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能否有效行使職權、履行義務、發揮作用,不僅直接影響到國家權力機關作用的發揮,更決定著人民群眾能否最終行使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力。要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就需要通過有效途徑對代表履職情況進行監督問效。
人大代表由選民選舉產生。開展代表述職評議,讓代表接受選民的監督,既有法律規定,又有現實需要。從各地的實踐效果來看,開展代表述職評議活動,增強了代表的履職意識和服務意識,調動了代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代表作用的發揮,同時增強了選民的監督意識,激發了選民參政議政積極性,密切了代表與選民的聯系。如何進一步推進代表述職評議制度,筆者認為,應當完善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要大力推動代表履行職責。履行職責是代表述職的前提。履行好職責,代表才能有職可述,群眾才能有事可評。代表履行職責的好壞不僅影響到述職效果,更能反映出代表為選民服務的“質量”。代表履行職責客觀上要求各級人大組織要積極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進一步發揮人大常委會、各專門委員會和代表小組的平臺作用,圍繞社會熱點、難點和群眾關心的問題,組織代表及時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聯系群眾、傾聽民聲、匯集民意;進一步擴大代表對常委會活動的參與,邀請更多代表列席常委會和專門委員會會議,參加常委會組織的視察、調查和執法檢查活動,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做好代表學習培訓工作,提高代表素質;提高代表議案和建議的辦理質量,加強對代表建議的綜合分析,加大督辦力度。
要注重抓好選民代表工作。開展代表述職評議,既需要代表述職,更需要選民評議。代表述職評議工作要真正取得實效,評議環節非常重要。沒有選民的熱情支持、積極參與和互動回應,代表述職就會流于形式。要選好選民代表,選出那些既了解民情、通曉民意,又敢于維權、敢于監督的人作為選民代表,代表選民評議監督代表的履職情況。選民代表的選拔既可由選舉單位提名,也可由選民團體推薦或個人自薦。選民代表的素質結構可參照人大代表的構成模式,廣泛吸納不同性別、黨派、民族、年齡、學歷和職業身份的選民參與,并根據不同的居住和工作場所“劃片”選擇選民代表,使選民代表在深度和廣度上能更大程度地代表選民。選民代表的作用主要在于能夠了解選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廣泛征求選民對代表履職情況的意見,通過評議渠道形成和代表的互動。選民代表要主動走訪居住或工作區域的選民,匯集選民意見。選舉單位要保證選民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真正使群眾關心的問題和反映的意見集中起來、反映上去。代表述職評議工作的程序性比較強,述評過程中選民代表評議的時間有限,因此還要選好評議發言人,對代表履職情況和選民關心的問題做好針對性評議發言。評議發言人的選擇以想言、能言、敢言、會言為標準,其中會言側重于能夠評之有理,議之有據,有的放矢。人數以4~6名為宜,可各側重于某一側面。評議發言人要甄別選民代表收集的意見建議,結合代表述職內容做好評議發言,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指出不足。需要指出的是,在述職之前,宜將代表的述職報告提前印發給選民代表和評議發言人,以便他們在走訪選民、征求意見、匯集民意、審議發言時做好準備工作。
要積極做好述后整改工作。要做好整改工作。要整理好選民代表對代表本人或需代表代言的意見、建議,并根據反饋意見,結合自身實際,制訂具體的整改措施,認真加以整改。屬于代表自身存在的問題,力爭在以后的履職過程中加以克服;屬于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要加大調研、摸清真相,利用自身的監督職權和代表的整體資源優勢,盡快為群眾排憂解難。要公示整改成果,通過合適途徑和時機將代表整改情況以及建議辦理落實結果告之選民。選舉單位可通過再次召開選民代表見面會的方式,組織述職代表陳述整改成果;也可通過書面方式告之;也可充分利用傳媒等公眾資源。間隔時間以3個月為宜。條件允許的地方還可組織二次評議。還要發揮好人大組織的服務功能。群眾反映的有些問題,不一定能立時解決,還需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制訂實施意見,結合實際逐步加以落實。對此,各級人大組織一方面要幫助代表就此類問題做好選民的解釋工作,另一方面,要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加大政府工作監督力度,協調好問題的解決落實。
要規范述職評議制度。將代表述職評議以意見或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一套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抓好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開。每名代表屆內的述職評議以2~3次為宜,可以口頭述職和書面述職并存的形式解決代表人數多、組織難度大、述職成本高的問題。規范選民代表和評議發言人的遴選制度,確保選出政治素質高、議政能力強的群眾作為選民代表,規范評議內容,提高評議效果。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人大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