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法》第三章明確規定了人大常委會要審查和批準決算,聽取和審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的執行情況報告,聽取和審議審計工作報告。財政預算是政府及其部門管理公共財務,實現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對預算草案的審查批準和監督預算的執行是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重要職責。近年來,各地縣級人大進一步規范了預算審查的范圍,逐步加大了預算審查的力度,依法監督預算方案的執行,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按照《憲法》《預算法》《監督法》等法律的要求,縣級人大在監督預算執行的過程中還有些不到位的地方:一是在審查和批準預算草案時,仍然存在流于形式的程序性監督。通常是預算方案先由政府討論定“盤子”,再由黨委研究確定,加之方案比較籠統,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時不便對預算方案進行深入審查和提出一些實質性的意見。二是在財政預算執行方面,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辦法。由于受中心工作、重點任務、政策調整等不確定因素影響,追加預算、調整預算的現象時有發生。人大常委會有時只能被動地采取事后“追認”的監督形式。三是對預算的調整和執行過程中的相關情況事先掌握不夠,使人大常委會難以對預算草案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有效跟蹤。
如何對縣級預算的編制、執行進行有效監督?我們提出如下粗淺的意見。
一、進一步更新財政預算監督的理念
《監督法》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實施,我們應當督促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認真學習、大力宣傳、深刻領會,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做到財政資金的安排公平合理,運作效率高,逐步建立法治政府、誠信政府。人大要樹立財政預算監督的合法性審查與合理性審查并重的新理念,把預算審查監督工作引入“法治”軌道,對預算執行中發現的問題,應督促政府及時改進并追究違反財經法律、法規有關人員的相應責任,使預算審批與監督規范化、制度化,樹立人大對預算審批監督的權威性,實現預算審查從程序性向實質性轉變。
二、把好預算編制、執行、調整、決算審批關,確保預算監督嚴肅合法
預算監督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沒有預算,不得列支。因此,政府在編制總預算時要考慮全年的工作重心、重大項目建設、資金的運作、公共設施的建設等方面的需要。進一步規范政府組成部門的預算,有利于人大常委會在審查批準預算方案時,了解政府部門的工作情況、費用情況、績效目標,促進政府依法理財,統一安排好財政綜合預算資金。在年初編制收入支出時,可適當留有余地,但額度要把握好,既使政府便于操作,又不使人大的審批監督成為形式。
人大對政府提交的預算調整方案要慎重對待。調整方案中,體現的收入分配政策,反映的政府活動取向,都與人民的利益息息相關。人大常委會要了解變更的原因,必要時可授權財經工作機構,深入實際,進行專項調查研究,查看政府是否有不規范的行為。人大審議時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求調整方案既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又要適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對確實需要調整的應作出批準決定,不需要調整的不予以批準。
要加強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不能審后就放,會后就忘。財政部門要定期向人大常委會報告預算執行情況,提供預算收支項目表、綜合會計報表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資料。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對照預算審批意見,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向主任會議作出報告和反饋給政府,為常委會批準決算報告提供有力的依據。
三、以審計助推人大預算監督
人大對預算監督是法律賦予的職能,審計監督是其部門職能確定的,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對財政預算的編制、執行過程進行監督審查,以核實財政收支和資金的真實情況,并作出客觀的評價,全面了解政府財政資金的分配和管理,保證社會公共財務實現其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不使其受到損害,確保財政資金的安全。人大預算監督具有宏觀性,預算審計監督具有微觀性,兩者在監督的內容上是互補的。
新的《審計法》規定,預算執行的審計是審計工作的重點,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交審計報告。人大要突出抓好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監督工作,加大跟蹤監督的力度。提倡審計結果公告制,促使本級政府對審計查出的問題進行認真整改和落實。對涉及違法的職能部門和個人要進行查處,并限期向人大常委會報告整改情況和查處情況。
人大監督是權力機關的監督,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權威性。審計監督是政府內部的監督,應當接受人大監督的指導和監督。由于人大監督和審計監督的范圍內容不一樣,加之財政預算是專業性很強的領域,需要專業人員對其進行審查。因此常委會要與審計部門多聯系,將人大監督與審計監督有效的結合起來,合理利用差異,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加大預算執行審計的力度,促使財稅部門和各預算執行單位重視審計結果,提高人大預算監督的實效性,為打造“陽光財政”保駕護航。
四、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預算審查監督水平
一是加強培訓。縣級人大常委會要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機關工作人員,認真學習經濟理論、法律知識以及相關的財經知識,對他們進行學會看財政報告和財政報表的輔導。二是交流研討。適當組織與兄弟縣在預算監督方面的經驗交流,開展研討活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提高預算審查監督的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