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對巴勒斯坦現在的局面,美國和以色列是樂觀其成的。資深中東問題專家陳佩明一直關注巴以局勢的演進,她的分析提供了某些佐證。
——編者

最近巴勒斯坦局勢急劇變化,出現了一個在約旦河西岸由巴自治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統率的政府,和另一個在加沙地帶由哈馬斯掌權的政府。雙方尖銳對立,互不妥協。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長期、正義的斗爭,又進入了一個困難的挫折期。
巴局勢變化有其內部深刻的不同派別政見分歧的原因,然而它更是美國及以色列等外部勢力挑動與干預的結果。自從去年哈馬斯通過選舉上臺執政以來,美以當局就一直欲除之而后快。今年2月,在沙特阿拉伯調解下,法塔赫和哈馬斯經談判簽訂《麥加協議》,組成一個新的民族聯合政府。而在這之后,美以兩國更是執意要破壞巴內部團結,搞垮這個政府。
兩份秘密文件曝光
有兩份秘密文件足以為巴局勢逆轉佐證。一份是今年4月30日約旦《馬吉德》周報披露的,據說是由美國和埃及、約旦“共同制定”的《巴勒斯坦總統行動計劃》(又稱“代頓計劃”)。該計劃目標是鞏固阿巴斯主席的地位,加強由他指揮的巴安全部隊,重新舉行選舉,取消哈馬斯的合法執政地位。據報道,該文件是由《馬吉德》周報通過一位約旦官員獲悉的。文件中歷數美國當局搞垮巴民族聯合政府的主要手段是,由美國向阿巴斯主席和法塔赫提供資金,增強巴安全部隊力量,加快向在巴自治政府中供職的人員發薪水,通過阿巴斯和法塔赫“滿足巴人民迫在眉睫的經濟需求而重創哈馬斯”。為此,美國國會批準給巴自治當局5900萬美元安全援助,以利于它“對安全的控制有堅實的基礎”。同時,美國和歐盟仍繼續切斷對哈馬斯的一切資金援助。
“總統行動計劃”被曝光后,5月4日,以色列《國土報》又披露一份由幾個美國高官擬定的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安全計劃”,此計劃也是在《麥加協議》簽訂后一個多月才完成的。該“計劃”規定以色列要向忠于阿巴斯的巴安全部隊提供武器、彈藥和裝備,以巴雙方將采取聯合行動,使“巴民族權力機構的安全控制權擴大到西岸和加沙地帶的方方面面”。這兩份文件毋庸爭辯地證明了,美以當局正在使用“支一派打一派”的手法,挑動并破壞巴內部團結。美以雙方這樣做的意圖是:加緊通過巴自治當局和法塔赫鎮壓哈馬斯的反以斗爭,以維護它們兩國的戰略利益。
“分割”伎倆并非始自今日
事實上,美以兩國對巴勒斯坦使用這種“分割”伎倆并非自今日始。早在談判《奧斯陸自治原則宣言》時,克林頓政府施展的就是這種誘壓巴當局打擊巴人反以武裝斗爭的手法。它把巴方放棄武裝斗爭作為啟動和平進程的先決條件。而到1998年10月以巴雙方簽訂以色列從約旦河西岸第二階段撤軍安排的“懷伊協議”時,在美國當局直接干預下,更是把以撤軍同保證以“安全”掛上了鉤,規定巴方必須在以撤軍同時取締并打擊“恐怖組織”,必須逮捕、起訴和懲辦所有被以方指控和所有從事暴力活動的巴勒斯坦人。“懷伊協議”還規定設立一個美以巴委員會,由美中央情報局局長特尼特直接參與并主持討論安全問題的會議。這一協議剛簽署,巴安全部隊就開始逮捕包括領導成員在內的成百名哈馬斯成員,有的哈馬斯軍事領導人被殺害,加沙地帶伊斯蘭圣戰組織一位領導被逮捕,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遭軟禁。《紐約時報》當時載文指出:“‘懷伊協議’不僅畫出了以巴新的領土地圖,也為雙方繪制了新的政治地圖”。埃及《金字塔周報》于1998年11月刊登文章指出:以色列是在用“安全問題”分裂巴勒斯坦人,它把最尖銳的以巴矛盾“轉化”成為巴各派特別是巴自治當局同哈馬斯之間的矛盾。文章還認為,“不能把哈馬斯的活動說成是恐怖活動”。它指出:哈馬斯成功地建造了一個伊斯蘭社會,建立醫院、學校和醫療機構等,哈馬斯在盡力減輕巴勒斯坦貧苦人的痛苦。
