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平和 簡單是福
身在名利場,不為名利所左右的人少之又少,但自踏入歌壇二十幾年來,有關關牧村的負面新聞報道幾乎沒有,對此,關牧村淡定地說:“平常心是道,簡單生活是福。求名求利不如求福,這個福是身體健康,好心情,還有一群談得來的朋友。”
生活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擁有一顆“平常心”原本就是一件很難的事,但關牧村不僅擁有一顆平常心,且還將其付諸實際行動,這足以說明她對生活有著獨到的見解。她說:“一個人要有良好的心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壓力。”
正是因為這種“平常心”,所以關牧村對以往取得的顯著成績看得很淡,她告訴記者,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個新的一天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都說名利場是一個大染缸,演員之間相互攀比的心理屢見不鮮,但關牧村卻是一個例外,她不僅不去攀比,反而在別人攀比的過程中為自己的演唱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令人意外的是很長一個時期,關牧村家沒有車,有事出去打車甚至坐地鐵,送孩子去學校有時也是丈夫騎車。記得有一次,關牧村夫婦去開家長會,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是開車去的。而他們回來時在風中等了半個鐘頭“的士”。關牧村認為車代表不了什么,買車要看需要。關牧村能夠忍讓,有些事不計較,比如坐飛機,有些年輕演員坐頭等艙,她自己常常坐經濟艙,給人家單位省錢。
強身健體 別樣心情
作為一名大家非常喜愛的歌唱家,關牧村平時除了看書學習外,保持健康的體魄也是她長期的必修課之一。因此,不管工作有多忙,關牧村都會定期去健身房鍛煉。而令記者費解的是,關牧村在選擇鍛煉項目時卻是一靜(瑜伽)一動(游泳),對此,關牧村告訴記者:“瑜伽能幫人穩定情緒和提高注意力,不僅能消除精神上的壓力及焦慮不安等情緒,還能恢復生命活力;而游泳運動和陸地運動不同,能量消耗很大,是減肥、健美、調整心理平衡的一項運動。游泳時在浮力的作用下,全身接近水平狀態,雙腿不斷用力打水滑行,這樣會減少大腿、臀部、腹部多余脂肪。游泳還能增強肺活量,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聽關牧村談健身心得,記者假設,如果她是一名健身教練會怎樣?也會很出名嗎?每天被一群崇拜者包圍著,她會煩嗎?對于記者的假設,關牧村表示:“當然不會煩了,因為不管從事哪一行,只要你用心去體會,去感知,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關牧村優美、質樸的歌聲猶如天空中那道絢麗的彩虹,令人回味無窮。而她對健身的體會也同樣別出心裁,令人倍感輕松。
養生之道 環保就好
眾所周知,關牧村是圈里出了名的“環保專家”,只要她一發現環境問題,不管是河流污染還是大氣污染,她便立即向當地政府領導反映。她每次的政協提案里都有環保內容。她認為,環境問題光喊口號是沒有用的,該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不用一次性筷子、少用塑料袋等。她說:“環境保護不僅要治理環境的污染,也要治理心靈的污染,因為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就是不負責任的人類。”
正因如此,無論吃保健品,還是用化妝品,關牧村追尋的一是純天然,二是環保型。身為名人,經常有人送各種各樣的保健品和化妝品給關牧村,但很多時候,關牧村是不“領情”的,她說:“如果是不環保的,哪怕牌子再大,我也不會用。我現在吃的保健品雖然不如市場上的某些大品牌名氣那么大,但它不僅質量好,而且還非常環保,這也是一個朋友推薦給我的。我不會去盲目地追求所謂的國際知名品牌,在我眼里,只要是環保的,便是名牌,因此,不管是誰送的,也不管有沒有名,只要是環保的,我都會用。”
關牧村表示,擁有美麗的肌膚其實很簡單,除了相應的保養和有個好心情外,每天補充足夠的水分和足夠的睡眠就可以。她告訴記者:“我一般都喝白開水和礦泉水,偶爾也喝一些淡綠茶。我每天晚上準時睡覺,第二天準時起床。還有一點也比較重要,我平時喜歡郊游,這樣可以給心情補充新的快樂元素。不能讓自己太疲勞,只有心情好了,工作起來才更輕松。”
言傳身教 愛心永恒
隨著民眾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公益事業的熱情也越來越高,而作為公眾人物的關牧村更是為此忙得不亦樂乎,原本就在忙著錄新歌《祝福如意吉祥》的她,在記者采訪的第二天又要去參加紅十字會的一個公益活動。她告訴記者:“我們國家那么大,需要幫助的人很多,我有今天,與老百姓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我會盡自己所能去做一些公益事業。但一個人再有愛心,再有奉獻精神,他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在此,我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只有參與公益事業的人多了,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和諧!”在關牧村的影響下,她兒子龍龍也很懂事,他非常支持媽媽長期捐助26個貧困學生,并表示自己長大以后也要幫助貧困的人。母親是孩子的鏡子,孩子也是家長的鏡子,關牧村言傳身教,對龍龍的意識品行要求很嚴,希望他成為獨立自強、富有愛心的人。
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像關牧村這樣熱心于公益事業的名人,因為在她的身后,有千千萬萬個關牧村迷,也許他們正在默默地做著各種公益事業,也許他們正在尋找奉獻愛心的機會,而關牧村無私奉獻的精神,相信一定會激勵更多的關“迷”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
據《健康必讀》
編輯 / 張秀陽