談情說愛?蘇格蘭記者估計,全世界有700個和哈利·波特有關的Slash同人網站,其中應該沒有算上中文網絡?
羅琳掃蕩以哈利·波特為主角的同人小說,消息一出來,國內的小朋友們就指責她“過河拆橋”?因為在這些同人志看來,同人小說為羅琳培育了不少哈利·波特迷?如今小說結束了,就調轉槍頭來對付他們嗎?可是,不要忙著責怪羅琳以前是家庭主婦,所以喜歡大驚小怪?她不是第一個得了便宜還賣乖,敢吃女同人豆腐的小說家?擅寫吸血鬼的作者Anna Rice早就雇了律師去告網友?她堅決不許自己的Fans寫同人小說,因為“這些角色都是我的?你們要寫,自己創造角色去”?
但在日本,同人小說甚至能擺在公開場合販賣?想當年,正是來自日本的漫畫和動畫片《灌籃高手》和《銀河英雄傳》,為中國培養了第一批同人志小說作者和讀者?如今這股亞文化已經影響到了影視圈?我很想知道是不是電影人暗地里都活躍在同人圈,至少從表面看,許多編劇和導演都深諳同人女們的心聲,一部電影不再只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卻開始流行把頭角崢嶸的俊男酷哥成堆地扎到一部電影里去?好萊塢把《十一羅漢》拍到了《十三羅漢》,而近年來的港產大戲里,《黑社會》?《無間道》?《三岔口》以及《男人本色》和《天堂口》,也都是男星扎堆;只有一個男一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男人戲的重心已經變了?不再是兄弟情深,而是無限的曖昧?威尼斯電影節選片委員會里的一個導演就看到了《天堂口》中的曖昧,在他的大力推薦下,《天堂口》憑借吳彥祖和張震的男人情分入圍借威尼斯電影節的民間獎項“斷背獅”(同志電影獎),讓人看慣了吳宇森式男人戲的觀眾不禁瞠目結舌?
眼下把持著大陸電影評論的是1980年代的影迷,他們的口味決定著港片的內地口碑——然而他們卻決定不了票房?《天堂口》眼看要在吳宇森習慣看盜版碟的老粉絲的口水里沉沒下去了,然而,心花怒放的同人女們,正紛紛掏出腰包,陶醉在吳彥祖和張震的斷背傳聞之中?
影片完成后,《天堂口》推出了寫真集?穿著灰色風衣的兩人繼續在舊上海的弄堂里曖昧地對視著?對于同人女們來說,這樣的宣傳太過癮了?以兩人為主角的同人小說《飛仔正傳》被同人們爭相推薦?
男人與男人的曖昧趣味——而不是手足之情——正在通過那些貌似花癡的女同人們,以驚人的速度流行開來?女同人們不僅在電影里找得到曖昧?那些大行其道的選秀節目,已經不再因為被斥為“男色”而羞憤交加了?消費者就是上帝?在BBS上,男選手們的配對貼永遠都能及時更新從而保證一直處于首頁上;原本該是一男一女進行最后PK的歌藝比賽,最后選出了兩個男人站在了最后的決戰臺上;臺灣的新生代男偶像,更加可以公布暗戀日記,然后大大方方地跑到內地同臺亮相?
是的,消費者就是上帝?當同人女們緊追著一部完全由男人出演的軍事題材連續劇比拼各自感受到的曖昧的時候,當同人女們重溫多年前的一部港產警察故事而驚嘆兒時不懂那段情的時候,我們在《男人本色》中看到三個光著上身的男人在房間里互相搽藥,這難道還是偶然嗎?不?須知電影是一樁沒有偶然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