2006年1月,哈馬斯以“改變與改革運動”的名義,打出“改變與改革”的旗號,參加巴立法委員會選舉。據我國政治分析人士指出,這表明哈馬斯不僅對外反對占領,對內也反腐敗,這是哈馬斯志在改革現狀的政治綱領。此前相當一段時日以來,巴人民群眾不僅對和平進程深感失望,也不滿巴自治當局在諸如財務管理及用人方面的腐敗作風。哈馬斯“以改革之名參選”,“以改革之志從政”,順應人民群眾的意愿,使它贏得了選舉。
看布什的兩個表態
今年6月加沙事變以后,布什政府明確作出兩個表態:一是強調阿巴斯是巴惟一領導人,呼吁國際社會全力支持阿巴斯;二是立即解除對巴自治當局的制裁,向西岸提供援助。同時,布什又表示將通過聯合國向加沙人提供援助。美輿論指出:布什當局的打算是,全面支持法塔赫統領下的西岸,封鎖孤立哈馬斯管轄的加沙地帶,迫使哈馬斯政權最終垮臺。據《紐約時報》透露,這是美以官員商討實施的對巴“分割戰略”。然而該報也有文章指出,“分割戰略”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和意想不到的困難,其中有:阿拉伯國家雖已表態支持阿巴斯,但它們并未表態反對哈馬斯,有的還呼吁兩派通過對話解決分歧;美“分而治之”的辦法有缺陷,哈馬斯是否會隱忍不發還是一個問題,等等。巴內部許多人仍希望兩派共建政府,因分裂將使巴人建立完整國家的理想宣告破滅。
被阿巴斯解除職務的原巴政府總理哈尼亞于6月24日發表講話,指責阿巴斯的做法違反巴法律,并稱這個做法也并未削弱哈馬斯的力量。他說:經驗證明,哈馬斯越是有外部壓力,它的力量反而越強大。也有人指出:阿巴斯難以置加沙地帶150萬巴人于不顧,否則法塔赫因此而失去的民心會超過它得到的支持。
此外,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輿論界已開始出現不利于布什政府的評論。美前總統卡特指出:美以一直阻撓法塔赫與哈馬斯和解,美不應制造巴分裂。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文章主張西方應在巴沖突中保持中立,批評美歐對巴勒斯坦的態度是偽善的,它們曾鼓勵巴選舉,但當哈馬斯贏得大選,它們卻停止對巴的經濟援助,而現在又在加劇巴分裂。法國《世界報》也批評西方“在加沙問題上的虛偽”,指出:哈馬斯領導人早在2005年就作出決定并遵守了停火,而西方還是不承認哈馬斯的合法執政地位。這家報紙批評由美國主導的國際四方委員會只要求巴方承認以色列和放棄暴力斗爭,卻從不向以色列提出任何要求。也還有報道,一些美國官員擔心若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實施大規模軍事襲擊,有可能會是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又一次沉重打擊”。可見,布什政府也有它的難處。只要看看布什政府眼下在伊拉克的困境,就不難理解美國這個當今世界惟一超級大國也有它不少難隨心意之事。
巴局勢發展尚待進一步觀察。由于危機根源一時難以消除,而巴內部不同派別的政見分歧也不易很快解決,危機將可能存在一段時間。艱難曲折的斗爭歷程使幾代巴人受到磨練,他們必將走出困難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