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憲法、地方組織法,鄉、民族鄉、鎮(以下統稱鄉鎮)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在本行政區域內居于最高地位;而根據憲法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自治性組織。村民委員會與鄉鎮政府的關系主要有兩點:第一,鄉鎮人民政府對村民委員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第二,村民委員會協助鄉鎮人民政府的工作。
村民委員會由村民會議選舉產生并對之負責;鄉鎮政府由鄉鎮人大選舉產生并對之負責。相關法律注意到了協調村民委員會與鄉鎮政府的關系,卻忽視了鄉鎮人大與村民會議的關系,而在法理上,這兩個機構應該要重要得多,因為它們分別是鄉鎮政府與村委會的 “母體”。協調鄉鎮政府與村委會的關系,本質上應當是協調鄉鎮人大與村民大會的關系。筆者認為,對這個重要關系的忽略,影響了鄉鎮人大與村民會議作用的發揮;導致村民委員會與鄉鎮政府的關系無法厘清;導致村民委員會在行使權力時容易失控。本文擬就鄉鎮人大與村民會議之間的關系做一些探討。
(一)
按盧梭的看法,民主是個人把自己的自治權讓渡出來,通過契約組成一個共同體,個人服從這個共同體的同時也就是在服從他自己,從而使得個人的自由獲得最大的保障。一般認為,由于每個人的獨特性,因而由一個人來代表另一個人總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