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桂南
每年的高考作文試題是最能引發人們評議的試題,今年也不例外。2007年江蘇高考語文試卷中的作文試題,延續了2006年的命題思路,仍采用提示型命題作文的形式。與采用多年的話題作文相比,相似的是設計了一段“提示語”:“人人頭頂一方天。每個人的生活都與天空相連,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凈的天空,遼闊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钡@段提示語與話題作文提示語“立意”的指向是完全不同的。在“提示”之后,試題給出了明確的“命題”:“請以‘懷想天空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p>
提到這道試題,很多人便會想到1992年上海高考作文試題“遙望星空”,并將“懷想天空”與之作簡單的類比。其實,兩道作文題的側重點是完全不同的,“遙望星空”更側重于對“宇宙無窮,人生有限”的思考,而“懷想天空”的重點則應落實在由“明凈的天空,遼闊的天空,深邃的天空”而引出的遐思邇想,命題提示的是一種超越現實生活的狹隘和局限,向上的、自由的、博大的、深邃的、高尚的精神追求,呈現的是一種情懷或思想,一種境界或氣度。這個命題讓學生從往昔歲月里覓取具有真情實感的人情事理,通過“懷想”在從實到虛、從具體到抽象、從歷史到現實的不同角度和層面的思考中聚焦寫作視點,展示不同“天空”的深刻內涵,體現了自由寫作、自主寫作和個性寫作的新課標精神。較之于“遙望星空”限定的對“宇宙無窮,人生有限”的思考,它更開放,寫作的空間和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更廣大。同時,行文也不僅僅是將考生的思路引向虛無的“天空”。正如《揚子晚報》2007年6月13日刊發康青的《贊“懷想天空”》所說:“懷想天空,其出發點和歸宿都在于‘人間。人間‘渺小,故以天空之‘大來拓展;人間‘太實,故用天空之‘虛來消解;人間‘太擠,故用天空之‘舒來撫慰……”也唯其如此,考生只要善于激活和調動自己的閱讀、思考和生活的積累,就能寫出富有思想、文采和個性的作文來。
江蘇蘇州市吳中區木瀆第二高級中學 2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