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究竟是酸的還是堿的?這個問題饒有興味,但不好貿然回答。因為人體的不同部位,其酸堿度相差很大。不過從總體上看,人是偏堿的,因為流經全身心的血液呈現微弱的堿性。
化學上用pH值來表示酸堿強度。當pH值為7時即為中性,小于7時為酸性,大于7時就為堿性。而人血液的pH值為7.35~7.45。由于血液是弱堿性的,因此oLiQUpD5yJ+hsWKryDX0ITJYGk8X2iOh5/OM1CrbCMY=在它的“流域”內,大多數體液也表現出程度不同的堿性。如唾液和眼球內液pH值為7.2;腦脊液、膽汁都是7.4;小腸液為7.6;胰液為8,有時高達8.4;大腸液由于結腸分泌碳酸氫鹽,使其pH值增大為8.3~8.4。
然而,人體也有些酸的“獨立王國”,最酸的地方是胃。由于胃腺壁細胞分泌大量的以鹽酸為主的胃液,使其pH值低至0.9~1.5。在這樣的強酸環境中,金屬的刮臉刀片足以被溶蝕得殘缺不全。如此強酸,豈不把胃本身也燒壞了嗎?這倒不必擔心,因為胃里的黏液細胞和上皮細胞分泌一種膠凍狀的不溶性黏液,在胃黏膜表面構成一個保護層,不僅可以防止胃酸對胃的腐蝕以及胃蛋白酶對胃本身的消化,還能防止粗糙食物對胃的機械性損傷,被稱為“黏液屏障”。
正常皮膚由于汗腺分泌乳酸,也呈酸性,其pH值為5.2~5.8。皮膚的酸性環境同樣不利于大多數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是皮膚作為體表屏障的一支重要防御力量。人體各部的pH值必須保持大致的恒定,否則將帶來疾病。人體全身性的酸堿平衡,主要依靠血漿中的緩沖系統碳酸氫鈉和碳酸來調節,有一定代償能力。肺臟和腎臟在調節酸堿平衡上也能助一臂之力。但是,當酸或堿的量超出人體代償能力時,那就需要醫生動用藥物,以使血液保持在7.35~7.45的pH值狀態之中。
據《農村醫藥報》
編輯 / 一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