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長期困擾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難點入手,著力解決電網企業固定資產數量龐大、品種繁多、分布廣泛、多頭管理所形成的數量不清、價值不明、賬實不符、信息分散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瓶頸問題。通過引入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編碼等信息技術,結合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一強三優”的戰略目標,重點突出“ 精細化、過程化、集約化”的管理理念,將固定資產的形成、運行、維護、報廢等以價值為中心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管理,為電網集團型企業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能摸索出了一條全新的思路。
引言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在電網企業中,固定資產是資產的主要內容,在企業資產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此,固定資產管理在電網企業生產經營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固定資產價值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固定資產日常的運行、維護、后期管理以及固定資產的再投入,進而會影響到資產的安全完整以及企業經營成果等。在此,筆者就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通過構建“資產優良”的精細化目標管理體系來達到資產結構的優化作一分析。
一、電網企業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
根據固定資產會計準則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可以說,固定資產是企業的主要生產資料,每個企業為了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都必須擁有一定種類和數量的固定資產,一個企業擁有的固定資產的規模往往代表著這個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
在電網企業中,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較高,一般都達到85%以上,強化固定資產的管理已成為目前電力企業經營管理的重中之重。
電網企業一方面屬于資產分散型企業,生產經營資產使用單位多,包括供電公司內部的直屬部門乃至變電站、供電站所等;另一方面是使用地點范圍大,從市區到農村,從平地到山坡,已經遍及到轄區的每一個角落;再一個方面是結構分類復雜,覆蓋面大,可以分為輸電線路、變電設備、配電線路及設備、用電計量設備、通訊線路及設備、自動化控制及測試設備、制造及檢修維護設備、生產管理用工器具、運輸設備、非生產用設備及器具、房屋、建筑物、土地等十幾大類,而且電網資產通常還具有數量多,金額大,更新快等特點。
當前,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建設“一強三優”(電網堅強,資產優良,服務優質,業績優秀)現代化公司的發展目標,而資產是否優良又是電網堅強的重要物資保證。因此,根據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的特點,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對于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不斷提高電網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和經濟效益,實現“一強三優”發展目標和不斷提高電網企業的競爭力,把電網企業做大做強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電網企業在長期的固定資產管理實踐中,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較為嚴密的管理體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由于電網企業存在資產分散、使用部門多、使用地點范圍大、資產種類繁多,管理難度大等諸多因素,致使電網企業在固定資產的“增加、使用、退出”三個環節都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固定資產增加環節存在的問題
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的增加包括購建(基本建設、更新改造和零星購置等)、投資轉入、接受捐贈、無償調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盤盈等。在固定資產增加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轉資不及時,導致賬實不符。
1.在基建、更新改造工程中,部門之間溝通不足,加之資產確認口徑不一致,直接導致賬實不符
在基建、更新改造工程中,采購部門和工程管理部門溝通不夠及時,設備出庫時出庫清單不夠完善,致使轉資后設備型號、生產廠家與現場實物資產不相符,有時甚至數量也不一致;財務人員對設備型號了解不夠,不參與工程竣工驗收,只是根據工程管理部門報來的資料轉資,無法起到應有的監督作用。特別是近年來,在地方工業園區、開發區等的建設過程中,新建變電站的電源工程引起的線路T接、開斷改造后,使線路的路徑、長度、桿塔形式、導線類型等發生了變化,但輸配電線路改造后固定資產卡片未能及時調整線路長度和實際位置等也造成固定資產賬實不符。
2.設備采購中由于資金渠道不同,有些設備未能入賬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家為了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會采用一定的市場營銷策略。電網企業購入大型設備時,有時廠家會贈送一些維修設備或生產工器具,如果經辦人員和工程管理人員不能及時溝通,財務人員不能及時掌握情況,這些獲贈的設備等就難以入賬,導致固定資產清查時出現盤盈。由于資金渠道不同,電網企業購買的部分電腦等管理用設備未能作為固定資產入賬,導致賬外資產的出現。
(二)固定資產使用環節存在的問題
1.責任不夠明確
在固定資產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