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并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全過程。本文針對當前企業財務管理的薄弱環節,通過對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
企業管理包括采購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財務管理、質量管理、人事管理、物資管理等子系統,而其中的財務管理是所有管理的核心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財務管理以它綜合性極強的價值管理方式,涉及企業產、供、銷、人、財、物各個要素,并滲透于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當前企業財務管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影響和制約著企業的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刻不容緩。
一、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籌資手段單一,資產結構失調
我國的資本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企業籌資主要是金融機構借款等間接融資方式,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相結合模式尚未完全形成。由于主要依靠間接融資解決生產經營資金需求,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資產結構嚴重失調,財務風險不斷加劇。一旦經濟效益不佳,便無力償還貸款,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
(二)規模盲目擴張,投資風險加劇
企業內部控制薄弱,投資決策隨意,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及現金流量分析等工作流于形式,在發展中略有積累時,管理者便熱衷于擴張規模、增加項目。由于缺乏分析和預算,投資后一旦不能產生預期收益,便陷入資金無法周轉的困境。投資控制水平的不足,導致企業投資風險不斷上升。
(三)目標定位模糊,發展后勁不足
有的企業財務目標仍定位于利潤最大、每股盈余最大或者是股東財富最大化,對資金的時間價值、投資利潤與所承擔風險的對比度以及其他人力資本投入者的收入等未予綜合考慮,要么收益與成本倒掛,要么風險與收益不對等,要么忽視利益相關者的收益預期,凡此種種,嚴重阻礙企業的效益提升。有的企業片面追求做大,過分注重積累,過低的分配比例,引起股東不滿;或為了滿足股東的分紅期望,過度分配當年盈余,致使企業發展后勁不足。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未能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協調,企業的獲利及持續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
(四)財務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長期以來,我國財務人員在思想上受到舊的財務制度的約束,理財觀念比較滯后,對時間價值、風險價值、邊際成本、機會成本等科學管理理念關注不足,在企業決策中前瞻性不足,業務素質亟待提高。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企業的競爭很多時候表現為信息的競爭。企業財務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越來越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財務管理過程中,信息不準確、傳遞不及時導致企業決策遲緩,甚至錯失良機或者陷入泥潭的事情也頻頻發生。
二、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對策、措施
(一)把握財務管理的新內涵
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內容主要包括資金的籌集、投放、耗費、回收和分配等五個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管理內涵更加深刻,企業的籌資及投資渠道和方式日益豐富,這對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籌集資金而言,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企業融資發生新變化,資本結構不再單一,物質資本的地位相對下降,知識資本的地位有所上升。對于籌集知識資本等無形資產,如何把握其價值,如何確定其比重,如何控制其風險成為不得不面對的新課題。融資渠道的多樣化,使企業的可選擇性進一步擴大,方案優劣帶來的效益差異懸殊。
就投資而言,新經濟時代越來越普遍的知識資本等無形資產成為重要的投資對象。對無形資產價值的計量、未來價值的估量、投資回收能力的考量都將成為新的課題。關于如何把握無形資產投資決策,如何建立切實反映無形資產狀況及其結果的決策指標體系也都成為新課題。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國際直接投資及跨國公司迅猛發展,為了實現在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提升國際競爭能力,我國企業紛紛走出國門,開始了海外直接投資的歷程。投資領域的擴展,使機遇和挑戰并存。財務管理人員在參與項目的立項、可行性研究過程中,進行市場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責任日益重大。
就資金的分配等問題而言,由于人力資本成為決定利潤形成和分配的主要因素,利潤分配的難度必將增大。分配比例、分配方式、受益對象等的決策關系到企業的發展、人員的積極性、資金結構的穩定。
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決定著它的生產成本和資金運轉以及償債能力,影響著它的競爭能力和發展潛力,同時也影響資本積累和利益相關者的收益。只有認真把握財務管理的內涵,充分利用各種籌資方式籌集經營資金,準確分析投資領域、投資規模、投資回收情況,充分研究利潤分配方式、分配金額,制定切實可行的分配方案,才能保持企業相對合理的資本結構,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二)重新審視財務管理目標
目前人們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定義越來越多地認同為企業中各要素所有者的利益達到相對均衡這一理念,即財務管理目標要考慮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要求,要把投資人的資本增值、債權人的資金受償能力、其他人力資本持有者的薪金收入以及政府的利益和企業對社會的經濟責任等予以考慮,并使之與企業資產的積累及長遠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利益共同體。企業要實現價值增長,所有者、經營者、員工等各方面的作用都不可低估,投資人的資金投入、管理者的經營理念、員工的工作投入程度決定著企業的生存、發展及獲利。只有把財務管理工作建立在對管理目標的準確定位上,圍繞目標制定對策,才能在調動各方積極性的基礎上,把企業做強、做大。
(三)培養、造就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計算機技術的日益普及,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握瞬息萬變的機遇,防范、降低風險便成為財務管理者的重要職責。財務人員如何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迅速掌握并充分利用內外部信息,如何密切關注并把握與財務活動相關的環境因素、目標因素、制度因素等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如何通過動態分析預測風險做出決策等都將直接影響一個企業的發展。高素質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工作日益迫切,社會和企業都應從長遠出發,不斷加強人才培養工作。同時,財務人員也要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學習,對計算機技術的掌握,對經濟形勢的把握,苦練內功,轉變觀念,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素養,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