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生命科學》雜志報道,長期以來,健康專家對需要久坐的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忠告總是“坐姿一定要板直”,稱這樣才不會損傷腰部和背部肌肉。但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醫(yī)院的研究人員新近進行的一項研究卻發(fā)現(xiàn),上述忠告竟然是錯的。事實上,這種所謂“坐如鐘”的建議反而容易導致背部肌肉受傷,如果需要久坐時,向后略微仰的坐姿反而對身體更有益。研究人員對不同的坐姿進行了分析并得出結論:長時間板直坐著導致背部受到壓力是慢性背傷的罪魁禍首之一。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利用一種新型的磁共振成像技術對22名并沒有背傷史的志愿者進行了研究。志愿者被告知采取三種不同的坐姿,分別是上身與腿部成直角、后仰使得上身與腿部角度達到135°及駝背向前傾。其間研究人員對志愿者的脊椎狀態(tài)進行了掃描。
研究人員之一沃希姆·巴什爾表示:“盡管很多人認為上身與腿部成直角這種坐姿是正確的,但我們發(fā)現(xiàn)后仰使得上身與腿部角度達到135°這種坐姿是最好的坐姿,更符合保護人體脊椎的要求。考慮到如果坐姿不正確,且坐姿保持的時間又很長,會對脊椎及其相連的韌帶和肌肉產(chǎn)生強大的壓力,甚至導致疼痛、畸形以及慢性疾病,久坐時采取符合人體生理特點的姿勢就顯得十分重要。現(xiàn)在看來,后仰使得上身與腿部角度達到135°這種坐姿更符合人體解剖學原理。”
研究人員稱,當脊椎受到壓力時,椎間盤就開始活動和錯位。如果長時間呈板直姿勢坐著,盡管這時椎間盤錯位的幅度不如前傾姿勢時那么明顯,但也不如采用后仰使得上身與腿部角度達到135°這種坐姿時對脊椎的壓力那么小,所以,在保持后仰這種姿勢時椎間盤錯位和變形的概率最小。巴什爾說:“久坐時最好能夠盡量保持類似躺著時的姿勢。而如果經(jīng)常采取駝背向前傾的坐姿,就會導致腰脊因長期拉伸而嚴重受損,久而久之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腰椎間盤錯位或是突出的癥狀。”
人體在放松躺著同時膝蓋略微彎曲的時候,是身體感覺最舒服的時候,因為這時脊椎及其相連的韌帶和肌肉,包括大腿的肌肉和背部的肌肉基本上不會受到任何壓力。研究人員稱,選擇一把可以提供最好的身體支持力的座椅,例如略微向后仰的椅子就可以讓人模仿躺著放松時的姿態(tài)。巴什爾說:“與其因為久坐而且坐姿不良導致后背疼痛去看醫(yī)生,還不如花點時間挑一把合適的椅子,有時小小的改變就可以防范背傷。”
巴什爾表示:“雖然人類就其生理特點而言不應該長時間、數(shù)小時地坐著,但無論如何,現(xiàn)代生活方式需要很多人在保持坐姿的情況下工作。這也使得我們這項有關最佳坐姿的研究格外有意義。”
據(jù)《保健與生活》
編輯 / 趙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