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FO是一個以道德為重的職業,其職業道德防線的潰決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加強我國CFO的職業道德建設,強調獨立性原則,社會利益原則,會計信息質量原則和職業謹慎原則,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職業道德自律機制勢在必行。
一、我國CFO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
據有關資料報道:“近年來,華爾街丑聞連連,從安然、世通到世紀并購,都跟虛假財務連在一起。一些表面上聲譽卓著的大公司,竟把做假賬當成了掘財之道。”在這些丑聞中,這些公司的CFO們絕對難逃罪責。安然的CFO安德魯·法斯托被指控78項罪名,正式被起訴;世通的CFO在公司破產前被解雇……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不能不引起人們對誠信和會計職業道德的高度重視。
我國的CFO制度是從國外引進的。國際上如歐美國家的“CFO病”無不影響我國。近年來,相繼曝出的銀廣廈、麥科特、ST黎明與中天勤、華鵬、華倫等會計造假事件,CFO們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些頻頻出現的事件中,給中小投資者造成重大損失。雖然國家有關部門三令五申,仍然難以扼制財務造假事件的發生。為此,筆者研究我國的CFO制度以及各上市公司暴露出的問題以后認為:我國CFO職業道德中存在如下問題:
(一)由于有責無權而喪失獨立性,受制于強勢CEO。在我國,一直以來實行總會計師制度,而總會計師是受企業領導人CEO統治之下的“賬房先生”,而不是戰略合伙人。因此,無原則地順從CEO的意志,甚至為了取悅CEO而做假賬。一旦被查處,CFO的責任不可避免。
(二)為了自己的個人職位和既得利益,樂意與CEO同流合污做假賬。CFO對企業的經營業績了如指掌,最有發言權。但是,當CFO堅持如實做賬時,往往會和CEO以及CFO本人的既得利益發生沖突,這就是使CFO陷入了兩難境地,要么堅持做假賬,保持自己和CEO及一班人的既得利益,要么堅持誠信原則,可能會失去既得的經濟利益和職位。為此,CFO只好選擇了前者。
(三)由于CFO專業能力有限,難以勝任參與公司戰略決策、負責公司融資、主持公司上市等項重任,因此造成企業決策失誤、誠信貶值,為了短期利益失去長遠利益等現象的產生。
二、如何搞好CFO的職業道德建設
CFO作為企業高層的財務監督及決策人員,必然要求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養,CFO的職業經理人性質及其在公司治理結構和公司內部組織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其職業道德的特殊內涵。CFO應該無條件地忠于資本運作的規律和原則,不僅對董事會負責,而且要延伸至對公司所有利益關聯方、直至社會公眾負責。因此,CFO的職業道德要高于普通會計人員,要體現“公眾利益第一”和“社會責任優先”的從業原則。這是CFO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特色。因此,筆者對搞好CFO的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以下設想:
(一)CFO職業道德建設應該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CFO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CFO在履行職責的活動范圍內,調整和處理各種財務關系的根本準則,具體包括獨立性原則、社會利益原則、會計信息質量原則和職業謹慎原則。這些原則是CFO在職業過程中必須監守的道德底線。這個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獨立性原則。這是確保CFO制度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根本原則。堅持這個原則,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人事隸屬關系上的獨立性。CFO應該向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那樣,由股東委派或董事會聘任,在人事關系上,獨立于企業經營者之外,總經理、廠長等內部管理人員無權對CFO進行任免,也不允許兼任CFO一職。
第二,經濟利益關系的獨立性。CFO由股東或董事會支付薪酬,不允許以任何形式從公司獲取公司利益,也不能兼職公司管理層的其他職務。
第三,責任與權利獨立,CFO具有獨立的理財權利和責任,在財務管理上是獨立行使這些權利和責任的,其職權不與總經理相重疊。
2.社會利益原則。這是CFO調節和處理職業關系的根本原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眾多相關者組成的利益集合體,從企業的理財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出發,包括國家在內的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社會公共利益的總稱,統稱為社會利益。CFO在進行財務管理決策時,必須保護社會利益,必須把社會利益和單位利益、個人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統籌兼顧,使企業的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率。
3.會計信息質量原則。這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不做假賬的基本原則。會計信息質量由諸多標準組成,而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公開透明是會計信息質量的核心。CFO的職業活動就是通過領導,監督會計人員提供相關和可靠的會計信息,以便為各相關利益集團服務。保證財會信息質量,CFO應該從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入手,不斷追求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不斷調整和糾正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種種錯誤行為,是CFO維系和保證會計公允性的核心原則。
4.職業謹慎原則。這是指對CFO在覆行職責過程中,應該具有嚴謹的職業精神和保持慎重的態度。由于CFO的職業活動性質,決定了CFO隨時面臨著各種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因此,必須勇敢面對風險,并能對風險做出合理的估計,充分發揮理財人員的專業才能,進行正確的職業判斷和審視,始終堅持職業謹慎原則,決不作無謂的冒險決策。
(二)CFO的職業道德建設應該建立道德自律機制
職業道德自律機制,是指CFO在職業活動中,在履行財務會計管理義務的過程中形成的財會職業道德意識。這種自律機制體現在履行CFO職業中的一種強烈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又是CFO職業群體依據會計職業道德準則進行自我評價的能力。CFO必須首先有自律,然后才能他律。如果不能自律,將外在約束轉化為內在約束,CFO的職業道德則無從談起。而建立CFO的道德自律機制,主要應從以下方面做起:
1.樹立以職業道德、社會責任為內容的共同價值觀,并以此為核心逐步形成CFO職業的潛規則,或者說是形成一種文化氛圍,為CFO的職業道德營造出良好的社會氛圍。廉政之風是CFO效仿的榜樣,因此必須首先從廉政做起。
2.建立CFO行業協會。制定出職業行為規范和道德榜樣,定期對會員進行職業道德方面的培訓和教育,并使之制度化。
3.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CFO守則,將CFO的敬業守信等內容制定在守則之內,使其接受國家及社會公眾的監督。凡在年度內受到人們向行業協會或法律部門舉報的CFO,必須立案調查,確有違規行為的根據違規行為輕重,提請有關部門撤銷其職務或追究其法律責任。
4.加大CFO的違規成本,一旦發現有違規行為,即使沒有觸犯法律責任,也要取消會計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十年。
5.加大立法力度,由財政部門發布CFO職業法,以立法的形式把CFO的權利和責任制定下來,并且要把權利和責任與薪酬相掛鉤,制定出CFO的最低工資標準,以此來提高CFO的社會地位,使CFO成為受人尊敬的遵紀守法的職業。
社會輿論和CFO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是相互影響的,對于職業道德高尚、敬業誠信的CFO給與獎勵,通過新聞媒體大力表彰,也是提高我國CFO職業道德的好辦法。
綜上所述,對CFO的職業道德要求不等同于普通會計人員,應該作為一個專門的課題進行研究。CFO的職業道德建設,關系到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筆者在此僅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討,希望能引起業界人士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