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隨之增大。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如何才能讓企業認可并全面推行呢?筆者對此進行了探討,并從五個方面提出了企業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全面預算是以企業的戰略目標為起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全員參與,全程控制,覆蓋企業生產經營各個方面的預算體系。全面預算管理是利用預算對企業內的經濟資源進行分配、控制和考核,以便有效地組織和協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完成既定經營目標的管理活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資源整合和戰略管理中充當著重要角色。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是發達國家成功企業多年積累的經驗之一,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強未來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有利于促進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化,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管理水平
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是企業的唯一投資者。由于利潤上繳國家,虧損由國家補償,維持簡單再生產或擴大再生產所需的資金皆由國家撥給,因此,所有者關注的中心只能是經營成果——產品和利潤。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的產權結構逐漸實現多元化,投資人所擁有的企業股權的價值,不僅取決于企業當前實現的利潤,還取決于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這樣,管理者對企業的控制和規劃,自然要從經營結果擴大到對經營過程和經營質量的關注。推行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幫助企業健全內部控制體系,達到控制和改善企業的物流和資金流,最終提高經營質量的目的。一個企業所擁有的資源總量是有限的,對有限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方面的配置預先做出合理的規劃,把涉及企業目標利潤的經濟活動連接在一起,使影響目標利潤實現的各個因素都發揮出最大潛能,避免因出現“瓶頸”而影響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是企業管理者所必須考慮的。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在確定目標利潤時,必須把握市場動向,著眼企業全局,科學地進行預測,將有關企業過去浪費或低效率的部分剔除,使現有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的交替運用中選出一種最佳的預算方案,減少決策的盲目性,降低決策風險,合理地挖掘現有資源潛力,努力使決策達到科學化,使企業的行為符合市場的客觀需求,更進一步地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管理水平。
二、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有利于明確企業的經營目標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通過預算將企業的總體奮斗目標進行分門別類、有層次地分解到各職能部門和生產單位,并延伸細化到每一位員工,這些目標就成為他們在特定期間的具體工作目標。同時,預算的編制過程也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循環,企業高層領導者制定目標所提出的主要設想和意圖以及達到目標應采取的方法和激勵措施都應明亮化,使全體員工都明確自己在特定時間的工作、收入等應達到的水平和努力的方向,了解和把握本部門的經濟活動與整個企業期望獲得的利潤之間的關系,促使員工想方設法從各自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