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時,媽和妻子一個勁地向我包里裝衣物和吃的東西。我不耐煩地說:“裝那些東西干啥?還不如裝上一張兒子的照片。”
來到深圳打工,并非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如意的工作。進了幾家工廠,嫌工資低工時長,便選擇了工地,一天30多元,無非累一點兒臟一點兒。我們這些農民工不就是為了能為家里多寄幾個錢嗎?
我們在深圳的工地上揮汗如雨,沒日沒夜地干著,累了就換班休息。我們這些做小工的就是給大工打一下雜兒,支一下腳手架,在人家面前多點頭哈腰,在外地工作就得看人眼色行事。哪一天我們閑了,就會在附近的超市?影院逛一下。體力充沛后,再進入新一輪的緊張之中。
有一次在空中工作,一個鐵塊把我打倒了,我當場暈倒在架上,幸虧那天我帶著頭盔,不然就完了。
在工地上跌倒撞傷是常有的事,我們這個地方哪個工人沒有一點皮外傷?在我受傷的幾天中,工友問我要不要給家里打個電話。我搖搖頭,只示意一個工友把我床頭一個大包里一個小拉鏈拉開,掏出一歲兒子的照片。
當我靜靜地看著調皮的兒子向我笑時,我眼睛幸福地濕潤了。工友們看到我這樣,不但沒笑話我,還陪著我流了一通淚。流了一陣后,我首先擦干淚說:“哭什么?我們一伙兒闖天下的男子漢如今混得和一幫娘兒們似的,動不動就擠出眼淚來。”
說完,大家笑了。
后來傷好了,就又加入他們的行列,奔走于鋼筋林立的工地上,吆喝聲?倒塌聲……
又一個工友被砸了,不過比我輕。
我們一起去工棚宿舍里看他時,他正在包里摸索什么?我幫他,他不好意思地一笑,原來是一張照片。看著面前靦腆年輕的小伙子臉上洋溢著那一股幸福勁兒,我敢斷定照片上那個人一定是他的未婚妻或女朋友。果然不錯,掏出來一看,好俊俏的女孩子。
這時候,我才知道我們這些外出打工者,原來出門之前都帶著一份精神食糧?精神支柱!
一張照片才幾角錢,可是它卻給我們在外工作的人心里帶來了極大的安慰。
帶著照片離家,帶著照片回家,才是一個打工者最完滿的心愿。
(韓柳薦自《中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